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与现代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延绵不断的连续体,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文化教育中的反映和价值.

  • 标签: 教育 传统性 现代性
  • 简介:尼采断言“基督教的爱理念”是最精巧的“怨恨之花”,指出现代人都患上了“时代病”——虚无的生活状态下隐藏着的是人对世界的怨恨。舍勒承接尼采的怨恨命题,驳斥并改写了尼采关于基督教道德是“奴隶道德的起义”的命题,提出现代仁爱才是真正的奴隶道德起义,怨恨与现代同构。

  • 标签: 怨恨 尼采 舍勒 现代性 价值
  • 简介:手机的技术功能使创作和书写即时化(instantaneity),它迎合了后现代“去中心化”、“差异”和“不连续”等要求,但是,手机隐含的技术理性却前所未有地对人控制,使权力运作脱离了物质场域,在日常生活中延展开来。

  • 标签: 手机 现代性 后现代
  • 简介:现代作为"未完成的谋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逃避的命运.而现代又有着它的合理形态与异化形态.现代的异化,根源在于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导致的单向度和绝对化,集中表现为对传统的完全抛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的解构,具有打破僵化、开辟多元创新思路的积极意义,但它缺乏历史感又有着导致虚无主义的消极性.

  • 标签: 现代性 传统 异化 后现代主义
  • 简介: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早已跨越民族界限成为了一种全球话语。现代是人类向自然扩张以及在人类内部扩张的结果。现代由危机所引发,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危机。解决现实的危机,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必须求教于马克思。在西方现代的危机话语面前,我们应当保持适度的清醒,提防危机意识的泛滥。

  • 标签: 现代性 危机 理性 马克思
  • 简介:方言影像是在现代语境中生长、发展的,是社会现代和文化现代的结果和表征。现代语境中,文化艺术凸显消费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区域受众对方言的情感和地域文化地位的自我确认上的诉求给方言影像提供了消费市场。方言文艺的娱乐和轻松的平民叙事反映出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娱乐化转向。无论从文化价值、传播理论还是国家语言政策层面观照,方言影像都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大量存在。

  • 标签: 方言影像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小众化”
  • 简介:现代伦理学的维度旨在消解道德本体论和构建现代伦理学.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课题:其一,现代伦理学的转型,在揭示道德转型的背景中,指陈功利论的不足和困境,提出道德转型的本质是传统德性论向现代伦理学的转型,它表现为从本体论向主体论的转换.其二,现代伦理学的建构,则从分析当代西方现代伦理学的方案入手,提出现代伦理学建构的若干设想.

  • 标签: 现代性伦理 理学 道德本体论 德性论 功利论 维度
  • 简介:本文尝试以汶川地震为主要案例,结合国内外多个其他灾害案例,阐明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两大视角,分别为灾害和现代视角,以及灾害和社会变迁的视角。论文指出,人类行为的在先(humanprioractivity),已经成为灾害生成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机制,因此,人类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人类普遍的灾害预防努力,便成了我们理解灾害现代的两大核心内容;其次,民族国家内部救灾努力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以及危机后紧急规范的引入,也是例证灾害与高度现代之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第三,整个救灾社会过程的逐次展开,同时也是低度现代和高度现代相互遭遇的一个重要场合,因此构成了社会科学家实地观察社会互动的一个良好案例。在把灾害导致的社会变迁(及其后果)区分为三个层面——灾害相关的宏观社会动力机制、灾区中观社区形态变迁和灾民微观适应行为——之后,论文也对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多个类型的社会变迁做了细致分析。

  • 标签: 灾害 现代性 人类行为的在先性 紧急规范 社会变迁
  • 简介:研究文学的现代的根本目的,应当有助于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研究文学的现代必须和探讨社会的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必须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性和文情出发,来探讨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学现代问题。

  • 标签: 社会现代化 文学现代性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 简介:这些年来,学界对现代内涵的探讨仍不甚了了,尤其对中国现代的研究更是如此。中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化不仅仅限于政治、经济层面,文化与思维方式是一种更为隐性的制约因素。在现代化的视角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能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现代化实现方式。

  • 标签: 现代性内涵 中国现代化 民族文化 现代化实现方式
  • 简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出发理解现代的矛盾问题,需要紧紧把握住资本的逻辑。现代内涵于资本的逻辑,行进于资本的矛盾裂变之中。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居于现代矛盾的核心,从内部规定着现代矛盾的本质。

  • 标签: 马克思 现代性 资本逻辑 现代性的矛盾
  • 简介:政治现代现代化的结果与特质,政治现代的成长也体现了其逐步积累和丰富的动态过程.中国独特的历史、现实、文化和传统,使得中国政治现代成长经历了复杂和曲折的过程,经历了西化尝试、理念革新、盲目照搬、理性务实等阶段,并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下,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使经济与政治形成了良性互动,从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着政治现代的内涵,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充分准备.

  • 标签: 中国政治 现代化 现代性 发展期
  • 简介:政治现代是围绕现代的两大根基——主体性和理性的展开而获得的政治旨趣,是理性在政治领域的逐步扩张得以实现的结果。政治现代的内涵极其丰富,其发展向度主要表现为: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和政党政治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的内容是依次出现的,主要是围绕权利与权力的逻辑演变而获得了连续的延伸,同时又具有“共时”的存在和“跳跃”的内容。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和政党政治的内容在这种层级架构中,呈现出的是递进、延伸和跳跃。随着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深入发展,政治现代获得了历史的和现实的具体存在。

  • 标签: 政治现代性 主体 理性 民主
  • 简介:和平解放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法治建设在理论、体制、体系和立法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西藏的特殊地位,深化和发展了党的治藏方针。之后,中央对西藏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表明党在实践中更加倾向于依法治藏,治边、稳藏的法治色彩愈发浓厚。

  • 标签: 法治建设 现代性转型 进程 和平解放 立法技术 特殊地位
  • 简介:古典资产阶级伦理学家作为现代道德哲学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们对现代伦理谋划展开的伦理分析及提供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但他们在现代伦理谋划中却有共同的特点,即:都以抽象的人性作为伦理体系建构的本体论基础,以理性作为现代伦理谋划的方法论依据,以美好的幻想及“乌托邦”式的社会运动开启现代伦理实践。这种道德哲学呈现出唯心的、乌托邦的特征,当用这种道德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之时,便会出现现代社会伦理的危机及道德生活实践的悲剧。

  • 标签: 现代性 伦理谋划 理性 人性
  • 简介:现代是反思的现代,反思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由于性别分工的不同,女性在反思人的现代方面具有超越男性的优势。女性人格的相对完整和统一,使她们对人的现代的反思能够获得更为真实、细腻和完整的二次体验,从而事实上扮演着现代人性的守望者角色。

  • 标签: 现代性 女性 反思 超越
  • 简介:1883年,法国作家左拉出版了小说《妇女乐园》,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巴黎的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百货商场——"资本主义的大胆新形式"——如何诱惑妇女的书。在书中,左拉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批评谁好:是商场,还是妇女?商场被布置得宛如消费天堂,处处引诱妇女,而妇女却没有头脑,甘之若饴。这种怀疑与忧惧,自19世纪以来未有稍歇,大众与消费、女性与商品、川流的人群与宏大的商场之间彼此成就,又彼此亵渎,在景观迷狂之中充满着震惊体验,那前所未有的现代的愉悦之中,似乎总是充满隐隐的不安与危险。为什么百货公司是“妇女乐园”?为什么消费主义是城市的动力?

  • 标签: 性别视角 现代性理论 都市文化 左拉 川流 性别观念
  • 简介:现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概念,简单将其理解为对现代发展模式的否定,而割裂与现代、传统的内在联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判定。后现代具有观照、审视与反省现代危机的镜鉴功能。但后现代也遭遇自相矛盾的思维困境:在批判内容上,对孕育自身的、具有结构特征的现代母体过于反向的质疑,有“矫枉过正”之嫌;在反思内容上,倡导对现代的全盘式否定的同时却无法建构出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有“怀古伤今”之名;在诠释方法上,极度狭隘地排斥竞争观点,有“孤立无援”之感;在时空观念上,拒绝将历史和时间当成连续不断的统一体,有“大而不当”之实。后现代应摒弃其只批判而不提出具体解决问题方案的消极态度,探寻并发掘作为进步思维方式的价值实现路径。

  • 标签: 后现代性 现代性 思维困境 价值实现
  • 简介:当代壮族作家黄佩华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反现代品格,以颠覆现代为主题,将壮族现代主义小说推向成熟.黄佩华的小说揭示了现代遮蔽下的丰富人性、多彩的民间生活,以及现代人被扭曲的心灵世界.在艺术表现方面,出现了非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使用了整体的象征、意识流等手法.

  • 标签: 人性 民间 现代主义
  • 简介:本文原题为“EncounterswithModernity”,选自罗德斯(R.A.W.Rhodes)等主编的《牛津政治制度手册》(TheOxfordHandbookofPoliticalInstitutions)。塞缪尔·毕尔(SamuelH.Beer)191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32年在密歇根大学毕业后赴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攻读中世纪史硕士学位,1938年至1943年于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并任政治学系主任,1976年至1977年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2009年逝世于华盛顿特区。毕尔教授长期致力于比较政治学、美国联邦主义与英国政治研究,在英美政治比较领域取得开创成就。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曾在《美国政治》自序中谈到该书灵感缘起于博士答辩时,毕尔向其提出的有关政治思想同政治制度关系的问题。霍尔(PeterA.Hall)数次回忆毕尔在指导其博士论文中闪现的学术思想,指出毕尔重视制度的文化向度有助于联结政治科学的新旧制度主义,并对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产生深远影响。2005年,毕尔教授应邀写作本文时已逾94岁高龄,他在文中回顾自己步入政治科学与比较政治学的历程,将自由心智界定为现代的伦理基础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统摄力量,从而论证自由主义理念与民主政治实践的相互塑造。透过毕尔对其学术人生的自述,以及文中展示的二十世纪英美政治演进轨迹,可以看到黑格尔、格林、罗伊斯的观念主义传统,怀特海、杜威的过程哲学及逻辑主义传统,韦伯、帕森斯、阿尔蒙德的文化主义传统,白芝浩、威尔逊的制度主义传统,以及英美新工党和新民主党第三条道路政策主张,是怎样融入毕尔的思想和经历当中的,他针对思想创化、个人自由、政党发展、社会联结、国家整合提出的一系列深刻洞见也因此更富亲切感。

  • 标签: 政治科学 政治制度 现代性 比较政治学 自由主义理念 新制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