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制定中国24~42周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参照标准及曲线,供临床及相关领域研究工作使用。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等城市24~42周出生胎龄的新生儿24 375名。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建立24~42周出生胎龄男、女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百分位参照标准及曲线。将制定的参照标准与我国1988年参照值及国际Fenton2013参照值进行比较。结果受调查新生儿中早产儿12 264名、足月儿12 111名。采用男新生儿13 197名(54.1%)、女新生儿11 178名(45.9%)制定出了出生胎龄24~42周的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百分位数(P)3、P10、P25、P50、P75、P90和P97参照值和曲线图,3项指标均随出生胎龄增加呈增长趋势,出生胎龄37周以后生长速率略有下降,如男新生儿28、32、37、40周出生胎龄体重的中位数依次为1 154、1 805、2 943和3 455 g。各个出生胎龄组男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水平分别比女新生儿高87~133 g、0.2~0.9 cm和0.3~0.6 cm。本研究男、女出生胎龄37~4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P10、P50、P90均明显高于1988年参照值(如男P50高115~242 g)。本研究出生胎龄33周之前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P50略高于Fenton2013参照值13~81 g,之后逐渐低于Fenton2013,41~42周差值达148~367 g;Fenton2013出生体重的P10曲线在出生胎龄40周前男女均低于本研究11~64 g。结论新建立了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参照标准,供新生儿出生时及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和营养评价,建议将出生体重低于本参照标准P10作为小于胎龄儿(SGA)界值点,将低于P3作为重度SGA界值点。

  • 标签: 婴儿,新生 出生体重 身长 头围 生长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为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比例及营养状况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等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24 375名,排除了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构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百分位数(P3、P10、P25、P50、P75、P90、P97)参照值及生长曲线。将研制的参照标准与我国1988年数值、INTERGROWTH项目及美国相关参照值进行比较。结果24 375名新生儿中早产儿12 264名(男7 042名、女5 222名),足月儿12 111名(男6 155名、女5 956名)。研制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百分位数生长参照值及生长曲线。男新生儿体重身长比在不同出生胎龄P10、P50、P90上比女新生儿高0~0.2 kg/m,男新生儿体质指数在不同出生胎龄P10、P50、P90上比女新生儿高0.1~0.3 kg/m2。体重身长比和体质指数曲线在高百分位数上、重量指数曲线在高、低百分位数上与我国1988年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如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与我国1988年数值在P90上的差值范围分别为-1.09~0.40 kg/m、-1.19~0.92 kg/m2、-0.64~0.81 kg/m3。体重身长比曲线与INTERGROWTH项目参照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50上的差值范围-0.17~0.20 kg/m,出生胎龄≤32周时在P90上低0.02~0.40 kg/m、在P10上高0.13~0.41 kg/m。体质指数曲线与美国参照值差异较为明显,在P50上的差值范围-0.47~0.17 kg/m2,出生胎龄≥37周时在P90上低0.53~1.10 kg/m2但≤28周时高0.17~0.45 kg/m2。结论建立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不同性别的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标准参照值,可供临床及相关科研工作参照使用。

  • 标签: 婴儿,新生 体重 身高 人体质量指数 生长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digital X-ray mammography ,DMG)判读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一些病灶的判读缺乏病理实证措施。该研究以MRI为参照,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的DMG阅片对比分析,比较DMG与MRI对乳腺病变检出及分类定性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收集316例接受乳腺MRI和DMG检查的病例,以DMG独立的BI-RADS分类作为DMG的前瞻性诊断(the prospective BI-RADS categorization of DMG,pDMG),以受MRI辅助的BI-RADS分类作为回顾性诊断(the retrospective BI-RADS categorization of DMG,rDMG),比较前瞻性和回顾性DMG判读的一致性和与MRI的差别。结果pDMG和rDMG对病灶的BI-RADS分类(Ⅱ~Ⅳ)的一致性为69.66% (163/234),Spearman相关系数r=0.813 ,P <0.05 ;pDMG和MRI对病灶Ⅱ~Ⅴ分类评价的一致性为36.41% (79/217),Spearman相关系数r=0.435 ,P<0.05。rDMG和MRI对病灶Ⅱ~Ⅴ分类评价的一致性为44.22% (134/303),Spearman相关系数r=0.546,P<0.05;以MRI报告的病灶数量为参照,pDMG的检出率66.42% (269/405),rDMG检出率74.81% (303/405)。DMG表现为钙化、肿块、不对称密度的病灶与MRI的肿块、非肿块强化和BPE等不构成对应关系。结论DMG判读具有较大的个体间差异,MRI和DMG在病灶的检出数量和分类诊断都缺乏很好的一致性,其影像表现也缺乏一一对应的关系。

  • 标签: 乳腺疾病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例对照研究
  • 作者: 王也 刘倩倩 郑直 刘峰 杜建伟 潘利 任晓岚 王海玲 崔泽 彭霞 赵景波 何慧婧 孙伟 刘晓燕 单广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05,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 710054,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口 570203,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 730000,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和浩特 010031,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家庄 050000,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 650000,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50081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国汉族健康人群血清代谢组参照谱,探讨代谢组特征在不同地域、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方法基于国民健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数据和生物样品,纳入7个省份的1 039名男性和1 032名女性汉族健康成年人(≥3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UPLC-MS)方法检测血清代谢组,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比较不同地域、性别、年龄组间代谢组的差异。结果不同地域、性别、年龄人群血清代谢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共筛选并鉴定出地域差异性代谢物114种,其中参与人体代谢通路的53种,以肽类(20种)和甘油磷脂代谢相关(14种)代谢物为主。共鉴定出性别差异性代谢物59种,其中可替宁在7个省份不同性别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在陕西和海南的研究对象中发现不同年龄间代谢组的差异,共鉴定出差异性代谢物22种。结论血清代谢组受不同地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因此在利用代谢组学进行疾病诊断和筛选生物标志物时,不同研究不能采用同一参照,应遵循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入选标准,针对地域、性别、年龄和检测批次等因素选择差异性参照

  • 标签: 代谢组学 健康成年人 参照谱 地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制定中国3~7岁儿童的腰围百分位数参照值。方法腰围数据来自2015年6-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开展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共调查26 480名3~7岁健康儿童。采用基于偏度、位置和变异的曲线平滑方法建立性别、年龄别腰围百分位数曲线。将获得的3~7岁儿童腰围P75和P90与已发表的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P75和P90)进行对接验证。将本研究腰围P50与国外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3~7岁男、女童每半岁间隔的腰围P5、P10、P15、P20、P25、P50、P75、P80、P85、P90和P95参照值。腰围值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男童P50从3岁的47.5 cm增长到7岁的54.2 cm、女童从3岁的47.0 cm增长到7岁的52.2 cm。各年龄组男童腰围的各百分位数值均略高于女童,差值波动范围0.4~3.6 cm。3~7岁男、女童腰围在不同百分位数上实测值与拟合值的差值波动范围-0.3~0.5 cm。9个城市男、女童3~7岁腰围P75和P90数值与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P75和P90)在年龄上能实现较好的对接。中国3~7岁儿童腰围数值与国外相关研究的比较显示,随年龄增长腰围增加的趋势一致,但我国男童处于中等水平、女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我国3~7岁儿童的腰围百分位数参照值,并实现与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参照值的良好衔接,可供相关临床、预防保健及科研工作等参照使用。

  • 标签: 腰围 参照值 生长曲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本土化的面孔情绪识别测验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从中国人面孔表情强度分级图片库中选取7种情绪类型,每种各16张,共112张图片形成初版测验,招募83名健康被试者(对照组)完成该测验。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筛选出42张面孔图片形成正式测验,对照组于4周后完成正式测验,以确定测验的重测信度。同时分析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20)和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作为效标关联效度参考。另招募1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完成正式测验,以检验该测验的区分效度。结果面孔情绪识别正式测验包括高兴、愤怒、悲伤、厌恶、惊奇、恐惧和平静7种情绪,每种情绪6张,共42张图片。该测验总平均难度为0.76,总平均区分度为0.30,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分半信度为0.72,总的重测信度为0.81。对照组对厌恶情绪类型的判断得分与工作记忆及MCCB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572,P<0.01;r=0.426,P=0.028)。对照组面孔情绪类别识别总分与工作记忆及MCCB总分之间也存在正相关(r=0.431,P=0.022; r=0.432, P=0.024)。除平静情绪外,患者组对其他情绪类型的判断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效应值0.27~0.72,均P<0.05)。患者组对厌恶、恐惧和悲伤情绪强度的判断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效应值0.33~0.47,均P<0.05)。结论所编制的基于中国人面孔的情绪识别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类型和情绪强度识别能力的标准化评估工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面孔情绪识别 问卷编制 信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汉化版日常注意成套测验(TEA)对获得性脑损伤后注意障碍诊断价值,确定其各项分测验的最佳诊断界定值。方法选取正常成年人117例(正常对照组)和33例获得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分别进行TEA(汉化版)测验,得出各分测验的原始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2组受试者TEA(汉化版)测验各项分测验的诊断界定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TEA(汉化版)各项分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电梯计数测验外,其余各分测验(地图搜索、分心时电梯计数、视觉电梯、电梯上下运行计数、电话簿搜索、计数时电话簿搜索、彩票任务)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0.955(P<0.01);敏感度为74.1%~97%,特异度为58.8%~94.1%,以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分值确定各分测验的最佳诊断界定值,分别为53.5(54)、7.5(8)、8.5(9)、4.39、5.5(6)、3.68、5.03、8.5(9)。结论TEA(汉化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区分和诊断不同类型的注意障碍。

  • 标签: 注意障碍 评定 获得性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面孔情绪识别测验(FERT)在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轻度bvFTD患者27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27例和正常对照者54名。采用FERT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等多个神经心理测验对受试者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FERT的诊断效能。结果bvFTD组的FERT得分为18.00(14.00, 21.0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26.00, 30.00)分,H=-55.278, P<0.001]和AD组[25.00(21.00, 28.00)分,H=-28.407, P=0.002]。ROC显示,FERT区分bvFTD组和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95%CI 0.931~1.000,P<0.001),最佳分界值为24分,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92.6%;FERT区分bvFTD组和AD组的AUC为0.850(95%CI 0.749~0.951,P<0.001),最佳分界值为22分,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71.4%。FERT区分bvFTD组和AD组的AUC值(0.850)高于FAB和AVLT-延迟回忆(分别为0.776和0.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vFTD在疾病早期具有情绪加工损害,FERT是早期诊断bvFTD的敏感而特异的神经心理学指标之一。

  • 标签: 额颞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诊断 面孔情绪识别测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作者: 谢静远 欧阳彦 陈靖 丁峰 顾乐怡 朱立峰 冯东雷 宋艳艳 俞章盛 任红 陈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肾脏病研究所,上海 20002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4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上海 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上海 200025,上海信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生物统计教研组,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标准数据集是实现IgAN临床信息结构化和标准化的前提,将有利于不同医疗机构间临床信息的整合利用。为此,上海IgAN专家协作组编写了这部《IgA肾病标准数据集》。方法参考国内信息标准,结合相关领域内的指南、数据规范及专家共识,以电子病史档案为基础,将患者身份标识号作为系统主键进行信息收集。通过对数据集中各个数据元进行规范,确保管理系统在数据与信息交换、数据协同与共享上的标准化,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本标准数据集共包括607个数据元,8个模块,分为患者信息、病史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肾脏病理、药物治疗、随访。各模块又由子模块名称、数据元名称、英文名称、定义、值域、参考标准等组成。同时,质量控制体系被制定,从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安全性等多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数据的高质量与安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gAN标准数据集,将有助于国内IgAN临床信息的结构化和标准化。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标准数据集 医学大数据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简版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individuation test for emerging adults short version,ITEAS)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2021年8—10月对1 778名大学生进行中文版ITEAS、青少年分离个体化测验中分离焦虑与拒绝依靠分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评;间隔4周后,对其中的90名大学生重测中文版ITEAS。使用SPSS 26.0和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发现,修订后的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父亲版(ITEAS-F)与母亲版(ITEAS-M)均有寻求支持、联结感、侵入感、自我依靠、担心养育者失望5个维度,共21道题目。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ITEAS-F与ITEAS-M量表的五因素模型均拟合良好(χ2/df=2.27,CFI=0.92,TLI=0.90,RMSEA=0.06,SRMR=0.07; χ2/df=2.38,CFI=0.94,TLI=0.93,RMSEA=0.06,SRMR=0.07)。效标效度检验表明,ITEAS-F和ITEAS-M中的寻求支持、联结感、自我依靠维度都与分离焦虑、拒绝依靠呈显著负相关、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侵入感和担心养育者失望维度与分离焦虑、拒绝依靠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信度检验结果显示,ITEAS-F与ITEAS-M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在0.79~0.90(P<0.01)和0.82~0.92(P<0.01),重测信度分别在0.73~0.86(P<0.01)和0.78~0.86(P<0.01)。结论简版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中文版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信效度指标良好。

  • 标签: 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 简介:摘要中医古籍分类方法标准化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通过历代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制定《中医古籍分类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古籍分类的三级类目与入类原则,主要由基本大类、三级类目表、入类原则与示例及使用说明等部分组成。

  • 标签: 古籍专题(中医药) 分类标准 古籍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3大质量指标的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4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4批夏枯草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夏枯草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计算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测定迷迭香酸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2.59±2.32)%,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1.14%、10.78%和10.39%;标准汤剂迷迭香酸平均含量为(18.99±9.74)mg/g;平均转移率为(60.58±7.87)%;3批配方颗粒含量分别为7.40、7.49、7.09 mg/g,转移率分别为52.06%、50.10%和50.40%。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标识出9个共有指纹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其中2个指纹峰分别为迷迭香酸和咖啡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54、0.973和0.952。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一致,该方法可为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迷迭香酸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数字化画钟测验(digital clock-drawing test,dCDT)的表现特征及其与传统画钟测验(traditional clock-drawing test,tCDT)相比对aMCI患者的诊断效力。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中老年81例,其中aMCI患者39例(aMCI组),认知正常者42例(对照组)。使用本团队研发的dCDT软件采集绘图过程参数。根据CDIS评分方法,计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各认知域指数分数,分析dCDT参数与MoCA各认知域指数分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对aMCI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1)aMCI组的完成总时间[51.25(38.80,63.75)s,42.42(33.64,51.91)s]及思考时间[36.34(26.81,47.25)s,28.47(22.37,33.98)s]明显高于对照组,分针/时针(1.23±0.35,1.39±0.34)、每分钟笔画数[(31.31±10.44)个,(41.05±9.48)个]及tCDT评分[3.0(3.0,4.0)分,4.0(3.0,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dCDT参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5~-0.440,P>0.05);(2)在调整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后,相关分析显示,完成总时间与MoCA记忆指数(r=-0.224,P=0.049)、语言指数(r=-0.237,P=0.037)及注意力指数(r=-0.236,P=0.038)呈负相关;思考时间与MoCA记忆指数(r=-0.268,P=0.018)、语言指数(r=-0.271,P=0.016)、注意力指数(r=-0.259,P=0.022)及定向力指数(r=-0.267,P=0.018)呈负相关;分针/时针与MoCA执行力指数(r=0.259,P=0.022)及视空间指数(r=0.309,P=0.006)呈正相关;每分钟笔画数与MoCA记忆指数r=0.376,P=0.001)、执行力指数(r=0.290,P=0.010)、视空间指数(r=0.294,P=0.009)、注意力指数(r=0.238,P=0.036)及定向力指数(r=0.301,P=0.007)呈正相关;(3)dCDT模型(第二指针延迟时间、分针/时针及每分钟笔画数)可正确分类77.8% aMCI患者,灵敏度74.36%,特异度80.95%,对aMCI患者的诊断效力显著高于tCDT评分,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5,P=0.02)。结论aMCI患者存在的认知损害能被dCDT所检出,而且不同的dCDT参数可反映不同的认知区域受损;与tCDT评分相比,dCDT可提高对aMCI患者的诊断效力。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画钟测验 神经心理学测验 诊断效力 数字化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丝皮肤阈值测验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触觉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入组脑卒中及脊髓损伤患者各30例,对脑卒中患者双侧额部、面部、手掌及足背部以及脊髓损伤患者双侧L4、L5、S1部位的皮肤分别进行单丝阈值测验及棉签测试。初评结束后1周,对全部60例患者再进行一次与前一次单丝及棉签测试完全相同的测试,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单丝及棉签的重测信度进行分析;应用诊断试验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比较单丝与棉签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单丝触觉阈值与患者年龄、身高、性别、组别、损伤类型以及损伤部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单丝的重测信度良好(ICC为0.74~0.95),均高于棉签(ICC为0.60~0.83);②单丝与棉签之间的Kappa值为0.550,表明两种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较差;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损伤类型和损伤部位是触觉阈值的独立相关因素(R2=0.471,P<0.05),而年龄、身高、性别、组别与触觉阈值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单丝皮肤阈值测验的重测信度较高且优于传统棉签检测方法,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触觉障碍。

  • 标签: 触觉阈值 定量感觉检测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从术后转归角度,评价pRIFLE标准、KDIGO标准用于诊断小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准确性。方法连续回顾性选择8岁以内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375例,分别依据pRIFLE和KDIGO标准,诊断患儿术后AKI发生情况及其分级,对预后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死亡率等),比较不同AKI分级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两种不同标准诊断AKI时,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14 d)的危险因素。对采用KDIGO标准诊断为非AKI的患儿,进一步采用pRIFLE标准确认,并对诊断为AKI和非AKI患儿的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标准诊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AKI时,其发生率分别为56.8%(pRIFLE标准)和40.0%(KDIGO标准)。根据两种标准诊断的AKI均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非AKI(AKI 0级)患儿相比,AKI患儿预后各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死亡率)的水平均升高(P<0.01)。KDIGO标准诊断为非AKI的225例患儿中,根据pRIFLE标准诊断AKI 63例和非AKI 162例,而AKI和非AKI患儿的术后转归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术后转归角度评价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AKI的诊断,pRIFLE标准的灵敏度偏高,而KDIGO标准的准确性更优。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诊断 参考标准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法乐四联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三大质量指标的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8批不同产地的紫苏梗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8批紫苏梗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建立紫苏梗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并计算二者特征图谱的相似度。结果紫苏梗标准汤剂出膏率为(7.16±1.9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5.52%、5.25%和5.34%;标准汤剂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平均总含量为(12.06±3.37)mg/g;3批配方颗粒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总含量分别为5.52、5.82、5.77 mg/g。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特征峰,指认出其中3个特征峰,分别为咖啡酸、N-阿魏酰真蛸胺、迷迭香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1.000、0.995、0.997。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相一致,该方法可为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紫苏梗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中医药信息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标准的研制是全球范围内促进中医药信息研究与应用协同发展的需要,对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13年来对中医药信息模型ISO标准的研制体会,从研制背景、研制平台、国际性及标准的分类研制情况几方面展开介绍与讨论,确定了中医药信息模型ISO标准独立于现代医学信息模型标准之外的必要性、在大科学平台上开展标准研制的必要性及健康信息学专家参与标准研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国际协调及国内协调的要点,强调了兼顾整体布局和新领域开拓,以及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性。

  • 标签: 中医药 国际标准 信息模型
  • 简介:木材工业是我国基本的一大工业,其木材标准化程度作为评判木材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需要相关人员对现有的木材标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完善现有我国木材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木材市场、木材标准化进展情况等来进行综合的考虑,构建出更为科学有效、全面合理的木材标准体系。

  • 标签: 木材 标准体系 构建
  • 简介:生态文明煤矿建设对于促进煤炭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文明煤矿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当前的生态煤矿建设情况,并提出了生态文明煤矿建设标准

  • 标签: 生态文明 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