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与医疗保健带来了困扰,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资金。噬菌体作为一类能够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可依赖宿主菌大量复制,种类丰富,且研发成本低,在抗感染治疗方面的价值十分可观,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新一代生物抗菌剂。现通过对噬菌体杀菌机制、噬菌体抗感染方面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噬菌体抗感染治疗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噬菌体 感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噬菌体可以直接裂解细菌对抗脓毒症,同时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效应影响患者自身对病原菌的反应,起到协同对抗感染的作用。在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升高的情况下,噬菌体受到了中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噬菌体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我们相信将噬菌体应用于脓毒症的治疗指日可待。

  • 标签: 脓毒症 噬菌体 治疗
  • 简介:摘要噬菌体是一类可以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噬菌体被应用于临床抗细菌感染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因抗菌药物的发现及广泛使用使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仅少部分国家与学者仍坚持临床应用至今。在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临床应对策略匮乏的今天,噬菌体治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噬菌体作为抗细菌感染治疗的优势为特异性强,仅针对目标宿主菌,对周围其他菌株无影响,当目标宿主菌被杀死后衰减并被清除。自然界中噬菌体资源丰富,而且它们与细菌共同进化,几乎在任何时候均可根据临床的需求分离到针对致病细菌的噬菌体。另外,由于抗菌机制不同于现有的抗菌药物,噬菌体治疗对于所谓的"超级细菌"同样有效,且可破坏生物被膜,降低"超级细菌"的耐药性,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噬菌体治疗也有其局限性,如噬菌体的分离、纯化与保存有一定难度。本文主要讨论噬菌体临床治疗的历史与现状,并预测噬菌体的发展潜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十年来噬菌体研究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方法基于过去二十年发表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分析并进行可视化。结果噬菌体研究的热点从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研究逐渐向以噬菌体展示技术、噬菌体治疗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关联蛋白系统工具研究为代表的应用研究过渡。目前噬菌体研究的发展主要由发达国家引领,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目前流行的耐药细菌。结论以应用为导向进一步加深机制研究以及拓宽噬菌体的研究领域,应成为未来噬菌体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噬菌体 文献分析 可视化 噬菌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标准化的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噬斑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单层琼脂平板法与双层琼脂平板法,分析宿主菌接种浓度、吸附时间及培养时间等参数,标准化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测定方法,并分析其精密性。结果虽然两种方法测定的噬菌体效价结果无差别,但双层琼脂平板法的噬斑背景更清晰,易于结果观察。经优化后确定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测定条件:宿主菌的最适接种浓度为1.0×109 ml-1,宿主菌与噬菌体混合后不需吸附,培养3~5 d后进行噬斑计数。建立的标准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性。结论建立了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噬斑测定方法,为布鲁菌Tb噬菌体及布鲁菌活疫苗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布鲁菌 噬菌体 效价 常规裂解稀释度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烧伤感染创面病原菌,它能够编码多种毒力因子,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可导致预后差、病死率高。为了研究对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新方法,研究者们观察了其噬菌体与宿主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噬菌体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甚至主导宿主细菌的结构、运动、代谢,促进宿主进化,也是影响宿主环境适应性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该文分别从单细胞水平和群体水平对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未来研发抗菌制剂以及指导烧伤感染治疗提供基础。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噬菌体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烧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松鼠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 - 2018年,在云南鼠疫疫源地和非疫源地的5个调查点进行鼠疫宿主动物调查。对调查中捕获的松鼠,取其脾、肝、肠道标本,低温保存备用。取肠道标本磷酸盐缓冲液(PBS)增菌液,经0.22 μm滤膜滤过后加入到含有100 μl鼠疫疫苗株(EV76)菌悬液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 ℃、220 r/min恒温气浴振荡培养18~24 h,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的生长情况,电镜下观察鼠疫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同时取脾、肝、肠道标本进行鼠疫菌特异标志基因caf1检测。结果共捕获到10只松鼠,其中赤腹松鼠8只,珀氏长吻松鼠2只。共分离出4株鼠疫噬菌体,其中在赤腹松鼠分离出2株,在珀氏长吻松鼠分离出2株;家鼠鼠疫疫源地弥勒县和新平县各分离出1株,野鼠鼠疫疫源地剑川县和洱源县未分离出,非鼠疫疫源地永善县分离出2株。肉眼下观察,家鼠鼠疫疫源地分离出的2株噬菌体产生的噬斑为透明状,生长状态良好;非鼠疫疫源地分离出的2株噬菌体产生的噬斑为半透明状,生长状态欠佳。电镜下观察,噬菌体为较典型的肌尾噬菌体,噬菌体头部直径约40 nm,肌尾约120 nm,肌尾末梢可见尾丝簇。10份松鼠脾、肝、肠道标本caf1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云南松鼠中携带鼠疫噬菌体的比例较高,虽然鼠疫菌特异标志基因caf1检测均为阴性,但由于鼠疫噬菌体的存在,松鼠有可能成为鼠疫菌传播的一种载体。

  • 标签: 赤腹松鼠 珀氏长吻松鼠 鼠疫噬菌体 肌尾噬菌体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协同和相加作用,初步建立体外联合药效数据库。方法选取磷霉素(PHOS)、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复方新诺明(SMZ)、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和亚胺培南(IMP)7种抗生素,两两组合为21种药物组。经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确认,172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分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20株,A组)、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50株,B组)、产ESBLs的肠杆菌(62株,C组)和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40株,D组)4个耐药菌组。棋盘稀释法测定21种药物组对4个耐药菌组的体外联合药效,统计学分析采用Whonet5.6。结果172株待测菌株均对7种抗生素单药耐药。联合药效检测结果显示:4组均未出现拮抗作用;对A组耐药菌呈现协同作用的药物组有10组,部分协同作用的有14组,无相加作用,PHOS+LEV药物组协同百分率最高(30%,6/20);对B组耐药菌呈现协同作用的药物组有12组,部分协同作用的有10组,相加作用的有3组,LEV+SMZ药物组协同作用百分率最高(56%,28/50);对C组耐药菌呈现协同作用的药物组有14组,部分协同作用的有17组,相加作用的有16组,IMP+LEV药物组协同作用百分率最高(30.6%,19/62);对D组耐药菌呈现协同作用的药物组有12组,部分协同作用的有14组,相加作用的有13组,IMP+LEV药物组协同作用百分率最高(20%,8/40)。结论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磺胺类和磷霉素等药物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治疗前行体外联合药效监测,可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多重耐药 抗生素 革兰阴性杆菌 联合药效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株从长爪沙鼠盲肠分离的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噬菌体来源于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一只自毙长爪沙鼠,自盲肠分离。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分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对温度和酸碱度的稳定性,对氯仿、乙醇、异丙醇和紫外线的敏感性,宿主谱,以及对鼠疫菌野毒株的裂解性。结果噬菌体单噬菌斑直径约为10.00 mm,电镜观察噬菌体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由一直径约为51.72 nm的头部和长为10.00 nm的尾部组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为20~100 min,爆发量为200 PFU/cell。噬菌体对50 ℃以下耐受良好,在pH 5~12的条件下能保持较高活性。噬菌体对氯仿、10%乙醇和异丙醇耐受良好,紫外线照射2 min即可杀灭大部分噬菌体。噬菌体宿主谱窄,专一性强,亦能裂解鼠疫菌野毒株。结论该株鼠疫噬菌体分类归短尾噬菌体,有辅助诊断鼠疫菌的应用潜力,丰富了野生鼠疫噬菌体数据库,为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奈诺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4—2017年上海市肺科医院分离的脓肿分枝杆菌临床菌株194株,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奈诺沙星和目前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还对奈诺沙星与抗脓肿分枝杆菌常用药物(克拉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体外进行了评估。结果奈诺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范围在0.25~64.0 mg/L,MIC50 和MIC90分别为4和16 mg/L。奈诺沙星对大部分(68.0%,132/194)脓肿分枝杆菌的MIC≤4 mg/L,显著高于莫西沙星(51.0%,99/194;χ²=11.651,P<0.01)、环丙沙星(46.4%,90/194;χ²=18.572,P<0.01)和左氧氟沙星(25.8%,50/194;χ²=69.586,P<0.01)的MIC≤4 mg/L的菌株所占比例。除亚胺培南外,没有观察到奈诺沙星与抗脓肿分枝杆菌常用药物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结论奈诺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在体外存在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优于目前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可能作为联合治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选择之一。

  • 标签: 奈诺沙星 脓肿分枝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摘要随着耐药菌的大量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噬菌体疗法被认为是能够应对这种困境非常有希望的方法,已在很多学科得到探索和应用,在清除皮肤黏膜感染方面的疗效也得到证实,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应用多种噬菌体混合的鸡尾酒疗法、噬菌体内溶酶以及噬菌体蛋白治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噬菌体疗法的背景、特征、发展特点及其在皮肤和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和前景。

  • 标签: 感染 细菌噬菌体 抗药性,微生物 皮肤 泌尿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噬菌体作为感染细菌的病毒,是口腔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的发展,噬菌体、口腔微生态、牙周病三者间的具体关系正在被逐渐揭示。噬菌体疗法也因此成为对抗超级细菌的新方法,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综述了口腔噬菌体与牙周病相关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噬菌体在维持牙周正常环境中的作用、噬菌体失衡与牙周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噬菌体在牙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为噬菌体对牙周病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噬菌体疗法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牙周炎 噬菌体 口腔微生态 微生物间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噬菌体治疗泌尿道复杂性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9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例应用噬菌体治疗泌尿道复杂性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65岁,因反复尿频、尿急6个月余于2019年8月6日入院。外院尿细菌培养结果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反复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治疗后尿频、尿急可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反复出现。2019年7月22日本中心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拟行噬菌体灌注治疗。2019年8月9日起予117、135、178、GD168号噬菌体混合液200 ml膀胱灌注,每日1次,连续灌注5 d。同时联合应用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加强抗感染治疗。结果噬菌体灌注治疗后连续两次尿细菌培养阴性。但灌注结束后2周,患者再次出现尿频等不适,尿细菌培养结果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2019年9月7日应用130、131、909号噬菌体混合液200 ml膀胱灌注,每日1次,连续应用5 d。并在治疗第3天行输尿管逆行插管双侧肾盂灌注上述3株噬菌体混合液。2次治疗过程均顺利,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第2次治疗结束后随访6.5个月,患者未再出现尿频等排尿不适症状,且每月复查1次中段尿细菌培养,均未见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噬菌体泌尿道灌注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泌尿道感染疗效确切可靠,未见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可作为复杂性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 噬菌体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菌株资源化工程属微生物领域的基础建设,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率先建立了经典的微生物资源化方法,不断完善的保藏体系、物种注释技术以及全球共享机制,实现了生物资源的扩充和储备。丰富的模式菌株、标准菌株及生产菌株保持了科学研究、生物经济(如抗菌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研发及标准制定等)及国家安全上的优势。但我国对其战略性认识不足,从顶层设计到资金投入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称。本文借鉴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和世界生物数据中心(隶属WFCC)的做法,以临床新种/株收集为目的,对分离株鉴定、保存及上传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 标签: 临床分离株 保藏 资源化措施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在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情报工作自古有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情报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转变,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该工工作已经不再是政府的专属工作,而是逐渐的融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拓宽了情报收集的途径,从而提高了收集工作的效率。在此文章就详细的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和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来促进互联网技术的融入。

  • 标签: 互联网技术 发展情况 情报学 收集技术
  • 简介:摘要临床上破损的安瓿瓶、注射针头、输液针、手术刀片及各类医用锐器造成的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规范使用存放上述锐器物的锐器盒可有效预防锐器伤的发生。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锐器盒规格、样式单一,有些在使用中还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为此,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外科的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便于收集锐器、防止意外刺伤的新型漏斗式锐器收集盒,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该产品为一种硬质容器,主要由盒体、漏斗投入口和收集盒三部分组成。盒体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容纳锐器,上方设有漏斗形锐器投入口;漏斗投入口周围设有翻边,可防止锐器掉落,以减少医务人员对掉落锐器再次处理,避免刺伤可能;此外,锐器盒容积3/4处设置有透明观察口,可便于及时处理锐器。与传统的锐器盒相比,应用新型漏斗式锐器收集盒可稳妥收集医疗工作过程中各类医疗锐器,降低医务人员的刺伤概率及职业暴露风险。

  • 标签: 锐器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的镰刀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研究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联合抗真菌药物使用的抗菌效果。方法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M27-Ed4及M38-A3方法测定氟康唑、伏立康唑、那他霉素和两性霉素B对24株临床分离致病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法测定他克莫司分别联合4种抗真菌药物对镰刀菌的抗真菌作用。结果氟康唑、伏立康唑、那他霉素和两性霉素B对镰刀菌(24株)MIC范围分别是64~256 μg/ml、1~8 μg/ml、2~8 μg/ml和1~8 μg/ml。氟康唑与他莫克司对12.5%菌株(3/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伏立康唑与他莫克司对4.2%菌株(1/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那他霉素与他莫克司对16.7%菌株(4/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两性霉素B与他莫克司对29.2%菌株(7/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结论镰刀菌在体外对那他霉素敏感,对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部分敏感,与他克莫司联合应用时,均对少部分镰刀菌有联合效应,无拮抗效应。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真菌性角膜溃疡 微生物敏感试验 镰刀菌
  •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的平台科室,医疗废物的规范分类、正确收集成为一大管理难题。为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北京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结合现有国内外最新指南及循证依据,共同编写本共识,以期为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指导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医疗废物 分类 收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粪便收集装置预防大便致失禁性皮炎(IAD)的护理效果。方法即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予患者应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结果40例大便失禁患者应用自制粪袋收集装置后,均未发生大便失禁致IAD。结论使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有效减少患者局部皮肤在粪便中的暴露机会,提高护士大便量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大便致IAD的发生率。

  • 标签: 大便失禁 失禁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