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军队特性是影响军队夺权结果关键变量。在政治转型前,军队特性可分为自主性军队依附性军队两类。这两种类型军队可从控制模式、介入政治纠纷程度身份认同差异等三个维度进行区分。由于自主性军队依附性军队在以上三个维度所存在差异,导致了其在夺权行动中出现了行动能力、话语权建构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最终导致了夺权结果不同。作者以埃及、土耳其伊朗三国军队为案例,阐述了政治转型之前军队特性对转型之后其夺权结果影响,进而分析军队在政治转型后文官争夺主导权斗争中获胜原因。自主性军队行动能力强,同时凭借其军事特性可以实现前政权脱钩,并且其长期以来在民众中积累的话语权灵活性优势也使其在文官势力博弈中占据上风,因此能够夺权成功。而在依附性军队中,由于其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并且紧密卷入前政权事务,因此其难以获得民众支持,并会成为新上台政治势力首先消灭对象,故而其夺权行动往往失败。

  • 标签: 军人夺权结果 军队特性 政治转型 行动能力 话语构建 灵活性
  • 简介: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渗透,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指示下,心理战略委员会特别成立了一个东南亚计划小组来负责制定编号为PSBD-23号东南亚心理战略计划。但是,在PSBD-23号文件筹划过程中,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对如何扩大在东南亚心理战略计划有不同看法,使得该文件制定过程颇多磨难。虽然经过妥协,该计划最终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但其实施效果却不应过分夸大。

  • 标签: 美国 心理战略委员会 东南亚 泰国 心理战
  • 简介:对于东南亚地区新兴民主国家或者正在历经民主化国家而言,通过宪法改革进程实现文官对安全部队控制,一直是一项重大挑战。政府试图建立巩固文官控制体系,但往往会遭遇政变或者政变威胁。要想把约束安全部队冒险主义法律条文正式写入宪法,总会要做出各种妥协,多则授予军队相当程度决策权,少则给予士兵刑事追诉豁免权。最终,要用宪法把安全部队政治生活融为一体绝非易事。本文以两个国家为案例,对“有缺陷民主”(“defective”democracy)问题进行探讨。在这两个案例中,安全部队均已按照文官执政宪法框架朝向更加融入格局发展。本研究提出了4个问题。首先,在文官领导宪政之下,安全部队是怎样实现体制化?其次,他们历程有何不同?第三,目前安全部队又在多大程度上被授予各不相同权限?第四,基于过去经验,文官控制制度怎样才能长久持续下去呢?本文认为,宪法变更通常应征得安全部队同意,而不是文职官员们非正式谈判妥协。而事后,最初谈判可能或多或少遭到安全部队干预,这是基于3个变量:独裁主义传统不改,文官群体相对一致抵制安全部队,以及环境威胁。

  • 标签: 宪法 军政关系 泰国 缅甸
  • 简介:当前缅甸政治转型对中缅关系带来影响已成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关注焦点。本文试图从不对称权力结构本体性安全视角,对中缅双边关系历史现实进行理论探索,分析缅甸对中国产生依赖性离心力结构限制。本文认为,缅甸对中国形成既依赖又偏离两种倾向是由中缅不对称结构关系决定,在此结构下缅甸对自身本体性安全关注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政治转型后缅甸在对中国依赖偏离博弈中孰强孰弱,主要取决于不对称权力结构中缅甸本体性安全是否能得到充分保障。

  • 标签: 缅甸 不对称结构 本体性安全 中缅关系
  • 简介:电视传媒是世界全球化实现载体之一,同时全球化现象也对电视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今天电视媒体不仅具有全球性特点,还体现出区域性、民族性及地域性特征。由于俄罗斯电视媒体是在苏联电视事业基础上发展、变革并逐渐走向世界,所以其大国民族性更是全球性博弈交织,相伴而行。俄电视媒体发展变迁过程,展现了全球性民族性内在逻辑联系。

  • 标签: 俄罗斯 电视媒体 全球性 民族性
  • 简介:缅甸具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因受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缅甸旅游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周边邻国。2011年成立缅甸新政府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工作重心,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近年来赴缅甸外国游客日益增多,2014年已经突破300万人次大关,相关经济效益达11亿美元。同时,缅甸政府积极吸引外国投资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本文主要评述2014~2015年缅甸旅游业发展,并就2016年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缅甸 入境旅游 旅游合作 发展形势
  • 简介:在成为中国东南亚相关国家争端之前,南海争议就已存在很长时间。二战后,中国大陆、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相继对南海提出主权诉求,争端发展掀开新篇章。本文认为,在苏哈托铁腕统治下,印尼南海相关利益经历了从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向维持国内稳定转变过程。前一阶段是因为受到中国版图涵盖部分印尼水域威胁,后来转变原因则是印尼中国经贸合作深化。抛开中国半心半意复交,印尼试图为争端各方建立一个双轨对话平台,该平台后来证实是有所裨益.苏西洛时期,印尼逐渐从被动角色变成了主动中立协调者,推动了争端解决进程。本研究指出,印尼在南海争端中作用受到意识形态历史双重因素限制。长期意识形态局限决定了印尼在争端中优先利益选项,而外交政策是追求这种利益目标的实用途径。印尼中国过往关系也影响了印尼,使后者立场随双方关系起伏变化。此外,在东盟并不明朗一体化进程中,印尼独自承担着中立协调者任务。

  • 标签: 南海 争端 印尼 中国 东盟
  • 简介:去18个月里,美国政府基本实现对缅关系正常化。美国政府通过减少经济制裁,派遣大使进驻仰光和近期美国总统访问,鼓励缅甸继续改进,对缅甸改革表示认可。在美国考虑继续强化双边关系之际,应当考虑军事关系。缅甸脱离英国独立65年以来,缅甸军队(称军政府)曾经直接事实上统治缅甸长达53年。缅甸军方完全融入政府机构,而且肯定还将在缅甸任何经济和政治进程(倒退)中起深远作用。对美国而言,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正面影响缅甸军方。途径之一在于为其提供接受美国军事教育机会。此前,美国从1980-1988年曾资助175名缅甸军官入读美国军事院校。鉴于目前缅甸局势变化,回顾20世纪80年代项目发展史将为重启项目提供某种视角。

  • 标签: 缅甸 防务/军事外交 军事对军事合作
  • 简介:在中国周边国家中甚至在整个亚洲,不丹是唯一没有中国建交国家。由于诸多因素作用影响,尽管中不关系发展良好,但两国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中国愈加重视周边外交,“一带一路”计划将使包括不丹在内南亚次大陆在中国对外关系格局经济拓展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中国发展以及不丹国内政局变动政策调整,中不关系会进一步趋好。

  • 标签: 中国 不丹 现状 周边国家 南亚次大陆 外交关系
  • 简介:东盟联合国发展关系是地区与国际形势演进以及双方促进地区与国际和平发展现实需要。双方关系由来已久,当前东盟已经成为联合国大会观察员,联合国是东盟对话伙伴,双方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在相互关心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协调合作,呈现出多种鲜明特征,体现了东盟联合国对外工作优先选择。随着双方关系深入发展,东盟联合国在加强政治安全对话、应对共同全球性挑战、增强人道主义援助效率以及促进双方秘书处协调等问题上合作正进入新历史阶段,对促进地区整合国际合作将作出更加重要贡献。

  • 标签: 东盟 联合国 千年发展目标 地区整合 国际合作
  • 简介: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双方经贸合作几乎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所有主要形式,形成了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商品贸易为基础,以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双向投资为补充全方位合作模式。推进中国海合会自贸区建设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对外合作战略在海湾地区落地重要内容,对全面提升中国海合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促进中海关系发展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

  • 标签: 海合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中国 展望 谈判 对外经济合作
  • 简介:印尼历史上爪哇文化及社会结构孕育了乡村庇护主义传统,而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形成了社群性庇护主义体系,部分华人1上层成为其下属侍从而得以立足。建国后印尼社会结构转变尽管削弱了基层社会庇护关系基础,但威权统治造成主公制度加强了上层政治势力华人商业资本间恩庇关系。1998年之后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拥有强大历史惯性恩庇主义传统又渗透至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华人参政也不得不适应其政党庇护性作风。

  • 标签: 印尼 庇护主义 华人
  • 简介: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构建发展中非关系提供新视角。

  • 标签: 赞比亚 中国 中非关系 两国关系 外交关系 南部非洲
  • 简介:现行《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生效以来未曾被明文修改,但日本政府为突破宪法第9条限制,已通过发布“政府见解”、制定安保相关法律等形式,根据需要任意解释宪法条文,已实现事实修宪。与此同时,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并未放弃明文修宪企图,正不断完善相关条件,拟以争议较小条文为突破口,为最终修改宪法第9条开辟道路。

  • 标签: 《日本国宪法》 修宪 释宪 现状 历史 日本政府
  • 简介:一、前言进入21世纪后,柬埔寨泰国关系仍然呈现出复杂多元交织状态。两国在国家安全、经济和文化关系方面相互盘根错节、高度纠结。如要对柬泰两国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分析研究,则必须要对两国历史有较为清晰了解。在分析柬埔寨当前国家安全情况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是其邻国泰国在柏威夏寺附近持续不断主权冲突问题。两国军队问这种冲突直接暴露了双方安全漏洞。在如此敏感紧张局势下,两国也必将需要重新审视彼此间经济关系,而文化关系方面的发展则可能会提供一些启发,并增进两国对存在问题复杂双边关系理解。

  • 标签: 柬埔寨 泰国 国家安全 文化关系 冲突问题 经济关系
  • 简介:独立后,印度继承英殖民政府做法,按照现代税收制度征税,并通过宪法,将中央各邦间权力明确划分,在中央地方间实行财政分税制。其特点在于:一是设置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地方共享税;二是注重用“因素法”对中央财源进行转移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但也出现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因此1990年代以来,印度不断对其进行调整改革,使其在经济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

  • 标签: 印度 财政税收 发展 改革
  • 简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越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双边军事关系达到1975年越战结束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越南已成为美国在东南亚重要军事安全战略合作伙伴,而美国则是越南重要军事倚重国。两国军队在高层防务对话、联合军演、共同维护海洋安全、军事医学、灾害应对、海上联合搜救、防扩散、处理越战遗留问题、提升越南军队防务能力等领域,均展开广泛密切合作。2014年10月,美国部分解除对越南致命性武器销售禁令,两国军事合作出现历史性突破。军事安全合作已经成为美越关系支柱,既有战略磋商,又有务实合作,有力推动着双边关系提升。

  • 标签: 美越关系 美越军事合作 南海争端
  • 简介:菲律宾马来西亚关于沙巴主权纠纷由来已久,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重要事件。通过分析本文认为,1878年英国苏禄缔结条约翻译问题是引起沙巴主权纠纷主要原因。此外,100多年时间里领土变化带来权利继承关系混乱,是沙巴主权纠纷另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主权纠纷和政治、经济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沙巴问题更加难以彻底解决。

  • 标签: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沙巴 主权纠纷
  • 简介:在国际调停领域,人们普遍认为,调停者公正和中立有利于冲突解决。然而近期学界有新观点,认为若调停者偏向冲突中某一方,将更有利于缓解冲突。对这两种相互对立说法,作者认为调停者偏向会影响冲突双方心理预期,进而影响最终结果。若冲突双方中一方有极度不安全感,且处于收益框架,认为谈判会有收获,此时调停者偏向不安全感强一方效果要比不偏不倚调停效果好。若弱势一方处于损失框架,担心参与调停会危害国家生存,此时调停者偏向不安全感强一方调停效果未必更好。在朝核危机六方会谈中,中国偏向朝鲜立场可以使朝鲜信任中国,进而参与六方会谈,显然中国对六方会谈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中国偏向立场虽然使朝鲜乐意参与谈判,但对朝核危机彻底解决却难以取得成效,由于中国偏向朝鲜,朝鲜认为中国支持是不会改变,反而使朝鲜有恃无恐,美朝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最终致使六方会谈难有进展。因此,调停者偏向立场有利于推动冲突双方参与谈判,但不一定有利于冲突最终解决。

  • 标签: 国际调停 偏向 预期 朝核危机 六方会谈
  • 简介:在关于国家间战争(非战争)原因一般研究中,有两项最重要论断,即领土争端重要性以及政权类型重要意义。前者在文章中术语表述为"领土和平"假设;后者在一般文献中经常归纳为"民主和平"论题。作者致力于探讨主要问题是:彼此有过战争历史国家之间建立"实质和平",是否以上述两项议题解决为前提条件。相关结论将用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经验,其后将联系当今东亚形势展开分析。同样,文章还指出其中存在、具有关键意义不同之处。其中,东亚区域在向更持久积极状态迈进时,必须考虑领土主权议题具有的特殊含义,后者构成"实质和平"关键要素。此时,对于"现实政治"关注也将加入相关国家考量平衡过程之中。

  • 标签: 实质和平 领土和平 民主和平 东亚冲突 西欧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