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信息化给闭环管理模式对护理给不良事件的影响,并对实施信息化给闭环管理模式后的46例护理给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了解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订对策,以减少护理给错误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信息化给闭环管理后(2018年1—12月)系统上报的46起护理给不良事件,对46起事件从差错的类别、原因、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各类事件与信息化给闭环系统实施前的2017年全年发生的护理给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给闭环管理后,各类给不良事件与2017年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身份识别错误17起(17/46,36.96%),给遗漏8起(8/46,17.39%),剂量和途径错误分别7起(7/46,15.22%)和5起(5/46,10.87%)。发生给差错的环节主要为给环节(26起)和摆环节(14起)。结论给不良事件最常发生在给环节,而身份错误是最常见的错误类型,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理给错误的种类及特点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持续监控并提高给闭环扫码率,加强护士培训,做好给及摆时的查对。

  • 标签: 护士 信息化 闭环管理 给药错误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研他汀和国产仿制他汀在服药依从性、降胆固醇幅度和成本效果的差异。方法从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中提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次处方他汀的≥18岁患者处方记录,筛选出41 496条原研他汀处方记录和60 491条国产仿制他汀处方记录,比较首次处方后1年内的服药依从性,对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比较服药1年后两组药物降低胆固醇的幅度,并采用成本-比值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国产仿制他汀的服药依从性(28.2%)较原研差(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服药依从性较好且1年内未更换或调整药物剂量的患者中,调整个体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社区内相关性的影响后,199名一直服用国产仿制阿托伐他汀(20 mg/d)的患者1年后降低TC[降低幅度:(0.86±0.07)mmol/L vs.(0.40±0.10)mmol/L,P<0.001]和LDL-C[降低幅度:(0.67±0.07)mmol/L vs.(0.42±0.08)mmol/L,P=0.003]的幅度大于服用相同成分和剂量原研的患者(232名),且降低相同幅度的胆固醇可以节省50%以上的医药费。结论尽管国产仿制他汀依从性较差,但有可能在降胆固醇效果上替代原研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但本研究证据级别有限且缺乏不良反应数据,有必要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推动国产仿制药的发展。

  • 标签: 他汀药 原研药 仿制药 依从性 成本效果
  • 简介:摘要股骨头坏死(ONFH)的治疗目前仍是充满挑战性的科学难题。早期ONFH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防止股骨头塌陷。以髓减压为基础的保髋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早期ONFH较为有效的治疗策略。过去几十年,大多数的研究提示该治疗策略的临床疗效令人鼓舞,但是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基于髓减压的保髋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单孔髓减压术(CD)、多孔髓减压术(MD)、髓减压+非血管化的骨移植(CD+NVBG)、髓减压+血管化的骨移植(CD+VBG)、髓减压+多孔钽棒(CD+TI)、髓减压+人工骨(CD+SBS)、髓减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BMSC)和髓减压+富血小板血浆(CD+PRP)方面分析当前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基于髓减压的保髋治疗策略进行展望,希望能为ONFH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减压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保髋治疗
  • 简介:摘要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介导性炎症,多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经西医诊治后患者恢复期多遗留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辨证论治,前期主清利湿热、舒经活络,后期以补益肝肾、通利经脉为要,针结合,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方面颇有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提供新出路。

  • 标签: 针刺疗法 中草药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通过将栓塞剂和化疗药物混合靶向递送至肿瘤区域,实现局部缺血坏死的同时减少药物全身副作用。其中,栓塞材料在TACE抗肝癌的功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栓塞材料通过不同的载机制与化疗药物结合,并应用于肝癌治疗。本文就目前研发的载栓塞材料在肝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栓塞材料 载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例临床失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行髓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38例(50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9岁。经5年随访,失随访3例5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别对其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和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并行Harris评分。术后使用Harris评分对其行临床效果评价,并行影像学检测。数据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截止到末次随访,随访病例中19髋行关节置换,Harris评分低于70分但未行关节置换3例。其中ARCO Ⅱ期(4/18,其中ⅡB和ⅡC各2髋),ARCO ⅢA(15/24)、ARCO ⅢB(3/3)期临床失败率分别为22.2%、62.5%、100.0%,检验值为10.03,似然比值11.54,线性相关卡方值9.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7、0.03、0.02)。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型(2/3)、L3型(19/25)、(C+L1)(1/17)型患者临床失败率分别为66.7%、76.0%、5.9%,检验值为20.32,似然比值23.38,线性相关卡方值1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分期和分型是术后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2.21分。结论本次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髓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应用于股骨头坏死病例的治疗中,对ARCOⅢ期,中日友好医院L2、L3型(坏死累及外侧柱)患者术后临床失败率较高,适合ARCO Ⅱ期,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1型和C型患者。

  • 标签: 骨坏死 减压 治疗失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并发症应用价值的初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治疗15例因腹股沟疝术后不明原因且无法缓解疼痛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对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周围软组织区域进行注治疗,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分别评估术前、术后24 h、48 h、2周、4周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周围软组织区域注治疗后,患者短期疼痛明显缓解,24 h尤为显著,术前、术后24 h、48 h、2周、4周的VAS评分比较分别为(3.5±0.8)、(0.7±0.8)、(1.5±1.0)、(2.5±0.8)、(2.7±0.8)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术后2周与4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短期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实时引导、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故可作为临床缓解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 超声检查 疝,腹股沟 疼痛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足部麻木多为痹证日久,致足部经络不畅、气血失和、血不养筋而发。邵铭熙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三部六经"的治疗原则,是将辨部位与辨经络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学术思想。临床多采用搓针配合中药足浴,既使用强刺激手法,使针感畅达经脉,驱邪达外,恢复正常的经脉运行,亦配合中药足浴以舒筋通络、除痹止麻,针并举,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麻木 足部 搓针法 针刺疗法(中医) 中药足浴 邵铭熙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结肠癌多耐药细胞系为化疗效果早期预测和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浓度梯度法建立CRC多耐药细胞系;其次采用CCK-8及Western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及耐药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建立CRC多耐药细胞系,高浓度耐药细胞较低浓度耐药细胞具有更高耐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敏感细胞而言,2种耐药细胞株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活力较敏感细胞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实验检测较敏感细胞而言,耐药细胞P-gp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递增法成功构建CRC多耐药细胞系,为CRC耐药机制研究建立了平台,高浓度耐药细胞更有利于多耐药的研究。

  • 标签: 结肠癌 多药耐药 构建
  • 简介:摘要结核病曾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卫生状况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和耐多菌株的产生,肺结核的发病率又有所提升。本文针对耐多结核病人的病原学快速诊断及其耐药基因的类型、耐药机理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新技术作了简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多药基因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编制静脉给环节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估量表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并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在信效度较好的基础上进行实测,了解护士在静脉给环节存在的风险,分析影响护士护理风险评估的因素。方法应用编制静脉给环节护理风险因素评估调查问卷,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5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在信效度良好的基础上,对编制量表进行初步应用,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8所医院450名护士进行正式调查,分析影响护士在静脉给环节中护理风险因素。结果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49个条目,总体的Cronbach α系数0.955,分半信度为0.804;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提取5个公因子后,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86%。结论影响护士的因素有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科室。

  • 标签: 静脉给药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致病原。2019-nCoV在遗传学上与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比较接近,与SARS-CoⅤ、MERS-CoV同为β属冠状病毒。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药物对2019-nCoV均无效,不建议临床应用。目前研究证实可能有效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干扰素-β、恢复期血浆、单克隆抗体。但这些药物在2019-nCoV肺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实验证实。

  • 标签: 2019新冠状病毒 抗病毒治疗 感染
  • 简介:摘要植物对结肠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 标签: 植物药 结肠肿瘤 药理作用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肿瘤的多耐药(MDR)是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在人体广泛存在,并且ABC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MDR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对MDR肿瘤进行早期监测,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笔者就分子影像技术在监测MDR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抗药性,多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ATP结合盒转运体 分子影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耐多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核心信息和耐多肺结核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耐多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住院和门诊的耐多肺结核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面对面对其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和耐多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2份,回收112份,问卷回收率100%。全部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耐多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核心信息和耐多肺结核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8.39%(439/560)、61.96%(347/560);在结核核心信息方面:第3条核心信息即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就诊的知晓率最高为89.30%(100/112);其次为第1条信息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最低的是第5条只有坚持正规治疗,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为60.70%(68/112)。不同人群结核核心信息知晓情况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知晓率升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三组知晓率分别为74.44%、75.48%、86.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8,P=0.017)。在耐多肺结核知识方面:第2条核心信息即国家推荐耐多肺结核的治疗方案总疗程为两年的知晓率最高68.80%(77/112),其次为第5条信息耐多结核病配合营养饮食有非常大作用,最低的是第1条和第3条信息都是58.00%(65/112)。在不同人群耐多肺结核知识总知晓率中,<35岁组患者知晓率最高为79.07%,35~55岁组、>55岁组知晓率分别为50.40%、5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1,P=0.001);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三组知晓率分别为45.56%、57.74%、79.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05,P=0.001)。结论耐多肺结核患者对普通肺结核的知晓率较高,但对耐多的知识认识较低,应针不同人群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率,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结核,耐多药 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耐多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谱,为耐多结核病(MDR-TB)的临床药物选择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既往收集的MDR-TB 167株,采用lysX基因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采用微孔板药敏法及BACTECTM MGIT 960TM液体培养法对其进行13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MDR-TB菌株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及药物交叉耐药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结果167株MDR-TB菌株对除异烟肼、利福平外11种抗结核药物总耐药率为95.81%,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比例为31.14%(52/167),广泛耐药结核病比例为6.59%(11/167)。北京基因型中链霉素耐药率高于非北京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82,P<0.05),非北京基因型中pre-XDR比例高于北京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2,P<0.05);氧氟沙星耐药率和吡嗪酰胺耐药率在现代北京基因型与古典北京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和χ2=3.912,P<0.05)。利福平与利福布汀存在交叉耐药,交叉耐药率为86.23%,且不同程度利福平耐药组间利福布汀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12,P<0.05)。氧氟沙星耐药与莫西沙星耐药有相关性、阿米卡星耐药与卡那霉素耐药有相关性,r分别为0.87和0.91。结论MDR-TB菌株对11种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且同类型药物之间交叉耐药较为严重;北京基因型菌株是MDR-TB的主要流行菌株,与链霉素耐药高度相关。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药物敏感性试验 交叉耐药 基因型
  • 简介:摘要国内事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对该领域人才需求突出;中医药行业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储备尤为重要。从事管理学科背景出发,结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提出中医药院校在事管理专业教育中,应让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以哲学思维为引领,培养以人为本及融合中庸之道的管理能力,掌握中医药理论+通识管理的特色专业课程知识,具备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等综合素质。

  • 标签: 中医药 药事管理 人才培养 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