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行吞咽造影检查指导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例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康复治疗,并应用吞咽造影检查指导,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详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会厌移动时间,对患者做洼田饮水试验评价、Rosenbek误吸程度评级。结果: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1.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且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缩短了会厌移动时间,下降了洼田饮水实验与Rosenbek误吸评级,P<0.05。结论: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为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值得应用探索。

  • 标签: 吞咽造影检查;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超声检查对心肺复苏的指导价值及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抢救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心肺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床旁肾动脉超声检查指导的心肺复苏。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主心律恢复、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6.78±2.93)min、(12.09±3.93)min、(17.29±5.8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8.63±3.13)min、(14.12±4.17)min、(21.03±6.12)mi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9、2.856、3.556,均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分别为(12.80±2.99)kPa、(92.33±5.81)%、(3.11±1.22)kPa,对照组分别为(10.45±2.86)kPa、(89.11±5.14)%、(3.98±1.35)kPa,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79、3.347、3.855,均P<0.05);复苏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包括血乳酸(LA)、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MB)水平分别为(2.45±0.73)mmol/L、(57.23±6.11)ng/L、(26.12±4.37)U/L,均低于对照组的(3.07±0.91)mmol/L、(60.85±6.13)ng/L、(29.32±4.23)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5、3.272、4.242,均P<0.05);观察组24 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分别为86.15%(55/65)、78.46%(51/65),均高于对照组的70.77%(46/65)、61.54%(40/65)(χ2=4.552、4.432,均P<0.05)。结论床旁肾动脉超声检查指导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的抢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的自主心律、呼吸、意识恢复,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超声检查 血气分析 乳酸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中CD病情复杂、影像表现多样,影像学诊断具有难度。规范化的影像检查技术及报告有助于提高CD的影像诊断水平。本文旨在为我国CD影像学检查技术选择、扫描方案制定、影像征象解读以及影像报告书写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影像学 诊断 CT肠道成像 MR肠道成像 指导意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筛查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在胎儿异常发育中的价值,为优生优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NT增厚的孕妇70例,进行NT厚度测量,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究NT增厚在胎儿异常发育中的作用。结果对70例NT增厚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21例(30.00%):21三体综合征7例(10.00%),18三体综合征6例(8.57%),Turner综合征4例(5.71%),12三体综合征1例(1.43%),克氏综合征1例(1.43%),嵌合体2例(2.86%)。70例NT增厚的胎儿妊娠结局中,最终停止发育的有8例(11.43%),染色体异常21例(30.00%),水囊状淋巴管瘤13例(18.57%),正常分娩胎儿28例(40.00%),出生后未检查出生理缺陷,并发现随着NT的增厚,正常胎儿的出生率下降。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有利于发现胎儿发育中的异常,可指导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及预后,提高优生率。

  • 标签: 产前超声 颈项透明层 发育异常 优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脏造影检查时采取背景音乐安抚和健康指导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9月30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2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介入背景音乐安抚与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焦虑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造影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STAI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造影知识掌握问卷4方面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A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造影检查时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背景音乐安抚与健康指导结合应用于心脏造影检查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造影知识掌握程度,促进造影检查顺利进行。

  • 标签: 心脏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背景音乐安抚 健康指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基于先天性巨结肠肠管切缘神经节细胞结构特点的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分级标准与术后预后之间联系,探索这一标准作为指导先天性巨结肠术中切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治疗的205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其中,男158例(77.1%),女47例(22.9%);短段型155例(75.6%),长段型30例(14.6%),全结肠型20例(9.8%)。根据冰冻切片中切缘神经节细胞的胞质及胞核组织病理学特征,将切缘分为6级,其中发育可、尚可与稍差为满意切缘,发育较差、差及无神经节细胞为不满意切缘。收集所有患儿术后随访数据以评估临床预后,并用儿童失禁与便秘评分系统预测术后肠功能情况。结果20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有33例(16.1%)术中首次冰冻病理提示不满意切缘,需向近端继续切除肠管。最终肠管近端切缘病理结果如下:发育良好6例(2.9%),发育尚可102例(49.8%),发育稍差85例(41.5%),发育较差12例(5.8%),无发育差及未见神经节细胞病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8个月(3.0~54.4个月)。近端切缘的病理等级与术后便秘及污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1和<0.001)。PICSS量表评估结果表明术后肠功能改善与切缘病理等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该神经节细胞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分级标准与术后预后存在关联,此分级标准对先天性巨结肠术中切缘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望进一步减少病变肠段切除不够或正常肠段切除过多的问题。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病理诊断 病理组织学 术中冰冻切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肌酐(creatinine,Cr)比值(BUN/Cr)对小肠出血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时进镜途径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潜在小肠出血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在出血48 h内行BUN和Cr检测的105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BUN/Cr比值是否大于81分成升高组(n=52)和正常组(n=53),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经口进镜和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结果105例潜在小肠出血患者中,79例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5.24%(79/105)。升高组52例,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6.92%(40/52),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为79.49%(31/39),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为47.37%(9/19);正常组53例,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3.58%(39/53),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为63.64%(21/33),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为51.43%(18/35)。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χ2=6.576,P=0.010),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0,P=0.135)。结论对于潜在小肠出血的患者,在活动性出血48 h内,BUN/Cr>81时可首先考虑行经口小肠镜检查

  • 标签: 胃肠出血 小肠出血 血尿素氮/肌酐比值 双气囊小肠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脉冲振荡(IOS)检查技术是一种基于强迫振荡技术的测量呼吸阻力的方法,检查过程中患者仅需自然平静呼吸,操作简便,适用人群广泛,提供呼吸生理参数丰富。为促进IOS检查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和推广,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并参照国外指南建议,对IOS检查规范的制定背景、适应证和禁忌证、仪器校准、检查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可接受测试和重复性等质量控制要求、各检查指标及图形含义、检查结果解读、预计值及正常值参考范围、报告格式模板以及在评估气道通畅性、气道可逆性及反应性、小气道功能及新兴研究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相关诊断和评估阈值给予了建议。

  • 标签:
  • 作者: 何正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1年第12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很多人到医院看病时都会要求做尿液检查,由医务人员向被检者发放一个塑料杯,让其自己去卫生间排尿,并用杯子盛装尿液后交由工作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尿液检查在常规检查中极为常见。尿液检测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尿液检查;注意事项
  • 作者: 谢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射洪629200
  • 简介:尿液检查是检测某些疾病的必须的诊断方法,而肾功能是反映肾脏功能的一些指标,所以它两个不是一回事。尿液检查往往是检测和肾脏有关的某些疾病,或者肾脏本身的一些疾病的检查方法,例如查尿中的蛋白质,查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查尿中的酸碱度、尿中的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这些检测可以反映一定的肾脏功能或者与肾脏相关的其他系统功能。下面带大家了解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到底有什么区别。

  • 标签: 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输尿管修复重建术后效果评估和指导后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多中心尿路修复RECUTTER数据库中69例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9例,应急总医院22例,北京健宫医院18例)的病例资料,男39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4±12.7)岁。左侧输尿管狭窄34例,右侧27例,双侧8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6例,中段狭窄10例,下段狭窄33例。术前肌酐(92.3±26.9)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5.1±23.2)ml/(min·1.73m2)。上尿路修复重建术式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25例(36.2%),肾盂成形术8例(11.6%),输尿管膀胱再植术9例(13.0%),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6例(8.7%),舌黏膜补片输尿管成形术9例(13.0%),阑尾补片输尿管成形术3例(4.3%),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4.3%),球囊扩张术6例(8.7%)。术后3个月拟拔除肾造瘘管前行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即:根据测压和显影结果分为3型,Ⅰ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在基线附近保持稳定,灌注过程中重建输尿管显影良好,肾盂绝对压力≤22 cmH2O(1 cmH2O=0.098kPa);Ⅱ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随灌注而升高,但输尿管蠕动尚且存在,压力可降至正常水平,检查结束时肾盂膀胱压力差≤15 cmH2O,肾盂绝对压力≤22 cmH2O;Ⅲ型为肾盂膀胱压力差随灌注而增加,始终>15 cmH2O,同时输尿管蠕动微弱或消失。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处理策略和治疗效果。手术成功定义为无需进一步治疗、无积水相关症状、肾积水程度减轻或保持稳定。结果本研究69例均顺利完成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8例肾盂膀胱压力差>15 cmH2O,中位压力差37(19~54)cmH2O。10例肾盂压>22cmH2O,中位肾盂压63.5(24~155)cmH2O。上尿路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Ⅰ型60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Ⅰ型拔除肾造瘘管后无需其他处理。Ⅱ型拔除肾造瘘管和双J管后嘱患者避免憋尿。Ⅲ型4例中,2例定期更换双J管,1例长期放置输尿管支架管,1例接受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中位随访时间为24(18~42)个月,Ⅰ型均达到手术成功标准,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88.71±23.09)μmol/L和(88.75±23.64)μmol/L(P=0.984),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88.06±22.66)ml/(min·1.73m2)和(87.97±23.01) ml/(min·1.73m2)(P=0.969);Ⅱ型超声显示3例肾积水程度较术前改善,2例保持稳定,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105.97±7.75)μmol/L和(97.63±7.56)μmol/L(P=0.216),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69.08±14.74)ml/(min·1.73m2)和(75.95±14.02)ml/(min·1.73m2)(P=0.243);Ⅲ型患者接受再次治疗后超声显示肾积水程度保持稳定,手术前后肌酐分别为(105.14±44.34)μmol/L和(101.49±57.02)μmol/L(P=0.684),手术前后eGFR分别为(65.32±19.85)ml/(min·1.73m2)和(73.42±27.88)ml/(min·1.73m2)(P=0.316)。结论改良上尿路影像尿动力检查的灌注测压及显影结果可辅助评价输尿管重建术的手术效果,根据分型对进一步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肾积水 输尿管狭窄 上尿路修复 肾造瘘管 尿动力学
  • 作者: 孟东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8期
  • 机构: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 河南商丘 476400
  • 简介:在临床上病理检查是所有检查项目中,检出疾病最为准确的检查方法,准确率可高达98%,比如在临床上发现患者有肺部占位病变后,但是又不能够进一步确定其病变的性质,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做肺部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将肺部占位病变的组织做成病理切片,对切片进行检查,从而可作出最终的诊断,判断患者的病情属良性还是恶性。除了明确诊断以外,临床上病理检查还可以用来指导治疗、预估预后,还可以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病理检查;流程
  • 作者: 张光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00
  • 简介:普通患者在常规体检或者诊治的过程中,医生发现身体内长有不明肿块时,会建议做一个病理检查,可以判断是普通肿块还是肿瘤,万一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些都需要病理检查来确定,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这片文章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 标签: 病理检查;标本;分类;过程
  • 作者: 黎泽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泸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105
  • 简介:大便是人体代谢的产物,主要是由消化道脱落的细胞、细菌、无机盐、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和水分组成。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能反映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态。健康人粪便的颜色为黄色或黄褐色,且排便时会产生一定的气味。当排便过程中粪便出现异常,如出现血便、脓血便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 标签: 大便检查;常识
  • 作者: 周世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病理科,重庆 402460
  • 简介:什么是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医师准确地诊断疾病,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病变的机制和发展过程。它可以帮助医师准确地识别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病变,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病理形态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它首先要仔细观察标本的病理变化,然后从标本中取出一部分病变组织,将其制成3-5微米的薄片,将其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以便更加深入地研究病变的发展过程。病理检查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用于尸体病理化验和手术病理检查,还可以用于判断和评估患者的疾病,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师的诊疗水平。此外,病理检查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出有效的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病理分析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医学发展创造了宝贵的资源,而且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病理检查
  • 作者: 何崇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江油市中医医院,四川 江油 621700
  • 简介:CT检查现阶段已经成为了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但是,大部分患者对CT检查存在一定的疑虑,认为其辐射量比较大,增加致癌的机率。患者常常疑惑为什么CT检查要空腹喝大量的水,对去除首饰物品不理解,导致临床上的检查结果受到严重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CT检查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提高检查配合度。

  • 标签: CT检查;科普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心肌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焦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心肌桥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A检查和DSA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A和DSA检查对心肌桥诊断的符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比较CTA和DSA检查对前降支中段和前降支远段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记录CTA检查心肌桥埋深度和冠状动脉直径。结果CTA检查对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为93.85%(61/65),误诊率为1.54%(1/65),漏诊率为4.62%(3/65);DSA检查对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为75.38%(49/65),误诊率为7.69%(5/65),漏诊率为16.92%(11/65);CTA对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DSA,CTA检查的漏诊率低于D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A和DSA检查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为93.55%(29/31),对前降支远段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为94.12%(32/34),均高于DSA检查(74.19%,23/31;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诊断结果显示,CTA检出的61例心肌桥冠状动脉直径为(2.63±0.19)mm,心肌桥埋深度为(2.13±0.03)mm。结论与DSA检查比较,冠状动脉CTA检查心肌桥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降低心肌桥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同时,还可以清晰显示壁血管形态、心肌桥范围和深度。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心肌桥
  • 简介:摘要眼底影像诊断技术以光和影作为基础,在眼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多模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按照工作特征和原理的不同,眼底影像诊断技术可大致分为解剖性影像和功能性影像2个部分,此外,随着光和影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眼科影像技术将逐渐朝着广域化、精细化、多模化、定量化和智能化的目标发展。因此,我们深知眼底的光和影远非仅如我们目前所见,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仍待探索。新兴影像技术的临床化和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眼科的应用亦存在潜在的挑战。多模影像技术有助于眼科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动态监测,为眼科疾病治疗的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然而,面对诸多检查手段,眼科医生如何选择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检查方法,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成为眼科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标签: 眼底 多模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68Ga-PSMA PET/CT检查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手术策略的指导及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118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术前行68Ga-PSMA PET/CT检查,为研究组;71例术前未行68Ga-PSMA PET/CT检查,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69(63,76)岁与67(64,74)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20ng/ml: 9.91(6.00,13.67)ng/ml与11.64(8.15,15.44)ng/ml,PSA>20ng/ml:66.53(53.66,195.30)ng/ml与63.18(30.08,148.05)ng/ml]、术前临床分期(T2期/≥T3期:21/26例与34/37例)、穿刺Gleason评分[8(7,9)分与8(7,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PSMA PET/CT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11例,对照组MRI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26例。两组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研究组根据PSMA PET/CT结果、对照组根据MRI结果确定手术方案,首先保证全部切除肿瘤,其次尽可能保留患者尿道长度以保证术后尿控;若有精囊侵犯,则根据需要扩大切除范围;若显示淋巴结转移,则行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阴性者,若术中发现肿大淋巴结,也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及手术切缘情况,分析PSA值与前列腺癌组织SUVmax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75(155,205)min与205(155,235)min,P=0.003],切缘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40%(11/47)与45.07%(32/71),P=0.017]。病理分期≥pT3期患者中,研究组切缘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8/26)与62.16%(23/37),P=0.014]。研究组术前PSMA-PET显示淋巴结阳性11例中,术后病理阳性10例(90.91%);PSMA-PET显示淋巴结阴性者中行淋巴结清扫1例,术后病理阳性。对照组26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阳性16例(61.54%)。研究组47例术前PSA值与前列腺癌组织SUVmax值呈正相关(r=0.579,P<0.01)。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68Ga-PSMA PET/CT检查,可以指导外科医生优化手术方案、精准切除,降低术后切缘阳性率,有效切除转移淋巴结,使患者获益。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高危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手术切缘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