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清中神经特异醇化(NSE)浓度的变化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20年1月,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确诊的矽肺患者45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肺癌患者120例作为健康组和肺癌组。以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NS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矽肺组血清NSE水平为[(22.88±7.86)ng/ml],高于健康组[(17.96±4.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壹期、贰期、叁期组血清NSE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期别矽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SE对矽肺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18(P<0.01),当血清NSE的诊断阈值为17.49 ng/ml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57%。结论矽肺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矽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矽肺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在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98例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在确诊时、治疗后检测血清NSE水平,对照组在体检时检测NSE,评估NSE水平变化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确诊时血清NSE水平[(98.61±10.42)μg/L]高于对照组[(15.31±1.16)μg/L](t=50.325,P<0.05);研究组确诊时Ⅱ期、Ⅲ期、Ⅳ期患儿血清NSE水平分别为(31.56±12.82)μg/L、(78.65±20.1)μg/L、(127.45±32.48)μg/L,呈增高趋势(F=111.556,P=0.000)。研究组治疗后血清NSE水平[(62.48±7.46)μg/L]低于治疗前[(98.61±10.42)μg/L](t=27.910,P<0.05),且不同分期患儿血清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以血清NSE为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15,约登指数0.534,灵敏度71.43%,特异度90.82%。结论血清NSE检测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且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诊断性能高。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DCE)中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特异醇化(NSE)的变化。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例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作为亚急性1,2-DCE中毒组,同期住院的34例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患者作为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亚急性1,2-DCE中毒组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组患者发病期与好转期的血清NS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亚急性1,2-DCE中毒组患者脑脊液NSE水平并与其血清NSE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E对亚急性1,2-DCE中毒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亚急性1,2-DCE中毒发病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好转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1,2-DCE中毒好转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亚急性1,2-DCE中毒发病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期组(P<0.01)。亚急性1,2-DCE中毒组患者脑脊液NSE与血清NSE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183,P=0.52);ROC曲线显示,血清NSE诊断亚急性1,2-DCE中毒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1和0.726。结论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血清NSE水平无明显变化。

  • 标签: 二氯乙烷类 中毒 中毒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与血中神经特异醇化(NSE)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功能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为1~2级,20例〕和预后不良组(CPC为3~5级,77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可除颤心律患者数、ROSC时间、院外心搏骤停患者数、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体温、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和出院时GCS,以及ICU住院时间、rScO2、血中NSE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神经功能预后两组患者rScO2、NSE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rScO2、NSE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心搏骤停ROSC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ROSC 1、3、6、12、24、48 h rScO2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且ROCS 24 h预后良好组左右两侧rScO2也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左侧:0.65(0.59,0.76)比0.55(0.44,0.67),右侧:0.62(0.61,0.73)比0.50(0.30,0.69),均P<0.05〕,NSE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ng/L:21.42(15.38,29.69)比45.82(24.05,291.26),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rScO2、NSE单独及两者联合检测对心搏骤停ROSC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高于rScO2、NSE单个指标预测的AUC(0.904比0.884、0.792);当二者联合的截断值为0.83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7%和100%。结论监测rScO2和NSE能预测CPR ROSC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特别是两指标联合评估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局部脑氧饱和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心肺复苏 神经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的变化特点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听力恢复与血清NS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单侧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激素、银杏叶注射液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HBO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0 d进行纯音测听以获得听力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SE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SE变化及与听力变化水平的关联。结果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且与听力下降水平相关(P<0.01);极重度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中重度和重度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2.2%)高于对照组(60.0%)(P<0.05);2组患者听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听阈增益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NS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SE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NSE下降值与听阈增益值均呈正相关(观察组r=0.686,P<0.01;对照组r=0.418,P<0.01)。结论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且与听力下降的严重程度有关,而治疗后NSE下降值与听阈增益相关。联用HBO治疗可改善患者听力、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突聋患者血清NSE水平。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循环肿瘤细胞(CTC)和乳酸脱氢(LDH)水平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行肺部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为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90例为肺部良性疾病组。观察三组受检人员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差异,分析血清NSE、CTC和LDH水平诊断SCLC价值,并比较化疗前后SCLC患者血清NSE、CTC和LDH水平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治疗中的价值。结果三组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9.789、188.873、768.704,均P<0.001),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观察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SE、LDH、CTC水平对SCLC患者的诊断预测的AUC为0.995、0.953、0.987,具有较高准确性;以ROC曲线靠左上方约登指数的最大切点作为最佳临界值,该点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4.4%/91.1%、94.4%/88.3%/100.0%,具有较高预测价值。SCLC患者患者化疗后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12.26±3.26)μg/L比(18.36±4.64)μg/L,(3.54±1.08)个/5 mL比(7.34±1.30)个/5 mL,(24.61±9.66)U/L比(50.29±16.2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05、12.864、21.330,均P<0.001),治疗有效SCLC患者血清NSE、CTC和LD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1、7.347、10.731,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NSE、CTC和LDH水平与疗效存在显著负相关(r=-0.562、-0.562、-0.758,均P<0.05)。结论血清NSE、CTC和LDH水平在SCLC患者体内呈现高表达,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SCLC与观察治疗效果的标志物。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生物标记,肿瘤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肿瘤细胞,循环 L-乳酸脱氢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神经特异醇化(NSE)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关系及预后预测。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人民医院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100例,比较不同神经功能分级,预后良好、预后不良血清Neuritin、NSE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者预测预后不良效能。结果A、B、C、D级血清Neuritin水平分别为(119.42±13.14)、(107.30±10.20)、(95.54±11.62)、(79.33±9.96) ng/L,NSE水平分别为(11.54±2.01)、(9.53±1.02)、(8.41±0.96)、(7.25±0.86) μg/L,均依次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euritin、NSE水平均是预后危险因素(P<0.05),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者预测预后不良效能高(Kappa=0.824,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血清Neuritin、NSE水平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两者联合预测该病预后不良效能高。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神经突起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研究脑电图联合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胶质纤维蛋白(GFAP)、S-100β与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关系。研究发现血清NSE、GFAP及S-100β与癫痫病情发生发展有关,特别是对于脑电图呈中、重度异常的癫痫患者,NSE、GFAP及S-100β联合脑电图检查可有助于提高癫痫的病情评估。

  • 标签: 脑电图 血清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联合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水平,对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是否有苍白球高信号改变,将其分为脑损伤组(n=37)及无脑损伤组(n=43);并选择本院产科同期出生的4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3组受试儿进行aEEG监测,并进行改良aEEG评分,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及NSE水平,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3组受试儿一般临床资料、改良aEEG评分、血清TBiL浓度及NSE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t检验,进行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对改良aEEG评分、血清NSE水平及aEEG分度分别与BAEP分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改良aEEG评分、血清NSE水平及二者联合,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本研究遵循本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批准(审批文号:2016KY-064),所有纳入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结果①3组新生儿性别构成,入院时日龄及胎龄,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及胸围,以及其母亲孕次、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损伤组新生儿的改良aEEG评分为(7.7±1.6)分,分别低于无脑损伤组及对照组的(10.4±1.5)分和(10.9±1.3)分;而血清TBiL浓度及NSE水平分别为(349.7±74.0) μmol/L、(47.6±13.2) μg/L,均分别高于无脑损伤组的(295.7±31.4) μmol/L、(32.3±7.7) μg/L及对照组的(185.1±35.9) μmol/L、(28.6±7.3) μ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③本研究受试儿的改良aEEG评分与BAEP分度呈负相关关系(rs=-0.718,P<0.001),血清NSE水平及aEEG分度,均与BAEP分度呈正相关关系(rs=0.685,P<0.001;rs=0.647,P<0.001)。④改良aEEG评分、血清NSE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75(95%CI:0.795~0.954,P<0.001),0.853(95%CI:0.769~0.937,P<0.001)及0.938(95%CI:0.861~0.980,P<0.001);3种方法预测脑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5%、62.2%、83.8%,特异度分别为74.4%、93.0%、90.7%。结论改良aEEG评分联合血清NSE水平,对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较单一采用改良aEEG评分或血清NSE水平更高。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振幅整合脑电图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和炎性因子水平与脑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6例,其中轻中度45例(轻中度组)和重度患者51例(重症组)。另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SE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血清NSE水平,重症组[(50.42±13.25)μg/L]和轻中度组[(36.79±10.28)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6.13±1.78)μg/L](t=25.641、22.688,均P<0.05),重症组高于轻中度组(t=5.576,P<0.05)。血清CRP、PCT、IL-6和TNF-α水平,重症组[(78.95±15.46)mg/L、(3.46±0.75)μg/L、(432.15±78.29)μg/L和(36.57±8.98)μg/L]和轻中度组[(34.65±7.48)mg/L、(1.68±0.51)μg/L、(285.41±36.75)μg/L和(17.54±5.26)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25±0.86)mg/L、(0.08±0.02)μg/L、(73.52±13.89)μg/L和(1.64±0.50)μg/L](t=37.890、34.922、34.870、30.099、32.284、24.315、40.980、23.312,均P<0.05),且重症组高于轻中度组(t=17.493、13.414、11.500、12.451,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脑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4例,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17例。恢复不良组血清NSE[(68.93±14.25)μg/L]高于恢复良好组[(34.61±12.36)μg/L](t=8.457,P<0.05)。恢复不良组血清CRP[(113.24±27.39)mg/L]、PCT[(4.57±0.87)μg/L]、IL-6[(598.90±43.52)μg/L]和TNF-α[(58.78±12.13)μg/L]均高于恢复良好组[(32.19±6.90)mg/L、(2.23±0.65)μg/L、(261.39±26.56)μg/L和(14.53±4.26)μg/L](t=11.956、9.788、29.280、14.537,均P<0.05)。血清NSE、CRP、PCT、IL-6和TNF-α与预后不良呈线性正相关(r=0.849、0.743、0.795、0.683、0.701,均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CRP、PCT、IL-6和TNF-α水平升高,且与预后不良呈线性正相关。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微小RNA-21(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FRA21-1)、神经特异醇化(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相应检查,对血清miRNA-21、主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以及病理类型与标志物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21(2.15±0.9)、CEA(34.1±4.9)ng/mL、NSE(27.1±2.2)ng/mL、CYFRA21-1(12.1±1.2)ng/mL,均高于对照组(t=6.524、27.392、23.339、27.685,均P=0.000);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1.88±1.14)、CEA(30.1±19.9)ng/mL、细胞角蛋白(12.8±5.2)ng/mL,均低于鳞癌患者,NSE[(26.1±3.2)ng/mL]水平高于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1.192、0.423、1.913,P=0.260、0.247、0.677、0.070);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NA-21(2.58±0.96)、CEA(38.1±17.9)ng/mL、CYFRA21-1(16.8±6.2)ng/mL、NSE(26.9±10.2)ng/mL,均高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仅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8、0.574、2.114、1.015,P=0.155、0.573、0.047、0.32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血清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的诊治与预后评估等十分关键,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微小RNA-21 肿瘤标志物CEA 细胞角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早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NIHSS评分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13例,中度30例,重度20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组16例,小面积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组20例。另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NSE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NSE和hs-CRP水平,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梗死面积血清NSE、hs-CRP水平和NIHSS评分变化及血清NSE和hs-CRP变化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NSE[(21.34±3.27)ng/mL]和hs-CRP[(10.48±2.14)mg/L],均高于对照组的(6.23±1.08)ng/mL和(2.83±0.4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61、27.095,均P<0.05);重度组血清NSE[(26.98±3.64)ng/mL]、hs-CRP[(15.36±2.57)mg/L]和NIHSS评分[(38.49±3.25)分],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的血清NSE、hs-CRP和NIHSS评分[(20.98±3.21)ng/mL、(10.25±2.09)mg/L和(22.18±3.48)分]均高于轻度组的(12.64±2.78)ng/mL、(5.47±1.40)mg/L和(7.38±2.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975、9.132、15.873,均P<0.05);大面积组血清NSE[(25.43±3.35)ng/mL]、hs-CRP[(16.54±2.71)mg/L]和NIHSS评分[(37.34±3.75)分],均高于小面积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且小面积组的血清NSE、hs-CRP和NIHSS评分[(21.67±3.12)ng/mL、(10.86±2.21)mg/L和(21.25±3.26)分]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的(13.45±2.97)ng/mL、(4.79±1.35)mg/L和(8.49±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241、9.893、17.482,均P<0.05)。血清NSE和hs-CRP与NIH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829、0.713,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hs-CRP水平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升高越明显,且NSE和hs-CRP与NIH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认为NSE和hs-CRP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情及梗死灶大小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梗塞,大脑中动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反应蛋白质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及血清癌胚抗原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七区呼吸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207例老年患者为肺癌组,男174例,女33例,年龄(57.26±5.57)岁,年龄范围为46~72岁,另选取同期至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体检的207名健康老年人为健康组,男166名,女41名,年龄(59.85±6.06)岁,年龄范围为49~73岁。比较两组血清NSE、CYFRA21-1、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不同肺癌分型患者血清NSE、CYFRA21-1、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肺癌组血清NSE、CYFRA21-1、癌胚抗原的效果评价。结果肺癌组血清NSE[(20.14±5.37)μg/L]、CYFRA21-1[(9.71±7.44)μg/L]、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水平[(12.28±8.51)μg/L]均高于健康组[(5.62±2.59)μg/L、(2.18±0.83)μg/L、(2.36±1.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SE[(33.14±7.25)μg/L]高于肺鳞癌[(26.78±4.39)μg/L]、肺腺癌患者[(19.68±7.51)μg/L],肺鳞癌患者的CYFRA21-1水平[(15.22±8.74)μg/L]高于小细胞肺癌[(5.01±4.13)μg/L]、肺腺癌患者[(9.15±6.91)μg/L],肺腺癌患者的癌胚抗原水平[(23.82±10.94)μg/L]高于小细胞肺癌[(8.21±7.67)μg/L]、肺鳞癌患者[(16.27±9.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患者血清NSE、CYFRA21-1、癌胚抗原3种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CYFRA21-1、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癌诊断及分型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癌胚抗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神经特异醇化(NSE)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LC患者资料,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6例)与单纯化疗组(5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治疗方法、治疗阶段及疗效的关系。结果80例SCLC患者中,局限期患者Pro-GRP水平[127.43 pg/ml(17.61~1 547.30 pg/ml)]低于广泛期患者[547.87 pg/ml(20.20~2 111.0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2.65,P<0.01);局限期患者NSE水平[25.02 μg/L(4.72~64.64 μg/L)]亦低于广泛期患者[88.08 μg/L(5.52~104.6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14,P<0.01)。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患者2、4个周期化疗后Pro-GRP及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步放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下降幅度大,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96.15%(25/26),高于单纯化疗组的70.37%(3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2,P=0.008)。结论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可反映SCLC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步放化疗治疗SCLC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特异醇化(NSE)和S100B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病毒性脑膜炎(病脑)41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23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4例。另选取同期入院行脑脊液等相关检查且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脑脊液IL-6、NSE和S100B蛋白水平。结果感染组脑脊液IL-6、NSE和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6.70(8.54,228.18)ng/L比6.64(4.96,8.21)ng/L、13.62(11.50,19.01)μg/L比9.95(7.54,12.39)μg/L和3.07(0.24,11.57)μg/L比0.16(0.12,0.2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脑患者IL-6、NSE和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病脑患者和化脑患者[173.30(13.74,503.80)ng/L比9.37(4.80,113.55)和89.96(14.02,239.60)ng/L、(30.82 ± 14.09)μg/L比(12.00 ± 2.33)和(17.62 ± 5.63)μg/L、(18.29 ± 16.05)μg/L比(2.12 ± 1.24)和(5.79 ± 4.82)μg/L],化脑患者明显高于病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IL-6、NSE和S100B蛋白在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表达存在差异,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病毒性 结核,脑膜 脑膜炎,细菌性 白细胞介素-6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B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小动脉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血糖、血清神经特异醇化(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晋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小动脉卒中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并以是否并发认知障碍为依据分为观察组(有认知障碍,68例)与对照组(无认知障碍,9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糖、NSE、BDNF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小动脉卒中后认知障碍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8.86±4.08)分]高于对照组[(14.27±2.66)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1.45±3.03)分]低于对照组[(24.28±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4、4.452,均P<0.05)。两组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NSE、BDNF水平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ox-LDL、NSE水平[(44.8±7.6)mmol/L、(26.5±9.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9±4.7)mmol/L、(11.6±6.9)ng/mL],BDNF水平[(5.1±1.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3±2.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4、8.973、2.82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x-LDL、NSE水平以及NIHSS评分为缺血性小动脉卒中后认知障碍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BDNF、MMSE评分为其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缺血性小动脉卒中后认知障碍与NIHSS评分、MMSE评分、ox-LDL、NSE、BDNF存在相关性,ox-LDL、NSE水平以及NIHSS评分为其独立危险因素,BDNF、MMSE评分为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脑缺血 卒中 小动脉 认知障碍 血糖 危险因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再灌注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糖分解(NSE)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和溶栓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2)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52)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10.27±1.32)分、(10.28±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8,P>0.05);溶栓后24 h、7 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下降,观察组评分分别为(8.32±1.37)分、(4.25±1.5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4±1.40)分、(9.50±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6、19.147,均P<0.05)。溶栓前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别为(22.56±5.78)U/mL、(22.58±5.77)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7,P>0.05);溶栓后24 h、7 d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分别为(15.08±9.35)U/mL、(13.25±6.47)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6±10.14)U/mL、(16.98±7.1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8、2.798,均P<0.05)。溶栓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1.26±0.71)μg/L、(1.27±0.7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P>0.05);溶栓后24 h、7 d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下降,观察组分别为(1.13±0.62)μg/L、(0.53±0.48)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64)μg/L、(0.87±0.3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5、4.250,均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再灌注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梗塞,大脑中动脉 再灌注 血清s-100β蛋白 NSE 神经功能缺损 丁苯酞
  • 简介:摘要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治疗和预后上有显著差异。SCLC的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标志物,其中关于嗜铬粒蛋白A(CgA)与突触素(Syn)和神经特异醇化(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SCLC的相关研究较多。CgA、NSE及Pro-GRP水平均与SCLC的分期有关,广泛期患者其水平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且其表达与较低的生存率显著相关。Syn作为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时敏感度高于CgA,且在SCLC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NSE是目前临床上SCLC中使用最多的肿瘤标志物;Pro-GRP在SCLC与NSCLC的区分上具有强于CEA和NSE的诊断优势。尽管这些NET标志物均不是SCLC的特异标志物,但它们联合运用或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与CT联合使用或许能提高对SCLC的鉴别诊断水平,且它们在疾病的分期上有一定的价值,而疾病分期对SCLC治疗策略的制定十分重要,它们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嗜铬粒蛋白A 突触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参数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特异醇化(NSE)检测在脑梗死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入院后均实施TCCD检查,抽取血液样本测定血清IGF-1、NSE水平,并给予对应治疗。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斑块性质及随访3个月不同预后患者TCCD参数与血清IGF-1和NSE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及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IGF-1水平与病情程度(r=- 0.650)、斑块性质(r=- 0.711)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NSE水平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病情程度(r= 0.609、0.613、0.645)、斑块性质(r= 0.589、0.579、0.608)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94例,预后不良16例。预后良好者IGF-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者[(101.05 ± 12.89)μg/L比(66.92 ± 14.14)μg/L],NSE水平及RI、PI低于预后不良者[(9.01 ± 2.64)μg/L比(25.13 ± 3.82)μg/L、1.05 ± 0.19比1.32 ± 0.22、0.69 ± 0.06比0.89 ± 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I、IGF-1和NSE预测脑梗死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小于联合诊断。结论早期采用TCCD参数、血清IGF-1和NSE水平共同检测,可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指导。

  • 标签: 脑梗塞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参数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特异醇化(NSE)检测在脑梗死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入院后均实施TCCD检查,抽取血液样本测定血清IGF-1、NSE水平,并给予对应治疗。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斑块性质及随访3个月不同预后患者TCCD参数与血清IGF-1和NSE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及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IGF-1水平与病情程度(r=- 0.650)、斑块性质(r=- 0.711)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NSE水平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病情程度(r= 0.609、0.613、0.645)、斑块性质(r= 0.589、0.579、0.608)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94例,预后不良16例。预后良好者IGF-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者[(101.05 ± 12.89)μg/L比(66.92 ± 14.14)μg/L],NSE水平及RI、PI低于预后不良者[(9.01 ± 2.64)μg/L比(25.13 ± 3.82)μg/L、1.05 ± 0.19比1.32 ± 0.22、0.69 ± 0.06比0.89 ± 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I、IGF-1和NSE预测脑梗死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小于联合诊断。结论早期采用TCCD参数、血清IGF-1和NSE水平共同检测,可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指导。

  • 标签: 脑梗塞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