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我国有没有职权立法如果说授权立法的正当性存在争论的话,职权立法的正当性则问题更大,首先是否存在职权立法都是个问题.如果不存在职权立法,那么关于职权立法的正当性的讨论就失去了前提.

  • 标签: 职权立法 中国 行政机关 立法权 行政职权
  • 简介: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立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要求地方立法既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规范,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避免重复立法,维护法制统一。

  • 标签: 地方立法权 立法体制 《立法法》 法律草案 地方性法规 立法权限
  • 简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将过去49个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人士表示,"这是分量比较重的一个修改",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与我国的立法体制密切相关。"较大的市地方立法"的由来"较大的市","大"不是单纯指人口多、面积大、GDP高。

  • 标签: 地方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较大的市 改革任务 三中全会 立法体制
  • 简介:地方立法的明细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关于地方立法限的规定还较为模糊,严重制约着地方立法的健康发展,有必要通过宪法和相关法律对中央和地方、各地方立法主体、立法法规定的“不抵触”原则作出明确和细化。

  • 标签: 地方立法 权限 明细化
  • 简介:中央与地方立法限的合理配置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在法规范层面缺乏权限配置规则,存在"权限同构"的现象,影响了立法功能的有效发挥与法律规范的实践成效。由此,以警察事务立法为例,就中央和地方立法限配置的原则与标准进行探讨,并就完善中央与地方立法限配置的模式和路径提出初步设想。

  • 标签: 立法权限 地方立法 地方性事务
  • 简介:5月27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株洲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这是新修改的立法法实施后,我省获得地方立法的设区的市中,经当地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第一粒扣子要扣好""这是我省新获立法的设区的市颁布的第一个法规,也可以说是第一步,这一步一定要严格要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第一粒扣子要扣好。"省人

  • 标签: 地方立法权 地方性法规 立法法 立法质量 十二次 市中
  • 简介: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获得授权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根据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授权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怎样合理地界定和排列组合,以此形成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授权机关分批授权,定下一个相对客观与合理的标准。

  • 标签: 地方立法权 评价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 经济社会发展 授权机关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修正完成,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地方立法在设区的市层面上实现了主体扩容、权限收缩:一般地方立法主体从49个"较大的市"扩展到280多个设区的市、30个自治州以及全国人大批准的东莞、中山、嘉峪关和三沙等四个不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普及到了全国320多个地级行政区,成为全国普遍性享有的地方权力。

  • 标签: 地方立法权 权限划分 立法实践 《立法法》 较大的市 立法主体
  • 简介:经济特区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中一种特殊且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立法变通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特区立法的继续存在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各经济特区应当在法定界限内,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变通立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 标签: 经济特区 立法权 变通 改革 法治
  • 简介:近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认为,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玉林6市在立法能力建设、立法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具备了行使地方立法的基本条件,有较为迫切的立法需求。会议决定,6市自今年8月1日起开始行使地方立法。广西享有地方立法的设区市将由南宁市1个增加到7个。依照立法法规定,上述6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并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方立法权 区人大常委会 地方性法规 历史文化保护 能力建设
  • 简介:2007年9月底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有一条“性骚扰,单位有过错要赔偿”的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争论。公众基本上分成观点截然对立的两派,一派支持“性骚扰单位有过错要赔偿”,另一派则予以反对。当然,这不是个例,其他省份的《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修订,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热烈关注。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性骚扰”这类话题与百姓生活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时,追求“创新”使然。

  • 标签: 地方性法规 性骚扰 立法权 实证分析 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权的监督,是我国宪法所确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保证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是发展、健全人大制度,实现依法治国伟大目标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权进行监督的本质特征宪法规定: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

  • 标签: 司法权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司法监督 司法公正
  • 简介:8月1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为农产品、日用小商品等经营者提供规划的经营场所或临时经营场所。这意味着小商贩不再是政府“围追堵截”的对象,而是有了法定的生存空间。

  • 标签: 城市管理 执法权 立法 要约 经营场所 日用小商品
  • 简介:蔬菜农药污染问题让人头疼。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传来佳音:《南京市蔬菜使用农药管理规定》已经通过初审,经过再审后,年内可望正式实施.从此.南京市民将吃上无害的"放心菜"。据了解,前几年蔬菜的农药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来自农业部和卫生部消息,仅1992年、1993年两年间。全国中毒人数即达12.19万人,死亡1.4万人;南京市1994年也曾发生了两起100余人因吃菜发生的农药中毒事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用蔬菜安全意识也日益增强。为使消费者吃上"放心菜",保障消费者生

  • 标签: 放心菜 南京市 蔬菜生产 农药残留量 污染问题 高残留农药
  • 简介:近几年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步伐,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为保证立法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州人大制定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制定自治州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有关重大事项的规定、办法

  • 标签: 巴音郭楞 民族立法 自治州 旅游资源 立法工作 民族自治地方
  • 简介:人大在主导立法过程中,须突破藩篱,要直面矛盾。依法对抗“强势部门”,摆脱地方、部门利益的牵绊拉扯,以最广泛的代表性,发挥“利益调节器”的功用。

  • 标签: 立法实践 人大 保障 制度 路径 部门利益
  • 简介: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地方人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发挥人大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写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后,学者和业界对此无不感到精神振奋,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观点或论断,但从实务出发,实际上部分学者和业界所提出的观点或论断已经偏离或误解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本意,

  • 标签: 人大立法 立法项目 法规草案 基层代表 立法规划 不等于
  • 简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有立法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新的立法法明确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 标签: 人大立法 立法工作 组织协调 常委会 立法权 立法法
  • 简介:修改后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立法体制,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作为地方人大立法,首要问题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法规条款的针对性,注重法规内容的独创性,提高法规文本的可操作性。

  • 标签: 人大立法 地方立法权 宪法法律 地方特色 立法体制 立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