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度兴起,地区冲突和动荡的安全局势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摆脱安全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抑制成员国间冲突升级、发挥和平效应时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作者从现实主义的逻辑出发,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内成员间冲突形势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未能产生和平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通过机会成本机制提高成员国的收益预期,高层互动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信息沟通和冲突管理方面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水平,扩大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范围,增加多议题之间的联系,强化高层互动机制和制度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和平效应,尽快走出安全困境。

  • 标签: 区域经济一体化 安全困境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贸易和平论
  • 简介:印度自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与东亚国家、尤其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甚至与后者建立印度东盟“10+1”机制,并积极参与“东盟+6”和“东盟+8”合作。印度远在南亚,对与东亚合作十分积极,希望搭上东亚合作的顺风车,扩大地缘政治空间,对东亚地区施加战略影响。印度参与东亚合作给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战略挑战。

  • 标签: 东亚合作 印度 东盟国家 东亚国家 东向政策 90年代
  • 简介:日本和澳大利亚是美国的两大传统盟国,在美国的亚太安全体系中地位至关重要,被称作美国的“南北双锚”。除去美国的居间作用之外,日澳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共同的利益。自20世纪50年代以经贸联系为纽带改善双边关系以来,两国逐渐将合作的领域从经济拓展到政治与安全,并于1995年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

  • 标签: 安全合作 建设性伙伴关系 澳大利亚 安全体系 双边关系 50年代
  • 简介:一.经济概况1.以纺织品出口、旅游收入增加为主,保持稳步增长柬埔寨经济保持着稳步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后,因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和游客减少以及投资低迷等,2009年的实际GDP增长率比上年下降了0.1%,但2010年以后在出口和游客增加等背景下趋于好转,2011年因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等趋于活跃,创下了4年来最高的7.1%的增长记录,2012年以后仍保持着6-7%左右的增长。

  • 标签: 经济现状 柬埔寨 基础设施投资 纺织品出口 展望 全球金融危机
  • 简介:不断拓展与中亚国家合作是美国中亚战略的基本取向。与此同时,与美国开展合作已是中亚各国实现安全和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尽管如此,由于美国与中亚国家战略目标和利益存在差异,双方的矛盾在所难免。美国在中亚国家积极推销“西方民主”,一直遭到中亚国家的抵制,美国对中亚国家人权问题的“关注”也常常引发中亚国家的不满。对于美国而言,与中亚国家冲突不利于其扩展影响力,也不利于与中亚国家建立政治互信,更不利于实现其中亚战略目标。对中亚国家来说,与美国发生冲突不仅影响到对美的政治信任,而且使之与美合作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 标签: 中亚国家 国家合作 美国 矛盾 国家战略目标 中亚战略
  • 简介:本文着重强调中国和印度开展多边外交合作的必要性;回顾了中印双边协调机制和“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建设进展;提出经由中印战略对话发起合作倡议,通过“金砖国家”机制凝聚共识,在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框架下构建中印多边外交合作机制的构想。

  • 标签: 中国 印度 多边外交 合作机制
  • 简介: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两国开展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良好.多年来,双方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缅两国政府对发展本国旅游业和双方的旅游合作高度重视,随着交通便利化、签证手续简化,未来双方旅游合作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 标签: 旅游合作 现状 前景 中国-缅甸
  • 简介:2011年以来,为因应国际战略形势及美自身战略处境的变化,奥巴马政府不断强化经济外交:在外交定位上,将经济外交作为美外交战略中心;在外交目标上,以经济外交助推美国内经济发展,以求有效应对诸多战略安全挑战,维护美霸权地位;在外交路径上,着眼根本与长远。将重塑国际经济体系作为强化经济外交的实施重点。美这一系列举措对中国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中国应以两手对两手,制定一套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协调多边、双边、周边,兼顾各种经济议题的中国“国家经济外交战略”。

  • 标签: 美国 奥巴马政府经济外交 中美关系
  • 简介:1905-1914年是俄国合作化运动的高速发展期,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合作化运动中绝无仅有.局势好转、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发展、相关法令的颁布以及斯托雷平农业改革的推行是促进该时期合作社大量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合作社联盟开始建立,它在资金流通、商品供应与调节等方面完善了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活动还波及文化领域,组建了图书馆、博物馆、职员培训学校,出版了合作社期刊和大众读物,上述活动提升了合作社成员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 标签: 合作社 俄国 农民
  • 简介:东亚区域合作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主要有组织规模与成本效率之间的悖论、区域合作各主体之间诸方面的深刻不平衡;“内部人”与“外部人”之争,或曰大国间相关的基本战略疑惧;严重和多重的“安全禁区/准禁区”问题;东亚各国民族主义加剧或复兴趋势,等等。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领域遭遇复杂难解的新困难,包括中日激烈对抗、南海争端凸显且僵持不下、美国在东亚多边主义领域大肆伸张、TPP谈判高调倡导、快速发动和推进等,其中有些到了令相关的多边合作努力至少暂时瘫痪的地步。面对这些瓶颈问题和困难,中国应践行以两大要点为主要特征的新路径,并持之以恒地大力加强周边外交和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 标签: 东亚 区域合作 国际环境 中国 周边外交
  • 简介:越南在1995年正式加入东盟后,迅速摆脱了政治孤立的困境,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并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共同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为越南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本文在阐述越南加入东盟的背景和历程基础上,对其与东盟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越南与东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东盟合作 越南 收益 海外市场 安全机制 外部环境
  • 简介:当前,全球格局变动,地区形势变化,世界大国战略调整,中国“向西开放”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意义。巴基斯坦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中国则被巴基斯坦视为实现“亚洲之虎梦”的重要外部因素。在此形势下,多种因素促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被提上双边议程。该项目工程浩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意义非凡,将成为中巴打造命运共同体关键一招,值得深度研究、加快推进。

  • 标签: 中巴 经济走廊 机遇 挑战
  • 简介:中国一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越南经贸合作的新发展为广西龙州县与越南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打造广西面向西南、中南开放战略支点也为广西龙州县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越南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为广西沿边开放提供了新平台。根据这些新发展,广西龙州县要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加快调整与越南合作的发展思路,并抓住这些新机遇。本文提出了打造边境四维空间合作平台,加强广西(龙州)与越南经贸合作的新建议。

  • 标签: 广西龙州 越南 合作建议
  • 简介:萨哈共和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这是其发展国际投资合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共和国为了加快地区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和各神有利条件,积极开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的国际投资合作,确定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大型投资合作项目.

  • 标签: 萨哈共和国 投资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