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道政老师针对肺疾病虚人易感、易于传里、涉及多脏的特点,认为本类疾病基本病机为肺失宣降,五脏不调,相应提出了“以通为治,五脏并调”的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方案以刮肺经、膀胱经、胸腺、督脉为重点,疗效颇佳。兹整理医案1则,以飨同道。

  • 标签: 肺系疾病 虎符铜砭 刮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男性患儿,以急性耳痛、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行面神经减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术后4个月病变累及颞骨及上颌骨,经颞骨肿块活检,病理确诊为髓肉瘤,最终诊断为急性髓白血病。经规律化疗3次后,颞骨MRI提示病变范围较前缩小,化疗4次后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未见排异现象,半年后复查血常规及骨髓象已恢复正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于天气,诸气皆属于肺。气为阳主动,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邪阻气机,滞而不畅,其势为郁。郁则生热,郁热轻者,局于肺之经络,即温病之卫分证;郁之重者,闭于肺脏,致肺病贲郁。郁始于气,久及血,衍生痰、湿、火、积、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临床可从郁论治肺疾病,主要包括从肺经郁热辨治外感病与从郁论治肺病贲证两类情况。肺经郁热与肺病贲证虽有不同之处,但均以肺郁为中心,实则为一个整体,一为肺经郁,一为肺府郁,临证均可治以宣肺开郁之法,活用栀子豉汤、升降散、新加升降散、和风细雨汤等方药,重点在消散其郁,方可使肺宣肃复权,气机升降有序,症状得以缓解,肺病得愈。

  • 标签: 肺病(中医) 赵绍琴 外感病 肺经郁热 贲郁 宣肺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rythroferrone(ERFE)等铁代谢红调节因子(iron-regulatory erythroid factor)在不同类型红造血异常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4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ERFE、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和扭转原肠胚形成同系物(TWSG1)的表达,分析铁代谢调节因子与红造血异常类型及旺盛程度(以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反映)的适配性。结果血浆GDF15表达水平在PV、PRCA、AIHA、MDS各组依次为266.01(112.40,452.37)、110.63(81.41,220.42)、52.11(32.61,171.66)、276.53(132.16,525.70)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45(19.65,57.72)ng/L(P值均<0.01)。不同类型红造血异常患者血浆TWSG1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浆GDF11表达水平仅在PV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4.75(10.95,121.32)ng/L对36.90(3.38,98.34)ng/L,P<0.01],而PRCA、AIHA、MDS 3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组血浆ERFE水平为129.63(47.02, 170.03)ng/L,AIHA组血浆ERFE水平最高为121.76(68.12,343.11)ng/L,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3.23(35.18,65.41)ng/L(P值均<0.01);PRCA组、MDS组血浆ERFE水平分别为48.92(44.59,84.83)、40.47(26.97,72.87)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与ERFE(r=0.458,P=0.001)呈正相关,而与GDF15(r=-0.163,P=0.274)、GDF11(r=0.120,P=0.421)、TWSG1(r=-0.166,P=0.269)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铁代谢红调节因子在不同红造血异常疾病的表达谱不尽一致,ERFE与红造血旺盛程度相关度最高。

  • 标签: 铁代谢红系调节因子 Erythroferrone GDF15 GDF11 TWSG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rythroferrone(ERFE)等铁代谢红调节因子(iron-regulatory erythroid factor)在不同类型红造血异常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4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ERFE、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和扭转原肠胚形成同系物(TWSG1)的表达,分析铁代谢调节因子与红造血异常类型及旺盛程度(以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反映)的适配性。结果血浆GDF15表达水平在PV、PRCA、AIHA、MDS各组依次为266.01(112.40,452.37)、110.63(81.41,220.42)、52.11(32.61,171.66)、276.53(132.16,525.70)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45(19.65,57.72)ng/L(P值均<0.01)。不同类型红造血异常患者血浆TWSG1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浆GDF11表达水平仅在PV组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4.75(10.95,121.32)ng/L对36.90(3.38,98.34)ng/L,P<0.01],而PRCA、AIHA、MDS 3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组血浆ERFE水平为129.63(47.02, 170.03)ng/L,AIHA组血浆ERFE水平最高为121.76(68.12,343.11)ng/L,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3.23(35.18,65.41)ng/L(P值均<0.01);PRCA组、MDS组血浆ERFE水平分别为48.92(44.59,84.83)、40.47(26.97,72.87)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与ERFE(r=0.458,P=0.001)呈正相关,而与GDF15(r=-0.163,P=0.274)、GDF11(r=0.120,P=0.421)、TWSG1(r=-0.166,P=0.269)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铁代谢红调节因子在不同红造血异常疾病的表达谱不尽一致,ERFE与红造血旺盛程度相关度最高。

  • 标签: 铁代谢红系调节因子 Erythroferrone GDF15 GDF11 TWSG1
  • 简介:摘要2006年10月至2015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家族性肾癌家系共4例肾癌患者。4例中术后病理诊断分别为单侧多发透明细胞癌1例,双侧多发透明细胞癌1例,双侧多发嫌色细胞癌2例。所有患者基因检测均未见VHL和FLCN基因突变。

  • 标签: 肾肿瘤 遗传性肾癌 Birt-Hogg-Dube综合征 家系研究
  • 简介:摘要2019年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关于急性髓白血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更新。文章结合会议报道,对关于急性髓白血病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及"7+3"方案诱导治疗、去甲基化药物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预后 分子靶向治疗 诱导治疗 去甲基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急性髓白血病(AML)对化疗耐受性差,早期病死率高,化疗缓解率低。近几年,随着AML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一系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老年AML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药时代下,老年AML的诊疗已经转变为分子检测指导的精准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然是高危或中危老年AML最有潜力治愈的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allo-HSCT对老年AML患者是一种可行性选择。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老年人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髓白血病(AML)是一种罕见但有潜在危害性的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其标准治疗方案数十年未变;然而,近期发现的与白血病发生和疾病进展相关的分子因素,促成了新疗法的出现。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致力于通过明确靶点、发现疾病或患者特异性危险因素,以及研发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和药物来寻找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综述重点关注AML诊断与疾病分类的重要更新,这些更新反映了对AML生物学、基因突变异质性、重要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以及包括细胞毒性化疗、新型靶向药物和细胞疗法在内的新型治疗方案的新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髓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由原始粒细胞或未成熟髓细胞在髓外组织浸润形成的实体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鼻窦的髓肉瘤少见。本文报道1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发生于筛窦并累及眼眶的髓肉瘤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鼻腔鼻窦髓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家族性黑棘皮病1家。先证者女,4岁,自1周岁时,颈部、腹部出现黑色斑片,近年来逐渐扩大至唇周、躯干前部。腹部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见乳头环下延扭曲及沟壑结构,乳头环内可见中高折光颗粒结构。先证者父亲及祖母既往有类似病史,但随着年龄增长色素沉着自发性消退,仅有局部皮纹增粗。采集先证者及父母、祖母外周血,对先证者外周血DNA行Panel靶向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FGFR3基因14号外显子c.1949A>C(p.Lys650Thr)错义突变,Sanger测序验证证实先证者及其父亲和祖母均存在此突变。诊断:家族性黑棘皮病。

  • 标签: 黑棘皮症 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型 突变 靶向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从辐照160Gd2O3靶料中提取中子反应产物161Tb,以实现国产化制备161Tb。方法利用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对160Gd2O3靶料进行中子辐照,经过破靶、溶样、镧(LN)树脂柱分离纯化、二甘醇酰胺(DGA)柱溶液置换等流程,得到无载体161Tb产品。采用γ能谱纯度、金属杂质含量、比活度、放化纯、放射性浓度等关键指标对161Tb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结果单次制备可得到33.4 GBq 161TbCl3,放射性浓度为16.8 GBq/ml,核纯度≥99.9%,放化纯为99.2%,金属杂质含量满足拟定标准,比活度为6.02×1017 Bq/mol。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标记后0、72 h的放化纯分别为100%、95.8%。结论利用LN树脂进行无载体161Tb的制备,具有分离性能高、单次载量高等优势,为国内161Tb标记药物的研发提供良好的核素保障。

  • 标签: 稀土元素 树脂类,合成
  • 简介:摘要钾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钾能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运转、贮存,能保持原生质胶体的稳定性及膨压,调节果实生长及果实的产量、品质及储运性能,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同时,钾能促进苹果树的同化作用,加快淀粉和糖类的运转,有利于果实成熟,增加产量。充足的钾素营养可增加苹果含糖量,提高品质,对果面着色度、果实香味和风味均有明显的提高,能促进新梢的成熟,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增强树体抵抗病菌侵入的功能。采用平衡而合理的钾素营养,能使树体健壮,细胞压增加,进而预防某些病害侵染。

  • 标签: 红富士苹果 钾肥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老年髓肿瘤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检测26例急性髓白血病(AML)及5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49种靶基因突变;采用基因组DNA-PCR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CALR基因9号外显子、NPM1基因12号外显子、FLT3-ITD及CEBPA的TAD、BZIP两个功能结构域的突变发生情况。结果(1)77例患者中,总的基因突变发生率为91.0%,每例患者平均突变2次,其中≥3种基因突变共存发生率为42.9%;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依次为:NPM1,U2AF1,RUNX1,TET2,ASXL1,TP53,DNMT3A,IDH2,BCOR,FLT3-ITD,其余基因突变发生率<10%。(2)双基因突变在AML中的发生率高于MDS组,≥3个基因突变在MDS组的发生率高于AML组(P=0.003,0.011)。NPM1、FLT3-ITD、CEBPA双突变在AML中的发生率高于MDS患者,BCOR、ASXL1突变在MDS组发生率高于AML组(P<0.05)。功能归类后显示,酪氨酸激酶受体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AML组,而染色质修饰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MDS组,(P=0.004,0.007)。(3)有效随访MDS患者51例,9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生白血病转化,平均转化时间为6.5个月,其中,伴RUNX1、U2AF1突变者转白率为44.4%,高于其他基因突变。结论老年髓肿瘤有独特的基因突变谱,常见髓肿瘤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在AML及MDS中分布不同,MDS患者中部分基因突变与白血病转化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白血病,髓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NA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