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某区域土壤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探讨几种土壤修复技术。

  • 标签: 土壤调查 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状况
  • 简介:摘要以天津市某石化企业遗留场地为例,采用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及本地土壤特征参数,对该地块进行了典型石油化工类场地土壤污染特征研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土壤污染较为严重,部分土壤样品苯和1,2,3-三氯丙烷超标,经过计算苯和1,2,3-三氯丙烷致癌、非致癌风险均不可接受。为保护场地周边人群身体健康,建议对该场地进行修复治理,最终确定苯的风险控制值为0.65mg/kg,1,2,3-三氯丙烷风险控制值为0.02mg/kg。

  • 标签: 石化企业遗留场地 有机污染 土壤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且对土壤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对土壤上耕种的农产品质量以及区域环境质量等均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部门都需要慎重思考并积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内容。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我国范围内土壤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同时针对土壤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总结。

  • 标签: 土壤污染 发展现状 污染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其中的土壤污染情况更加明显,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相关环保部门需要加强对土壤污染情况的重视,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对区域土壤进行改良,降低土壤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和动物健康造成的影响。

  • 标签: 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剧增,工业的迅猛发展,不处理而随意倾倒和堆放的城市生活垃圾,工矿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残留等,对土壤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被污染的土壤所承载的有害物质具有潜在的风险性,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并导致因土壤污染而引发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对这些污染土壤实施治理和修复,已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事情。

  • 标签: 土壤污染 现状 治理修复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环境问题却接踵而至。大量污染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中,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非常迫切。根据土壤污染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土壤的修复技术。

  • 标签: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新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7·20"特大暴雨灾害后核医学衰变池是否存在放射性废水泄漏或溢出,分析其发生原因,为今后核医学衰变池的设计、建设、维护及核医学放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郑州市3家开展131I治疗的医院(A、B、C医院),根据核医学衰变池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结果按标准方法设置采样点位,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用高纯锗γ能谱仪测量土壤中131I的放射性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除B医院未检出131I放射性核素外,A和C医院核医学衰变池周围土壤中均检出不同活度浓度的131I放射性核素,A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16.4~98 111.8 Bq/kg,C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10.6~7 176.6 Bq/kg。经过一段时间衰变后,对A医院和C医院进行复测,A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1.3~17.0 Bq/kg,C医院131I的活度浓度范围为3.9~7.1 Bq/kg。同一采样点位0~5 cm土壤中131I活度浓度均高于5~10 cm土壤中131I活度浓度,两者比值范围为1.3~13.1,比值中值为5.9。结论"7·20"特大暴雨灾害后,部分医院核医学衰变池周围环境发现不同程度的131I放射性污染。核医学衰变池在设计、评价、建设和使用时,应提高防范意识,做好放射防护安全评价和管理,防止放射性废水泄漏及溢出。

  • 标签: "7·20"特大暴雨 衰变池 土壤 131I 放射性水平
  • 简介:摘要在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的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检测环节中,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都会具有一定差异性。本文将对电热板法、酸熔和碱熔法消解、微波消解、干灰化法以及高压密闭消解等现今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壤 重金属 检测样品 前处理技术
  • 简介:土壤肥料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提高土壤肥料的供给力度出发,结合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标签: 土壤肥料 土壤面积 自然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19处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为准确评价北京地区环境放射性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采集北京16个区的38份土壤样品,使用GEM-MX7080P4型高纯锗γ能谱仪对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和137Cs的比活度进行监测。结果19处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平均值连续两年分别为23.9和24.1 Bq/kg、31.2和31.7 Bq/kg、600和578 Bq/kg;137Cs的比活度平均值两年均为1.21 Bq/kg,最高值分别为5.48和6.18 Bq/kg,约为当年平均值的4.5和5.1倍。结论北京地区19处土壤样品中226Ra、232Th、40K和137Cs的含量在本地区和国内环境本底范围内,土壤中137Cs主要来源于既往的核活动或核事故。

  • 标签: 北京地区 土壤 放射性核素 γ能谱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整理分析、样线调查、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老挝药用植物物种资源信息,初步获取老挝境内药用植物资源、民间草药使用方法及传统医药知识档案资料,发现老挝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214科1 014属2 165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40属57种,裸子植物8科17属32种,被子植物177科957属2 076种。目前市场流通的药材有108种。老挝有广泛应用草药资源的基础,农贸市场中的一些鲜药具有止咳生津、祛湿、祛暑、滋阴凉血等功效,市场上驱风、壮腰膝类药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应重点加强开发和管理。中国与老挝可在传统用药经验方面深入研究、加强交流。

  • 标签: 药用植物(中药) 资源调查 老挝 医学,传统 国际合作
  • 简介:摘要实践经验表明林下套种模式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而广为追捧,本文分析了不同林下套种模式对油茶幼林根区土壤化学特性及微生物的影响。分别从土壤化学特性、不同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整体含量、各类群特征磷脂脂肪酸生物含量的影响角度阐述了不同套种模式对油茶幼林根区土壤的化学特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标签: 套种模式 油茶幼林 化学特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乡村医生现状。方法以分组随机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安徽省乡村医生基本信息、执业资格、技能培训、待遇收入及新农合政策下农村卫生室现状等。结果安徽省村医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50岁以上村医占比28.79%;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仅1.61%;人才培训进展缓慢,阻碍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近3年中,47.82%村医未接受过培训;在新农合政策的实行下,49.76%农村卫生室统一配置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环境的需要。结论安徽省乡村卫生室设备有待改善;重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医的福利待遇;全面均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

  • 标签: 医院,乡村 乡村卫生服务 卫生政策 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焊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方法,以参加体检的电焊作业人员46人92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不接触电焊的其他工人45人9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眼部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以结膜炎(50.00%,46/92)、角膜知觉减退(33.70%,31/92)、黄斑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阳性(27.17%,25/92)较高;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工龄≥10年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工龄<10年作业人员(P<0. 05)。观察组作业人员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依次为前囊膜(56.25%,9/16)、后囊膜(37.50%,6/16)和赤道部(6.25%,1/16);黄斑改变OCT图像依次表现为黄斑区的视细胞内外节连接部分(IS/OS)局部微小缺损或断裂(100%,25/25)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部微小断裂或缺损(52%,13/25)。结论电焊弧光能引起作业人员结膜炎、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多种损害,应重视角膜知觉及OCT检查,便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视网膜 晶状体 电焊 作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