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活动诱发的反射性癫痫的临床和生理特点。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监测中心收治的 5 例思维活动诱发反射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和生理特点进行研究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33岁,病程3~9年,随访时间1~4年。5例患者表现为肌阵挛发作、痉挛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提示脑电图背景均为低幅α节律,2例发作期脑电图均为中央、顶导棘波或棘慢复合波,1例发作期脑电图为各导棘慢、多棘慢复合波,2例脑监测期间无发作。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未见异常,2例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提示右侧大脑半球脑血流量较对侧减低。给予抗发作药物(左乙拉西坦4例,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镁1例)治疗,4例无临床发作,1例仍有发作。结论思维活动诱发的反射性癫痫常见于青年男性,脑电图背景均为低幅α节律,多数患者对左乙拉西坦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 标签: 思考 癫痫,反射性 脑电描记术 电生理学
  • 作者: 吴盼婷 吴云肖 郑莉 张巧丽 许志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45,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鄂尔多斯 017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和原发鼾症患儿的脑活动及其与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因睡眠时打鼾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的6~12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采集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及6 min脑活动测量,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原发鼾症组及不同程度OSAS组。基于脑小波分析通过对脑同步化及复杂度分析得出的脑损伤指数用于反映安静状态下儿童的脑活动的变化。对各组脑损伤指数及脑电波各频段功率所占百分比进行差异性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脑活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9例儿童,其中男110例,女39例。原发鼾症组与各程度OSAS组之间α、θ、β、δ波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鼾症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分别为0(0,3)、14(9,16)、26(24,28)、34(30,44),各组脑损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9.70,P<0.01),从原发鼾症组至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脑损伤指数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α、θ、β、δ波比率在不同程度OS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电复杂度及同步性在不同严重程度的OSAS患儿之间存在差异;随着OAHI增高,脑损伤指数也逐渐升高,脑损伤指数与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独立相关。

  • 标签: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电图
  • 简介:摘要于2018年1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招募≥65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同期在社区招募≥65岁健康女性,各20名。检测结果显示,膝骨关节炎组在行走触地时,膝关节的触地角度更屈曲(P=0.040),在支撑期膝关节的最小角度会增加(P=0.008);髋和踝关节在支撑期的最大屈曲角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撑期,膝骨关节炎组胫骨前肌积分肌低于对照组(P=0.023)。膝骨关节炎会改变老年女性的步态以及肌活动表现,尤对下肢膝关节的影响最大。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老年人 步态 肌电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活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均于治疗4周后评估效果。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周的认知功能;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周的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脑活动。结果两组治疗2、4周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F=449.257、1253.708,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191.573、695.921,P<0.05)。两组治疗2、4周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F=352.897、16.370,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140.688、152.353,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σ、θ较治疗前降低,α1、α2、β1、β2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σ、θ低于对照组,α1、α2、β1、β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更利于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活动,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且可大幅提升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利于良性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恢复期 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双、单桥式运动对相关核心肌群肌活动的影响,探讨发现其规律和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仪采集患者双、单桥式运动时竖脊肌、腹直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RMS)和肌积分值(integrate electromyography,IEMG)。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Q1,Q3)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相关肌群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双桥运动时健、患侧臀大肌RMS[30.0(21.3,45.5)µV与24.0(14.0,35.8)µV]和IEMG[15.5.(10.0,23.0)µV∙s与9.0(5.0,13.0)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7、4.19,P值分别为0.039、<0.001);双桥运动时健、患侧股二头肌RMS[31.0(15.3,70.0)µV与17.0(11.0,28.8)µV]和IEMG[14.5(8.0,26.5)µV∙s与7.0(5.0,10.8)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44、3.64,P值分别为0.001、<0.001);单桥运动时健、患侧臀大肌RMS[38.5(32.3,46.0)µV与35.0(22.3,43.0)µV]和IEMG[16.5(12.0,22.8)µV∙s与12.0(7.0,21.0)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2.45,P值分别为0.025、0.014);单桥运动时健、患侧股二头肌RMS[38.0(15.3,70.0)µV与19.0(12.0,35.5)µV]和IEMG[16.0(10.0,27.0)µV∙s与6.5(5.0,12.5)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8、4.34,P值分别为0.003、<0.001);患侧双、单桥臀大肌的RMS[24.0(14.0,35.8)µV与35.0(22.3,43.0)µV]和IEMG[9.0(5.0,13.0)µV∙s与12.0(7.0,21.0)µ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1.99,P值分别为0.025、0.047)。结论双、单桥式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相关核心肌群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对于臀大肌激活程度单桥更优于双桥。

  • 标签: 脑卒中 桥式运动 表面肌电 核心肌群
  • 简介:摘要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国内已逐渐向海上大规模、大功率方向发展,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安装环境的制约因素,综合阐述了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发展方向。

  • 标签: 风能变流器 海上风力发电
  • 简介:螺杆泵在正常运行中驱动端出现漏油,在经过维修人员的检查维修后没有发现原因,也没有解决漏油的故障,因此决定对该螺杆泵进行解体,分析产生漏油的原因,解决漏油故障,同时进一步了解螺杆泵的内部构造,以便在后期工作中更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

  • 标签: 螺杆泵 机械密封 轴承 漏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当上肺静脉未能被隔离,在冷冻消融并隔离同侧下肺静脉的同时,上肺静脉也出现了隔离效应)的生理和肺静脉-左心房解剖特性,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阜外医院首次行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共504例。选取首次180 s冷冻结束时未达到左上或右上肺静脉隔离的患者89例,其中35例发生了交互效应,纳入交互效应组,余5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交互效应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术中肺静脉电位变化情况、肺静脉冷冻消融时间和次数以及肺静脉-左心房的解剖特征。结果交互效应组中,33例(33/35,94.3%)患者左上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交互效应组中所有患者在上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均出现肺静脉电位延迟,而对照组有39例(39/54,72.2%)电位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发生交互效应的33例,其左上肺冷冻消融时间短于对照组[(281.1±103.1) s对(335.2±85.6) s,P<0.05],冷冻消融次数少于对照组[(1.85±0.86)次对(2.12±0.65)次,P<0.05]。交互效应组左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短于对照组[(6.12±1.19) mm对(7.63±1.39) mm,P<0.05],右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亦短于对照组[(6.25±0.21) mm对(8.44±1.58) mm,P<0.05];左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短于右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6.68±1.45) mm对(8.32±1.61) mm,P<0.05]。结论左侧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右侧肺静脉,肺静脉电位延迟是发生交互效应的前提,上、下肺静脉较短的间距对于发生交互效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肺静脉隔离 交互效应 解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皮胫神经刺激与M受体阻滞剂治疗非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筛选有关经皮胫神经刺激与M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随机对照实验,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后纳入11项临床研究,包括10项随机对照试验,1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共纳入患者605例,其中经皮胫神经刺激组309例,M受体阻滞剂组2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胫神经刺激与M受体阻滞剂治疗非神经源性OAB,在24 h排尿次数(MD=-0.06,95%CI -1.67~1.54)、24h急迫性尿失禁次数(MD=0.04,95%CI-0.46~0.54)、膀胱过度活动问卷简表的症状评分(MD=0.37,95%CI -0.02~0.76)、生活质量评分(SMD=0.32,95%CI -0.06~0.69)改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皮胫神经刺激较M受体阻滞剂有更高的疗效满意率(OR=1.97,95%CI 1.16~3.36,P<0.05)、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24,95%CI 0.12~0.48,P<0.0001)。结论经皮胫神经刺激与M受体阻滞剂在改善非神经源性OAB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相当,但经皮胫神经刺激有更高的疗效满意率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Meta分析 膀胱过度活动症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 M受体阻滞剂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生物反馈(EMG-BF)配合康复健康教育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舟山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MG-BF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康复健康教育。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巴氏指数、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06、4.443、4.967,均P<0.05),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468,χ2=9.459,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2%(5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3%(4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P<0.05)。结论EMG-BF配合康复健康教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卒中 偏瘫 电刺激疗法 康复 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摘要烧伤是一种特殊原因烧伤,其损伤机制复杂,是烧伤救治的难点之一。烧伤不仅严重毁损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同时显著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许多烧伤患者饱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使治疗难度增加,康复时间延长。有的患者虽然躯体损伤得到了良好修复,但因伤后精神障碍而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烧伤的诊疗除了重视患者躯体损伤修复,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

  • 标签: 烧伤,电 精神障碍 应激,心理学 应激障碍,创伤后
  • 简介:摘要视觉系统的临床生理检查包括一系列非侵入性无创检测,为临床提供视觉系统不同位置和细胞类型相关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指南由国际临床视觉生理学会制定,介绍了视觉生理诊断标准流程,包括全视野视网膜图(ERG)、图形ERG、多焦ERG、眼图和脑皮层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概述了视觉生理检查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实例说明常见疾病的视觉生理检查方法及其相应表现。(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92-508)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铁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主要公共交通体系,对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运载效率方面均具有更大优势。我国地铁行业发展迅速,相关技术更新快,使得地铁综合功能更加完善。空调系统作为地铁客车的重要功能系统,在地铁特殊的运行环境下功能性要求非常严格,还需要就现存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争取从专业角度出发,以高新技术作为支持,促使空调系统进一步优化。

  • 标签: 地铁 电客车 空调系统
  • 简介:本文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储热技术,提出了适合开展大规模集中供暖的几种储热技术。并针对这几种技术进行分析,从技术方案、设备、关键技术以及经济性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给相关项目的方案比选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储热技术供暖前言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手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可逆、安全性高、长期疗效显著的优点。DBS手术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清醒镇静、监护下麻醉管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睡眠-清醒-睡眠(asleep-awake-asleep, AAA)麻醉和全身麻醉,目前关于该手术麻醉管理的研究较少。文章就DBS手术的麻醉管理进展进行综述,介绍DBS手术的适应证、实施过程,总结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防治。DBS手术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的选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指导DBS手术的麻醉管理。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 麻醉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标准由国际临床视觉生理学会(ISCEV)制定并修订,旨在提出临床全视野视网膜图(ERG)检测的ISCEV最新意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标准刺激闪光的参数,以适应各种不同光源(包括气体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灯)的刺激器;规定了基于明适应和暗适应下不同刺激闪光强度引发的6种ERG反应(即6种检测方案),同时ISCEV也鼓励使用其他全视野ERG检测扩展方案。(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62-669)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焦视网膜图(mfERG)是反映局部视网膜功能的生理检测技术,其在明适应条件下,将视网膜分为多个区域,同步检测每个区域局部的视网膜生理反应,体现视锥细胞功能。国际临床视觉生理学会于2011年发布新的临床mfERG标准,取代了2007年版指南。新的标准提供了以61或103个六边形刺激单元进行mfERG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报告解读要点。(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99-90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功能刺激仪联合表肌生物反馈对腰肌筋膜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肌筋膜疼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功能刺激仪联合表肌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GQOL-74)、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L)、炎症因子水平、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疲劳程度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GQOL-74参数、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均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ODL、炎症因子水平、肌肉疲劳程度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参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并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P<0.05)。结论多功能刺激仪联合表肌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缓解炎症,值得在腰肌筋膜疼痛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多功能电刺激仪 表肌电生物反馈 腰肌筋膜疼痛 生活质量综合评分 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下尿路症状(LUTS)是以尿频、尿急、尿无力等症状为主的综合征。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储尿期症状,膀胱活动低下(UAB)是排尿期症状,伴或不伴逼尿肌收缩障碍。有时OAB和UAB共存于同一患者中,形成OAB合并UAB综合征,即COUB综合征。如果是这样,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治疗单一的明显相反的综合征。本文就OAB合并症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综述COUB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下尿路症状 膀胱活动低下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常常合并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自发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这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症患者普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上常出现心率变异性降低、QT间期延长、QT离散度增加、T波交替,碎裂QRS波等,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而上述改变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因此抑郁症患者心改变可成为临床预测和监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抑郁症引起特征性心改变及其发生机制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之间的关系做出阐述。

  • 标签: 抑郁症 心电改变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