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美国政治学家施道安发表于《政治学季刊》的文章。原文刊载于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Volume133,Number22018(http://www.psqonline.org)。文章基于地缘政治视角的分析,解释中美两国在南海不断发酵的紧张态势。在研究大国对抗的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强调这些对抗基本都包含了重要的海上维度。文章还审视了中美两国的地缘战略,探讨了有关中美对抗分析的启示以及南海引爆点的未来走向。本文深度反映了美方观点,可使我国学界更好地了解美国当前在南海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本刊发表时略作删节,特别是删除了部分注释,请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原文。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反映本刊立场。

  • 标签: 南海 中美对抗 地缘政治 中美关系 引爆点
  • 简介:SriLankaisasmallbutimportantcountryonthe21stCenturyMaritimeSilkRoad.Eversincetheendofcivilwarin2009,theSriLankaneconomyhasachievedremarkablegrowth.However,thedebtproblem,especiallytheexternaldebtissue,keepsonperplexingthis“PearloftheIndianOcean”.ChineseinvestmentinSriLankaisregardedbysomeastherootcauseofthisproblem.Tosomeextent,thisissuehascastnegativeinfluenceontheSino-SriLankanrelations.Therefore,itisvitallyimportanttoidentifyandanalyzetherealsourcesofSriLanka’sexternalborrowings.

  • 标签: 外债问题 斯里兰卡 this 现状 the SOME
  • 简介:StimulatedbyrecentdrasticchangesintheinternationalsituationandwiththeaimofmaximizingJapan’snationalinterests,thegovernmentofShinzoAbeistryingtoadoptanationalstrategythatdeviatesfromandevencontradictsthatoftheUnitedStates,whilemaintainingtheframeworkofUS-Japanallianceandavoidinghead-onconfrontationwithUSinterests.Thispursuitof“strategicindependence”1isdistinguishedasbeingindependentlydesignedandself-contained.Itnotonlyinherits2thestrategicambitionsofpreviousJapanesegovernmentsbutisalsoinnovativeandground-breaking.

  • 标签: 日本 with that the WHILE BEING
  • 简介:恐怖组织的认同构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体恐怖分子在群体中找到自我、组织内部同一性的构建以及组织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在整个认同构建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潜在恐怖分子在主流文化中认同受挫,转而寻求加入恐怖组织。第二阶段,恐怖组织以自身所处的宗教文化为基础,构建其组织文化,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组织成员对这一文化的认同,但与此相对,恐怖组织外群体却很难认同其组织文化。第三阶段,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持续激化,最终导致恐怖组织采取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通过“伊斯兰国”作为案例,对上述恐怖组织的认同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伊斯兰国”的“成功”是与其“成功”的文化融入策略密切相关,而其在阿富汗的受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文化融入策略“失当”所导致的,即“伊斯兰国”在阿富汗不但无力完成塔利班的竞争,而且无法解决组织面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因此,在打击“伊斯兰国”等暴恐极端势力时,关注文化融入策略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恐怖组织 身份认同 文化融入策略 认同受挫 “伊斯兰国”
  • 简介:Since2016,theUnitedKingdomhaschangeditspreviousstanceofnottakingsidesintheSouthChinaSeaissue,andstartedtopressureChinainhighprofile.Severalseniorofficials,includingtheprimeminister,havevoicedtheiropinionsonSouthChinaSeadisputesandthefreedomofnavigation,demandingChinaabidebytheawardoftheso-calledSouthChinaSeaarbitration.In2018,theUKsuccessivelydeployedthreewarshipstotheAsia-Pacificregion,withtheHMSAlbionevensailingintotheterritorialwatersofChina’sXishaIslands(ParacelIslands)withoutpriorpermissiononAugust31,makingittheonlycountrybesidestheUnitedStatesthatconductsfreedomofnavigationoperations(FONOPs)tochallengeChina’slegalregimeandclaimofterritorialwaters.TheseactionsindicateashiftoftheUK’sSouthChinaSeapolicy.

  • 标签: 南海政策 BESIDES 演变 英国 原因 ONLY
  • 简介:Thereformandopening-upisagreatchangeincontemporaryChinesesociety.ItnotonlybroughtabouttremendouschangestoChina,butalsoprofoundlychangedtherelationsbetweenChinaandtheworld.Inthediplomaticfield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guidedbytheideologicallineof“liberatingthemindandseekingtruthfromfacts,”Chinahasadheredtoscientificjudgmentoftheinternationalsituationandtheexternalenvironment,keepinginmindbothinternalandinternationalimperatives,andhasbrokennewgroundamidreformandinnovation.AsChinabecomesmoreintegratedwiththeworldinacomprehensiveandin-depthway,Chinahassignificantlychangeditsdiplomaticconcepts,policies,patternsandstyles.Atthesametime,Chinaretainsthestabilityandcontinuityofitsoverallstrategy.China’sinternationalpositioning,whichhasalwaysbeenacriticalpremisefortheformulationofChina’sdiplomaticstrateg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isduality.“

  • 标签: 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 BETWEEN 国际 the MIND
  • 简介:中国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整体上历经起步探索(1978~1993)、逐步发展(1994~2009)、全面发展(2010~2014)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都脱离不开其时代背景。贯穿四十年的国家安全法治研究的主题是,围绕“国家安全”法律内涵即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本体论展开多维度思考探索。其研究重点涵盖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研究、国家安全法部门法的关系、国家安全法学科独立性及其发展等方面。法律意义上“国家安全”的内涵也经历了从“传统(政治)安全”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过程。针对实践需要,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日益深化和繁荣。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面临的时代命题包括相关法律体系的建构和阐释,深化国家安全法相关法律的有机衔接研究,研究方法创新满足各领域国家安全保障的现实需要,等等。未来仍要坚持聚焦国家安全法治基本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法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主题变奏 学科独立性
  • 简介:北乌干达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不同种族之间争夺权力利益的冲突。1986年,圣灵抵抗军在北乌干达以武力反抗穆塞韦尼政权的名义进行叛乱,迄今仍在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的边境四处流窜。圣灵抵抗军的叛乱及其暴行不仅对北乌干达地区的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也深刻地影响着中部非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以及乌干达同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乌干达政府的反叛乱战略重点强调军事手段,重视媒体宣传、争取外部对其打击圣灵抵抗军的同情和支持。而圣灵抵抗军叛乱的动机已经从推翻穆塞韦尼政权逐渐演变成为开发“战争经济”和“为生存而战”。简而言之,圣灵抵抗军的叛乱策略是对叛乱成本-收益精心计算的产物。圣灵抵抗军的儿童兵策略、袭击平民策略、争取苏丹政府支持策略以及低程度地参与和平进程策略,既能够有效地打破乌干达政府的反叛乱战略,也导致北乌干达冲突的长期化及其冲突影响的“外溢”。要真正地解决北乌干达冲突以及圣灵抵抗军问题,需要重视武装冲突解决的和平进程、促进北乌干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加强对中部非洲地区的和平建设。

  • 标签: 冲突解决 叛乱策略 北乌干达冲突 圣灵抵抗军 乌干达政府反叛乱战略
  • 简介:TheperceptionandpolicyoftheUnitedStatestoward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SCO)hasundergonefourstagessince2001,changingfromthe“wait-and-see”policytothatof“precaution”and“modestcooperation,”andeventuallytothepolicyof“competition.”SuchchangesoriginatefromtheevolutionoftheUnitedStates’policyprioritiesandpathpreferencestowardCentralAsia.AlthoughtheUSandtheSCOsharecertaincommoninterestsonissuessuchasantiterrorism,Afghanistanandpromotingregionalconnectivity,theyareunlikelytoengageinsubstantivecooperation.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政策变化 认知 美国 竞争 the
  • 简介: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对中美两国将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不可避免地扩散到两国之外。作为介于中美之间的“第三方”,东盟国家即使希望但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已经并将继续在贸易及其之外的更多领域表现出来。展望未来,南海问题、“印太战略”以及美湄合作等有可能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后手拳”,这必将进一步考验中国-东盟关系。在此背景下,尽可能地减少中美贸易战的“外溢”效应,避免中美关系对中国-东盟关系产生连锁负面影响,甚至反过来将中国-东盟关系打造成贸易战的破局点,形成“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有利格局,是当前中国外交的迫切任务。中国应通过深入对接中国-东盟发展战略,扩大对东南亚的市场开放,加快推进RCEP顺利达成协议,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抓住“战略机遇期”,构建中国-东盟的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

  • 标签: 中美贸易战 中国-东盟关系 周边外交 东南亚
  • 简介:“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之后,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安全形势相比之前发生了极大转变,如美国、越南等国家均因该案而对其原有立场进行了调整。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远洋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海洋发展利益已经突破领海、专属经济区等近海区域,不断向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领域延伸,例如积极参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执行协定》谈判与国际海底区域勘探活动等,因而海洋安全利益的范围亦相应随之拓展。在全球现代海洋安全问题的范畴之内,“新安全观”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中国当前海洋安全形势下的需求具有极强针对性。而在海洋法规则中,海洋保护区制度无论在特征、目标还是功能方面,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该制度适用与否的问题,对中国维护海洋安全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全球海洋划分为多块不同性质的海域,导致该项制度在不同位置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同样有所区别,所以即便决定选择适用时,亦不能完全一概而论,应当始终坚持在不同时空维度下的灵活运用。

  • 标签: 海洋保护区 海洋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安全观
  • 简介:Since2017,theQuadrilateralSecurityDialogue(Quad),whichiscomprisedoftheUnitedStates,Japan,IndiaandAustralia,hasbeenfully“resurrected.”1TheQuadisareviveddialogueplatforminorderforthesefourcountriestoreconcileperceptions,coordinateactions,andenhancecooperation.ItalsoreflectstheinherentchangesinAsia’sgeopoliticswhichnowfeaturesthenewUSconstructofthe“Indo-Pacific”region.DuringtherevampingoftheAsia-Pacificlandscape,variousmultilateralmechanismsliketheQuadwillcoexist.

  • 标签: 地区秩序 WHICH 亚太 对话 the SINCE
  • 简介:莫迪上台后,将针对东亚地区的“东向”政策升级为“东进”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合作。2015年印度出台《印度海洋安全战略》和《印度海洋学说》作为莫迪政府指导海洋发展的官方战略文件,更加重视对外海上安全合作。受到地理连通性、海上贸易、传统友好关系、能源需求及安全挑战等因素的推动,印度东南亚国家的海上安全合作关系愈加紧密。虽然由于各自战略、实力的差异和域外因素的影响,双方之间的海上安全合作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总的来说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海上安全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对合作双方以及中国和地区局势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

  • 标签: 印度 莫迪政府 东南亚国家 海上安全合作
  • 简介:继《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八年来的首份《核态势评估》报告之后,美国官方又于2019年初发布了《国家情报战略》报告。这几份报告的共同特点是,公开而明确地将中国和俄罗斯列为对手,重启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在其指导下,美国军方践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越南围绕南海问题在军事、法理、外交、经贸、舆论和海洋开发六大领域展开密切的战略互动,凸显在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美越对彼此关系的高度重视。尽管美越各自的战略考量不尽相同,但对南海稳定的负面影响却是巨大的。

  • 标签: 美越战略互动 南海问题 特朗普政府 印太战略 地缘政治
  • 简介: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自由贸易区,支持海南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南建自由贸易港必然会促进海南南海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尤其是海洋合作,从而使得建立新的海洋治理模式、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成为较好选择。依据自由贸易港南海海洋共同体基于地缘政治经济联系的空间重构、海洋经济合作、海洋产业互补、海洋要素交流等既定事实,对自由贸易港建设构建海洋共同体的互动机制、地缘政治经济效应进行探讨,可为推动环南海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助力。

  • 标签: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南海海洋共同体 海南 环南海国家或地区
  • 简介:长期以来,分离主义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事关一国主权领土完整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分离运动不同的起因分离运动内在的异质性、弱势性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异质性视为东南亚分离运动产生的逻辑起点。分离运动内在的弱势性又决定了其斗争进程的非对称性,由此弱势性成为理解分离运动发展路径现实走向的重要起点。基于此,东南亚地区分离运动的主要发展路径分为“国内-国际”“国内-国际-国内”两种。东南亚地区的分离运动之所以从“国内”开始,是因为分离运动首先是国内问题。此后,在持续的发展进程中,基于最终目标实现与否、是否愿意调整最终诉求等原因,东南亚地区分离运动的现实走向主要分为独立、自治极端化3种。当然,分离主义的产生并非源自单一因素,其最终走向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命题,需要学界长期的关注研究。

  • 标签: 分离运动 东帝汶 印尼亚齐 泰南
  • 简介:出席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日东海安全对话”第二轮会议的专家,围绕“海上执法机构的定位及执法活动”、“执法机构军队的关系”、“日本西南方向防卫力量强化”和“充实海空联络机制的思路”等主题进行了坦诚对话。与会专家认为,虽然两国短期内仍有难以克服的分歧矛盾,但在维护海上安全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地区秩序方面仍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空间,而今后也应持续开展此类国际法领域的中日交流,以增进理解、保持沟通,拓展共识,并研划更多可供两国政府参考的合作建议。

  • 标签: 中日东海安全对话 海上执法机构 东海安全稳定 国际法
  • 简介:侨批贸易是以侨批的汇寄为主要业务,是一种集商业贸易、金融货币、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人文信息等为一体的多重性综合服务行业。有些研究认为侨批贸易是一种现代形式的“跨国资本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侨批贸易依赖于对非个人化规则体系的信任,而非一种依靠文化或家族血缘关系的“‘华人资本主义’的一种独特形式”,在这种体系中侨批商人通过有效的经济实践来实现跨国经营。本文针对这样一种观点,旨在寻找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另一种解释,这些世界主义的解释认为现代是一种多元的而非模式化的概念。族群和身份认同对海外华人的商业文化影响重大,成为华人企业家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来源,这种影响在海外华人社会形成初期尤为明显。商业家族主义、社会网络和之相关的文化价值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阻碍。相反,至少在一些时期和环境中,这些因素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发展家族利益、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合同的签订以及其他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行为,帮助华人在中国和海外实现经济发展。

  • 标签: 华侨 华商网络 侨批 侨刊 跨国资本主义
  • 简介: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适当调整划界方法以达成最终结果,但多次调整又会导致各自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形成对方经济专属区相重叠产生的'灰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裁决'灰区'效应问题中,灵活处理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专属经济区的经济权利间的关系,以权利独立且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对'灰区'的权利重叠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和划界趋向,将影响未来海岸相向或者相邻国家间海域边界争端中'灰区'的解决。

  • 标签: 海域边界争端 孟加拉湾北部 200海里外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