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2008年正式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此后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中正式确立一般反避税规则制度。但该制度的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一般反避税规则的核心要素不明,究竟是以经济实质原则为准还是以商业目的原则为准,抑或是二者需同时满足,我国税法未能做出明确规定。二是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其解释权为行政机关所掌握。行政机关以国库主义立场解释税法,成为实际的一般反避税规则制造者,有侵害纳税人权益之虞。借鉴域外经验,我囯一般反避税规则应做如下完善。在实体上应确定以经济实质原则为唯一判断的“一元标准”。情况特殊时,纳税人可以主观要件——合理商业目的为豁免理由,但应建立严格程序标准并明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在法律渊源上,除完善一般反避税立法外,还应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释税法的职能,以指导性案例和司法解释为发展路径,限制行政机关的恣意解释。

  • 标签: 一般反避税 经济买质原则 商业利益 司法参与
  • 简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标志着其法律效力的来源。从理论界和各国实践来看,以地域标准作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已经成为主流。而我国长期的实践和理论中都以仲裁机构为标准来判断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但同时,我国是《纽约公约》的成员国,公约主要采取地域标准。因此,无论我国的学术界还是司法实践中,由于双重标准的存在都引起了很多问题和争论。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试图解决国籍认定上的困境。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国籍 纽约公约 非内国裁决
  • 简介:习近平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与国际性问题的有力思想工具,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创新发展的先进理论指导,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和详细论述。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加强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国际体系 全球治理 法治思想 习近平 治国理政 先进理论
  • 简介: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既要推进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从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中寻求更好的法律应对措施就显得更为切实.本文通过探讨国内外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及发展情况,归纳出相应的应对建议,构筑全面的绿色贸易壁垒防御机制.

  • 标签: 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成因分析 法律应对
  • 简介:国际关系中是否存在超越国家确立、参与、同意的规则之外的标准与规范,是一个自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之初就存在的争论。这种超越人定规则(实证法)的规范一般被称为自然法。从历史发展的实际经历与世界存续的理论逻辑而言,这种自然法不仅应当存在,而且也真实地存在过、存在着。国际关系中的自然法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的演进规律,对于判断与规制国家的立场与行为,对于解释国家的兴衰命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国际关系中的自然法在内容上并不是绝对的、固定不移的,而仅仅是相对的。它并不是一套精确的规律,而是一个相对的阂值;它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和人们的认识进化而形成的观念集合;同时,它在实施的进程中也存在着柔性和时间延续的特征。然而,尽管国际关系中的自然法是一种相对的规则,也不能完全忽视它的存在,必须充分相信此种自然法即国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的重要意义,才有可能摆正国家的位置,确立妥当的国际发展战略。

  • 标签: 自然法 国际关系 国际法 国家发展战略
  • 简介: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历史性,漫长的发展过程使两者不如条约具体而有针对性,但两者均具有晋遍约束国际法主体的效力。两者也明显不同,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是在国内层面,国际习惯是在国际层面: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认可是国内法上的确信,而国际习惯是国家之间不断博弈达成的法律确信;在效力认定上,一般法律原则的查找主要集中在国内法,而一项规则是否为国际习惯需要国际法院查证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的文件。

  • 标签: 国际法渊源 国际习惯 一般法律原则 特征分析
  • 简介: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英国、欧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组织都推出了相应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当时出台的各项举措重在加强金融安全和稳定,并以此支撑全球经济增长。十年间各国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在反思和探索中取得了更进一步发展。这些监管变革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监管变革都是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的博弈和权衡;市场本身就是推动监管发展和变革的连续自变量,金融创新永远产生对监管创新的内在需求;在国际层面,主导国际监管标准的制定已成为维护金融竞争力的强劲手段。

  • 标签: 监管变革 多德弗兰克法 监管沙箱 银行业联盟
  • 简介:外空军事化、武器化的发展以及现行国际法的缺陷导致在外空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国际人道法的根本目的在于限制冲突各方的作战手段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灾难。基于现行国际人道法公约、外空国际条约的规定以及国际法院的相关裁决和咨询意见,国际人道法适用于外空存在充分的法律基础。但现行国际人道法主要是从传统的陆海空战争背景下发展而来,鲜有涉及外空的直接规定,这为国际人道法在外空的具体适用带来相应挑战。比例原则、区分原则等国际人道法基本原则在外空中的适用既要考虑其传统发展路径,也要考虑外空的特殊性。中国应坚持不得在外空使用武力的原则,同时积极参与阐释适用于外空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规则的国际进程,并制定相应的外空作战指导手册或规则。

  • 标签: 外层空间 武装冲突 国际人道法 区分原则 比例原则
  • 简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有重要影响。在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经济主权也不断被削弱,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建立相对应的国际法律制度,因此产生了国际经济法,以确保全球经济得以发展平衡。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律 影响
  • 简介:从法理的角度看,维持和平行动的中立性及其对武力的使用的合法性并不影响或者排除国际人道法对其的适用;并且,从事实的角度看,不仅多项维持和平行动的实践情形已经突破了维持和平行动本应具有的中立性,不同层面的联合国法律文件也明确规定了维和部队应当遵行国际人道法。由此,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不仅介入到了冲突当事方之间的武装冲突并且使用了武力的情况下,国际人道法应当得以对其适用。同时,应当注意的是,仅国际人道法的"普遍性原则和精神"得以适用于维持和平行动;相应地,维持和平行动违反国际人道法的具体情形则主要包括违反了国际人道法关于保护平民、给予平民人道待遇和给予被拘押者人道待遇的要求。

  • 标签: 国际人道法 联合国 维持和平行动 《日内瓦四公约》 普遍性原则和精神
  • 简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气候变化领域广泛适用,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下气候谈判的基础。国际海事组织(IMO)根据UNFCCC《京都议定书》的授权从事国际海运减排工作,其确立的平等减排原则与CBDR原则在海运减排适用中的冲突成为了海运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歧的焦点。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中的CBDR原则要求缔约国全员自主减排与IMO要求的所有缔约国的船舶平等减排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接近,冲突不断弥合。国际海运业应当充分利用《巴黎协定》生效后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机遇,认识到CBDR原则适用于海运减排的可行性,在坚持IMO减排思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市场的措施,引入清洁发展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等手段,作为整合CBDR原则与平等减排原则的冲突以及将该原则融入到国际海运减排领域的可能路径。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运减排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巴黎协定》 平等减排
  • 简介: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的呼声下,司法实践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认定和执行各类合同(提单)所涵盖的管辖权条款仍是当今各国未解决的课题之一。从国际海运视野中的管辖权条款出发,通过中国和英国司法实践对比,探讨国际海运业背景下的管辖权条款,特别是条款实施过程背后暗涌的国家司法管辖权冲突问题,得出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把握司法权力张驰度并完善国内具体制度设计的结论。

  • 标签: 管辖权 实际联系原则 意思自治 国际礼让
  • 简介:对作为海洋大国及严重依赖国际海洋运输的我国,海上通道安全直接关乎我国的经济命脉,目前对于海上通道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了全球性与区域性的国际合作框架;既有全球性国际合作机制是以国际条约为法理基础形成的,由于国际条约的妥协与折中性、应对海上非传统安全犯罪的条文漏洞以及签署国的有限性制约了其适用效果;在全球化的今天,区域性司法合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亦与我国之现实需求相合,在合作范围及合作机制内容的设定上应秉持从易到难、从部分到全面的逐步过渡原则.

  • 标签: 海上通道安全 海盗 海上恐怖主义 刑事合作机制
  • 简介:在当今的中国环境下,中国的法学教育应该走一条本土化与国际化和谐共存的道路。从普遍性意义上看,将国际法和比较法'融入'固有课程编制,是国内法学院应该选择的一条道路。这种模式不会引起固有课程的结构性变化,打乱固有的课程教学,而是可以在稳定固有教育模式的前提下探索国际化。并且,课程的开发是学院可以自主决定的事情,变数不会太大,每个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决定是否聘请外教,是否办成两个学位。此外,原有的学生群体并没有改变,毕竟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以本土化的学习和研究为主。同时,融入国际法和比较法课程又适应了部分学生国际化的需求。因此,这种模式最为稳妥,可以稳步推进.假若不顾现实条件,大量地引进新项目、新机构而又没有足够的课程基础,只会昙花一现,不会长远,甚至也会造成学生国际化不行、本土化不能的局面。

  • 标签: 国际化 本土化 职业教育 比较法
  • 简介:第三方资助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发展迅速,众多知名国际仲裁机构都已先后或明确或默认了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合法性,而第三方资助给国际商事仲裁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冲突。中国内地有着庞大的诉讼融资市场,使得第三方资助仲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并分步骤实施,先修改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待积累一定数量的仲裁实例后再修改仲裁法,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移植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在修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披露规则的规制,分别对仲裁员及当事人的披露义务做出明确规定,便于实际操作。同时因第三方资助的隐蔽性需要增列仲裁员的调查义务。

  • 标签: 第三方资助仲裁 利益冲突 披露义务
  • 简介:制度廉洁性风险评估工作源于2009年初海南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省人大法工委和省政府法制办在全省探索创建的"制度廉审"工作。2010年底,中央纪委和国家预防腐败局决定在广东、河北、吉林、湖北、湖南等11个省市区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实践探索,制度廉洁性风险评估工作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效。

  • 标签: 廉洁性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廉洁性评估 廉洁风险防控 风险评估
  • 简介:"修正的属地主义""修正的普及主义"和"国际司法协商"三种方式逐渐打破以往"属地主义原则"和"普及主义原则"两分的立法模式,成为各国跨境破产程序域外效力立法模式的主流选择。在中国跨境破产国际合作建设中,韩进破产案件对中国跨境破产国际合作模式的选择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应当选择"修正的属地主义"立法模式,积极承认外国破产程序的效力,引入主要破产程序与附属破产程序概念,积极参与跨境破产合作。在"一带一路"与司法国际化建设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5条的互惠原则应当继续细化完善,坚持《南宁声明》承诺的互惠做法,先行给予对方国家当事人司法协助,积极促成互惠关系。在缺少跨境破产具体程序规定的情况下,借鉴示范法具体内容,个案适用破产议定书模式,建立灵活有效的跨境破产国际合作制度。

  • 标签: 跨境破产制度 破产程序域外效力 国际司法协助 互惠原则
  • 简介: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国际核查制度的实施,为打击和防范假借进出口贸易之名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的案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具体实施部门还未制定出统一的执法细则,加之走私非列管易制毒化学品的兴起,以国际核查为视角的侦查和防控措施仍有诸如法律滞后、部门衔接不畅等问题存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在全面了解国际核查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 标签: 易制毒化学品 国际核查 走私
  • 简介:在法律上,人民币的国际化与我国外汇管制的法律制度直接相关。我国以《外汇管理条例》为基本立法的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虽已初步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所需的跨境循环流通渠道,但目前仍有诸多缺陷。基本立法理念过时,未树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目标;立法层级较低,体系杂乱,'正面清单'的立法模式不利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外汇管制的放开;从内容上看不恰当的资本管制使人民币跨境流动仍有障碍,政府主导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易诱发投机资本冲击,不健全的监管体系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对此,我国应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整合现行法律规定,构建以外汇法为核心,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统一的外汇管理法律体系,解除资本项目兑换的桎梏,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建立双维度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体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 标签: 人民币国际化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资本项目 汇率机制
  • 简介:国际公证联盟亚洲事务委员会第八次工作会议于2018年9月5日至6日在中国西安召开。会议就进一步做好亚委会工作若干事项进行了磋商并达成共识,同时商定:蒙古国为国际公证联盟亚委会2019年轮值主席国,亚委会2019年轮值主席南蒙卉公证协会主席沃楠其木格·仁沁道尔吉女士出任,副主席由蒙古公证协会理事会成员巴雅尔苏赫·苏赫巴特先生出任,秘书由蒙古公证协会哈里努那·巴图照日格女士出任,国际公证联盟亚委会司库南日本公证人协会稻叶和夫出任,国际公证联盟亚委会第九次工作会议将在蒙古国举办。

  • 标签: 公证人 委员会 联盟 国际 会议决议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