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去世后,当时的袁世凯政府和司法界、法学界同仁给予了高度重视。袁世凯政府对沈家本给予了格外优异的抚恤和褒扬,使他享受了付国史馆立传、建立碑碣等一系列的哀荣.已有研究成果对此注意不是很充分。本文拟根据《政府公报》刊登的第一手资料对此进行探讨.以纠正一些史料上的讹误。

  • 标签: 沈家本 哀荣 袁世凯政府
  • 简介:早自上个世纪30年代,便有学人开始向国人介绍境权的概念,然此后对该制度的认识竞至几无进展。国内法学界对境权的认知,长久地停留在这样的层面:罗马士兵被俘以后一旦返回便得恢复先前的身份及权利。实际上,境权制度的适用并非向来就只限于士兵及其返回的情况。它起源于和平态势下的人口迁徙,只是在共和末期以后,随着罗马政治军事力量的变化,其适用的范围才逐渐限缩。

  • 标签: 复境权 市民 俘虏 奴隶
  • 简介:<正>头顶曾有过军徽熠熠闪光领尖曾有过军旗猎猎飘扬心中曾有过军歌昂天鸣奏耳旁曾有过军号激越嘹亮挂彩的胳膊曾支撑过点燃的炸药空虛的肠胃曾蠕动过粗糙的干粮烧焦的额头曾在弹雨中淬火

  • 标签: 司法行政 军人 军徽 军歌 军号 军旗
  • 简介:开墅(1916—1999.6.20),男,当代知名民商法学家,民盟成员。1916年生于浙江宁波-金融业家庭,早年就读于宁波的翰香小学,13岁考入上海沪江大学附中。从1933年开始,就读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1940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和法学士学位并留东吴大学任教。1947年,被东吴大学法学院聘为抗战后的第一批教授。

  • 标签: 法学家 民商 东吴大学 学士学位 翰香小学 大学毕业
  • 简介:涤宇博士的《原因理论研究》一书是汉语法学著述中第一本以原因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在我看来,其首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系统地“填补”了中国民法学在原因理论上的知识缺漏,而在于它代表了推动中国民法学知识转型的一种努力。

  • 标签: 原因理论 民法学 伦理 知识转型 法学著述 中国
  • 简介:对多次偷骑摩托车的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的定性──与阴康、广泉、张振高同志商榷李鸿斌《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刊载了阴康、广泉、张振高三同志的《多次偷骑摩托车自行车游乐后遗弃行为定性谈》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文中认为,多次偷骑...

  • 标签: 扰乱社会秩序罪 骑摩托车 开汽车 人民团体 生产秩序 盗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