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正>新时期以来,公安法制新闻宣传有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公安法制报刊成了广大群众十分欣赏的文化消费品.许多新闻稿件和纪实作品的编发也确实起到了宜法慑犯、济世育民、健康舆论的作用.缺憾之一是公安法制报刊上高质量的评论文章还所见不多.笔者仅就评论的“特异”功能及撰写要领做粗浅、概要的说明,以期公安法制新闻宣传园地的耕耘者更好地了解它,进而更有效地使用它.

  • 标签: 公安法制 评论文章 类比法 引证法 文化消费 新闻稿件
  • 简介:电视连续剧《李克农》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期间,8月11日至12日,国安影视中心邀请部分文艺评论家及《李克农》电视剧本的作者,相聚北京密云云湖度假村,就该剧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及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座谈。下面是有关人员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言的要点。杜高(著名影视评论家):我感觉电视剧《李克农》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一部电视剧,这是因为李克农同志在革命历史中的地位、作用和业绩所使然,这也是这部戏在艺术表现上所着力追求的东西。第三集突出表现了李克农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在当时党的重要领导人顾顺章叛变的情况下,李克农几乎没有什么台词,抛开妻儿的安危,先后两次打着伞到联络地点与组织接头,机智镇静,让我们看到了30年代在国民

  • 标签: 文艺评论家 电视剧 国家安全 安全系统 共产党人 情报战
  • 简介:广播评论要讲究可听性,无论内容、谋篇布局和音响的选择,都要顺应广播作为听觉艺术的特点,扬长避短,紧扣“动听”,探索听众喜爱的、具有共同兴趣、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评论样式。

  • 标签: 广播评论 可听性 评论样式
  • 简介:超职权主义的侦查模式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功效显著,但在追求控制犯罪这一侦查目标时却忽视了保障人权。我国的侦查权职权主义色彩浓重,现行的侦查权体制在司法实践中积弊重重,改革势在必行。侦查权体制资源的重新配置,加强司法权和辩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及监督,消除法外侦查现象,对推进我国刑事司法法治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侦查权 司法审查 法外侦查 秘密侦查 刑事司法
  • 简介:评论文章(评论作者、评论作品),写得好与坏的两个极端是:“知音”和“隔靴搔痒”。我们要追求前者而力戒后者,但也允许这之间渐进的过程的存在。

  • 标签: 评论 写作 知音 搔痒
  • 简介: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新闻传媒随后刊发了一系列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评论文章,义正词严、充满感情,对日军暴行进行严峻的声讨,对南京难民进行正义的声援,对事件做出刻骨铭心的总结,向国际社会发出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呼吁,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1937年12月25日《武汉日报》发表短评《惨痛的一页》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日军当局在指挥十多

  • 标签: 中国报刊 南京大屠杀 大屠杀新闻
  • 简介:中国电影如何在大银幕上“讲好中国故事”?主旋律电影如何赢得口碑?近日,半月谈记者就此专访了《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原主编、著名电影评论家向兵。正值国产电影《中国推销员》上映之际,对话就从这部备受关注的主旋律影片开始。

  • 标签: 《人民日报》 电影评论家 文艺评论 主编 营养 精神
  • 简介:<正>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子一九七五年八月,对评论《水浒》作了极其重要的批示。这是毛主席的又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它不仅是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古典文学作品的典范,也是我们提高识别古今投降派的能力,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思想武器。

  • 标签: 毛主席 四人帮 宋江 水浒 历史唯物主义 反革命
  • 简介:香港《明报》2006年7月10日刊登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家南方朔撰写的文章,批民进党“鬼扯”与“硬拗”。本刊摘要如下。

  • 标签: 台湾政治 民进党 评论家 南方
  • 简介: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老作家、文艺评论家陈荒煤同志。《学〈讲话〉,述心声》一文,记述了荒煤同志学习《讲话》的心得。其中关于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更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 标签: 陈荒煤 《讲话》 文艺评论家 社会主义新人 文艺工作 毛泽东文艺思想
  • 简介:一本凝结高放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而奋斗的文集《高放学术思想评论集》于2008年8月在全国发行。这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编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汇集了2007年9月1日为祝贺高放教授80华诞而隆重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许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即席讲话和书面发言的全部内容而成。该书深刻而又实事求是地概括了高放教授近60年来辛勤耕耘、严谨治学、锐意创新、硕果累累的情况和精神,表达了学术界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对高放教授博学善教的精谥赞美,也反映了理论界期盼有更多类似高放教授那样敢于追求真理、无私无畏、勇攀险峰的理论界人士的出现。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思想评论 高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心声
  • 简介: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是在现代文学语境下,与20世纪的文学创作同步发展的,其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批评文章.一书本着举凡有批评之精神、理论之态度、独到之眼光、精妙之见解而又能斐然成章者的编选标准,荟萃精华.此书不仅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成果的集中展示,其所昭示的文学批评的真精神,即批评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批评需持科学、客观、中正之态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批评应以审美为宗旨,讲究文采等,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也具有针砭时弊、健康发展之现实意义.

  • 标签: 文学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 科学品格 批评艺术
  • 简介:1999年7月的《中国改革》月刊,在头版头条刊出题为《非国有化: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的文章(以下简称《非文》),引起人们的广泛议论。本来,早已有人提出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的主张,而且提出这种主张的人还是“著名经济学家”,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中国改革》月刊这篇文章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是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创见。而是因为:一、《中国改革》月刊并非寻常的市井小报,也不是学术性的刊物,而是挂着中央政府内一个机构的机关刊物的招牌,自然是非同小可;二、它不是一般的署名文章,而是“本刊评论员”文章,至少代表其编辑部;三、文章发表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而四中全会是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四、文章作者摆出一副教

  • 标签: 国有企业 非国有化 中国改革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歪理邪说 非国有经济
  • 简介: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有一幅名画"雪中芭蕉图",是《袁安卧雪图》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仍见于著录,后佚。此画在历代久负盛名,评论这幅画的著名学者颇不乏人。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有一段比较完整的评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

  • 标签: 咏物 袁安卧雪图 东西方思想 《梦溪笔谈》 陈允吉 观画
  • 简介: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协会议曾经寄托着战后中国人重建国家、走向新政的希望,会议关于如何实现从训政体制到民主政体的过渡所设计的程序在制度创设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似乎只差一步就可成就类似美国费城会议那般的“中国制宪会议”的千古美名,却不意受挫于内外政治的反复,终毁于两党相争的战火。重庆终究不是费城,三年半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时人谓之“新政协”,从此中国便有了新旧政协的专有名词。当然,1946年的政协不是1949年的政协的前身,此旧与彼新并无传承关系,不过,历史的断裂不等于思想的断裂,作为一份历史遗产,旧政协留下了许多发人深思的东西,仍然可供后人细细咀嚼,温故知新。

  • 标签: 政协会议 国家重建 失败
  • 简介:<正>2月29日,正月十一。春节刚过,元宵将近,富丽堂皇的阳光酒店,一派春意盎然。《公安月刊》总编、编辑与河南省著名作家、评论家济济一堂,喜迎新春,共商办刊方略。本刊总编孙世海首先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贺,并就《公安月刊》1995年取得的成绩向大家表示感谢。著名作家南丁、段荃法、田中禾:张宇、张斌、李佩甫、郑彦英、杨东明、刘思、刘学林,著名评论家孙荪、王鸿生等纷纷发言,对《公安月刊》蝉联河南省优秀期刊,被评定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发行量连年稳居全国公安法制期刊之首表示祝贺,对1996年强化精品意识突出服务

  • 标签: 河南省 评论家 公安法制 月刊 精品意识 田中禾
  • 简介:《独立评论》的现代化观是全面性的,文化现代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讨论内容。《独立评论》关于文化现代化的论争主要有四个方面:固有文化是劣多优无还是优劣并提?读经是有用还是无用?国医是玄虚还是科学?西化是全盘还是部分?在《独立评论》知识分子的语境中,西化即现代化;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旧文化与新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其实他们并不认为中国文化一无是处,只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惰性太大、暮气太深,必须矫枉过正,充分学习西方文化,才能使国家富强和现代化。这种文化取向一是与他们留学欧美的西方学术背景有关,二是五四新文化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

  • 标签: 20世纪30年代 文化现代化 《独立评论》
  • 简介:新时期仍然要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学习邓小平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论述的体会佟亦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新时期要不要继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邓小平同志曾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们学习这些论述,对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标签: 批评与自我批评 优良作风 邓小平同志 新时期 党内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