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猪绦虫(Ts)14-3-3.3蛋白作为囊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选取60只昆明小鼠,体重为18 ~ 22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Ts14-3-3.3组蛋白疫苗组(疫苗组)、Ts14-3-3.3组蛋白疫苗 +佐剂组(疫苗 +佐剂组),每组20只。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法,在0周首次免疫后进行2次加强免疫,共免疫3次,每次接种间隔2周。3组在首次免疫后0、2、4、6、8周分别剖杀4只小鼠,摘眼球取血和无菌取脾,分别用于分离血清和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处理因素:原液、抗原刺激、刀豆蛋白A(ConA)刺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G2a、IgG1及IgE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IL-13、IL-10水平。结果疫苗、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IgG、IgG2a、IgG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疫苗组(P均 < 0.05)。组间相同处理因素下,免疫2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疫苗、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疫苗组(P均 < 0.05)。组内不同处理因素下,抗原刺激、ConA刺激时免疫0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均高于原液,且ConA刺激时免疫0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抗原刺激(P均 < 0.05)。结论Ts14-3-3.3组蛋白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 标签: 猪带绦虫 猪囊尾蚴 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术致睑过宽的修复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佛山市顺德贝尔美美容医院美容外科对28例女性患者(年龄27~48岁,平均35岁)不满意睑术后过宽的睑宽度进行测量,宽度6.5~12.0 mm,平均8.59 mm。单纯性睑过宽的修复方法主要是粘连松解,降低宽度。复杂性睑过宽的修复方法包块粘连松解降低宽度,同时行脂肪移植填充或眶隔脂肪转移或上睑提肌缩短或上睑提肌腱膜前徙固定术或上睑退缩矫正术等。结果28例睑过宽修复后,睑宽度明显变窄,睑自然度、对称性、上睑凹陷、角膜暴露率明显改善。26例效果满意,1例皮肤薄、弹性差、效果欠佳;1例自觉睑偏窄,要求调宽。结论明确睑过宽临床特征对确定手术方案、手术项目、术前与患者沟通以及咨询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重睑术 重睑过宽 重睑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组织梯度差原理在修复切开法睑术后睑过宽中的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双侧重睑过宽并要求修复女性患者30例(60眼,年龄20~35岁,平均30岁)用切开法进行修复。组织梯度差具体表现为重睑线上下皮肤、眼轮匝肌等软组织的厚薄差、质地差、张力差。结果满意度评估,60眼中57眼(95.0%)满意;有3眼(5.0%)不满意。其中2例患者因矫正后两侧重睑宽度不一致而实施第2次修复,修复后1例患者获得满意睑形态,另1例实施了第3次修复后获得满意睑形态。睑形态评估,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重睑形态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6,P<0.01)。结论组织梯度差原理指导睑过宽修复简单易行,效果佳,值得应用。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眼睑成形术 组织梯度差原理 重睑修复 重睑过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减门诊对肥胖的减效果及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多学科减门诊团队由2名内分泌科医师、2名营养师、2名康复科运动指导师、1名普外科医师、1名中医科医师以及多名健康教育护士组成。本团队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减门诊就诊的患者445例,平均年龄(37.6±12.5)岁,其中女性293例(65.8%),男性152例(34.2%)。在首诊后的3、6、12、18和24个月进行复诊,同时随访其体重及异常的代谢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分析影响减成功率的因素。结果多学科减门诊患者每次随访体重均较基线体重显著下降(P<0.01)。此外,随访第6和12个月时的体重均较上一次随访体重显著下降[6个月比3个月:(87.2±20.2)比(87.8±19.8)kg,P<0.01;12个月比6个月:(86.7±19.0)比(87.2±20.2)kg,P<0.01]。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5%为减成功时,多学科减门诊患者中减成功率达40.9%(179/438)~50.9%(110/216)。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10%为减成功时,减成功率逐渐由13.2%(58/438)升高至26.9%(14/52)。女性性别、基线体质指数(BMI)、腰围和减治疗早期体重下降与减成功率有关(P<0.01或P<0.05),应用二甲双胍与减成功率无关(P>0.05)。结论多学科减团队对肥胖患者的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女性性别、基线BMI、腰围和减治疗早期体重出现下降与减成功率有关。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 多学科团队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万托林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前后采集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住院时间、免疫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呼出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患儿心率、呼吸频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患儿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炎性因子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P<0.05。结论急诊哮喘患儿通过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哮喘 特布他林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减代谢手术(BMS)目前是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可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体质指数,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改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在体质指数<35 kg/m2人群和肥胖青少年群体中也可应用。但同时也发现,BMS术后肾结石、酗酒、自杀、跌倒与骨折风险增加。本文就相关进展进行回顾后得出结论:BMS获益大于风险。围术期有效评估和手术准入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肥胖症 减重代谢手术 获益 风险
  • 简介:摘要减代谢外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经典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和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依然作为减代谢领域的首选术式。同时,新的减手术方式不断出现,减代谢外科医师需在充分掌握手术原理、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前提下稳步开展新手术方式的多中心、大样本量临床研究,最终造福患者。

  • 标签: 减重代谢外科 代谢疾病 减重手术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ppp项目施工模式逐渐发展为施工企业的业务拓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PPP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高收益的同时也是高风险。因此企业应该了解ppp项目管理施工的难点,不断学习,减少风险进而有效控制风险,降低成本。下文就将分析一下建筑公司在进行PPP项目时可能面对的难点,并提出怎样做好ppp项目管理施工的建议。

  • 标签: PPP项目 管理施工 重难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管理(standard management)-灵活教(flexible teaching)-注重护生综合素质提高(pay at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rovement)-正确评价(correct evaluation)(SFPC)教应用于妇产科护生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妇产科实习的45名护生归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另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实习的47名护生归为研究组,采取SFPC教。对比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教学前后的临床沟通能力与综合能力、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妇产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94.28±5.77)vs.(83.91±5.19);(91.85±5.27) vs.(81.07±5.24)]。教学后两组临床沟通能力自评量表中的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敏锐倾听、传递有效信息、共同参与、验证感受的评分均高于教学前(P<0.05),综合能力评估中的思想素质、教学活动、能力评定、其他活动的评分均高于教学前(P<0.05),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的等级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生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74% vs. 80.00%)。结论将SFPC教应用于妇产科护生临床教学中可提高护生出科成绩、临床沟通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 标签: 带教模式 妇产科 护生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目标管理式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护生教中应用并探讨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泰兴市人民医院骨科两个病区的实习护士160例,一病区实习生设为观察组(80例),二病区设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取目标管理式实习教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实习教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自我满意度、教师教满意度及实习情况测评。结果观察组实习自我满意度评分平均(9.01±1.45)分,对照组(8.18±2.43)分,观察组6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评分平均(8.02±1.51)分,对照组(7.30±1.63)分,观察组6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老师满意度评分平均(8.29±1.42)分,对照组(7.86±1.54)分,观察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3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科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目标管理式教方法的护生和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均较高,实习护生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也有显著提高,建议广泛推广。

  • 标签: 实习带教 目标管理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睑提肌前徙在修复睑术后宽睑伴上睑下垂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的睑术后宽睑伴上睑下垂患者,在矫正宽睑手术中,解剖复位各组织结构,并应用上睑提肌前徙矫正宽睑患者的上睑下垂畸形。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让医生、患者和第三方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照片,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三方都满意为显著有效,两方满意为有效,一方满意为一般,都不满意为差。结果共纳入98例患者,女性95例,男性3例;年龄18~49岁,平均24.5岁。双侧宽睑同时矫正68例,单侧宽睑矫正30例,共行166侧上眼睑手术,其中轻度上睑下垂102侧,中度上睑下垂64侧。术后效果评价:显著有效90例,有效5例,一般3例,无效果差患者,疗效满意度为96.9%(95/98)。结论在宽睑修复手术中,上睑提肌前徙是宽睑修复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矫正宽睑患者的上睑下垂畸形。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宽重睑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前徙
  • 简介:摘要距幽门2 cm开始紧贴胃大弯壁用超声刀离断大网膜,同时充分游离胃后壁与胰腺之间粘连,直至胃底,显露出左侧膈肌脚及食道左侧。经口置入36 F粗胃管,沿胃小弯直至到达胃窦处,距幽门4~6 cm开始用成钉高度较高的内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袖状胃裁剪,然后换用为钉腿高度较低的内镜下直线闭合器切割,切割线距离胃管边缘1 cm,在胃底部离食道左侧缘1~2 cm处离断胃底。用倒刺缝合线连续浆肌层缝合加固胃切缘,可将大网膜一并缝合在胃切缘。移除胃管,清理腹腔,扩大主操作孔,取出切除的胃组织,在左侧膈肌脚放置引流管,用不可吸收线全层缝合10 mm及12 mm戳卡孔。

  • 标签: 腹腔镜 减重代谢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切开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睑术式,具体的手术方法有很多,主要的差别是对不同层次进行缝合可产生不同的睑效果。该文从皮肤、眼轮匝肌、睑板、眶隔、上睑提肌腱膜等组织间所采用的不同缝合方法的角度,对切开法睑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其优缺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以便术者能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睑术。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切开法 上睑提肌腱膜 眼轮匝肌
  • 简介:摘要减手术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可在有效减轻体重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减手术可通过改变胃部结构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改变,而后者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机体代谢。另外,减手术还带来了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改变,进而对机体代谢产生有利影响。胆汁酸在调节机体代谢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而减手术可使胆汁酸水平升高。因此,减手术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机体代谢。

  • 标签: 减重手术 代谢 肠道菌群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离子放疗,特别是碳离子放疗,由于其良好的放射物理学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在肿瘤放疗中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离子放疗在不同实体瘤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不远的将来,如果离子放疗能克服现有的技术困难则有望成为下一代放疗的主流。

  • 标签: 肿瘤 重离子放射疗法 碳离子
  • 简介:摘要减代谢外科进入中国已有30余年,迅速发展。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将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无论是经典术式的变迁,手术安全性的保证,新术式的勇敢探求和不良术式的果断摒弃,手术规范化的落实,还是基础与临床科研的突破,都意味着更多的付出。随着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的持续攀升,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机遇与挑战尤为显著,减代谢外科手术也将在战胜肥胖及代谢性疾病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 标签: 肥胖症 代谢疾病 外科手术 减重代谢外科 减重手术 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