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FD)和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纳入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精神科门诊候诊患者,完成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 PHQ-15),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 Anxiey Disorder Scale,GAD-7),躯体症状障碍诊断B标准量表(Somatic Symptom Disorder-B Criteria Scale, SSD-12),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 2.0,WHO DAS 2.0)等自评问卷,并经结构化访谈得出SSD和SFD诊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并比较SSD和SF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结果699例受访者中,236例(33.8%)和431例(61.7%)分别被诊断为SSD和SFD,二者诊断一致性较低(Cohen κ=0.291 P<0.01)。SSD患者在PHQ-15[(12.01±5.54)分比(10.38±5.53)分,t=3.624]、PHQ-9[(11.84±6.76)分比(9.40±6.57)分,t=4.546]、GAD-7[(9.70±6.08)分比(7.34±5.92)分,t=4.871]、SSD-12[(23.60±11.43)分比(16.52±12.64)分,t=7.154]和WHO DAS 2.0[(22.65±8.52)分比(19.96±7.77)分,t=4.128]量表得分显著高于SFD患者,均P<0.01。结论SSD和SFD诊断一致性较低;相对于SFD患者,SSD患者在躯体症状负荷、焦虑抑郁情绪、与症状相关情绪、思维和行为问题、社会功能损害更严重。

  • 标签: 躯体形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 人口特征 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各科疾病都可能并发睡眠问题。睡眠障碍会增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等疾病发病风险,致使疾病发展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率增加。而躯体疾病亦可诱发睡眠异常,二者相互加重恶化。因此针对躯体疾病伴发的睡眠障碍,除以治疗原发病外,及早对睡眠障碍进行识别诊断与治疗可以改善躯体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 标签: 睡眠障碍 躯体疾病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各科疾病都可能并发睡眠问题。睡眠障碍会增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等疾病发病风险,致使疾病发展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率增加。而躯体疾病亦可诱发睡眠异常,二者相互加重恶化。因此针对躯体疾病伴发的睡眠障碍,除以治疗原发病外,及早对睡眠障碍进行识别诊断与治疗可以改善躯体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 标签: 睡眠障碍 躯体疾病
  • 简介:摘要儿童期躯体化症状障碍较常见,且与成人后高风险的精神障碍及更多不明原因的住院治疗有关,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现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躯体症状障碍概念变迁、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尽早识别与治疗儿童期躯体化症状障碍。

  • 标签: 儿童期 功能性躯体综合征 躯体化症状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 简介:摘要双相障碍患者较普通人群更多出现躯体共病,可能影响其病情严重性、治愈率、生活质量和死亡风险。本文从双相障碍与躯体疾病的关系、共病临床特征和共病治疗策略3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共病现象
  • 简介:摘要简介在综合医院,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SSD)的识别率较低。为提升SSD识别率这一迫切的临床需求,兼有躯体化症状和心理特征的自评量表将改进SSD的筛查流程。因此,我们开发了中国版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SSS-CN是否可作为一个及时、实用的自评量表用于识别SSD并评估该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方法和分析拟在单中心综合医院招募至少852名患者,这些患者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仍有躯体不适症状。金标准: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生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是否患病以及严重程度。本研究将比较SSS-CN与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其他相关量表对SSD的诊断效力。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SS-CN对躯体症状障碍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曲面下体积判断SSS-CN对躯体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划分的准确性。除了诊断效应研究,进一步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SSS-CN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的有效性。伦理学和研究公布方式本研究获得了中国上海市仁济医院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批准,批号为2015016。本研究的结果将通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刊登,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试验注册号NCT03513185。

  • 标签:
  • 简介:摘要单绒毛膜双胎中,10%~15%会发生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sFGR)。sFGR可通过脐动脉多普勒波形分为3种类型。sFGR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高,出生胎龄小,可有脑损伤、心肌肥厚、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肠穿孔、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多系统不良预后,且不同分型的sFGR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同。目前针对该人群的研究较少。sFGR仍需全面、长期随访。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双胎疾病 双胎,单卵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受限(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出生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以出院时体重Z评分≤-2作为EUGR诊断标准,同期住院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Z评分>-2为对照组(非EUGR组),比较两组母孕期及新生儿特点、诊治经过及住院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外生长受限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住院超低出生体重儿154例,EUGR组110例,男62例,女48例,平均胎龄(28.9±1.7)周,平均出院体重Z评分(-2.64±0.73)。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胎龄(27.8±1.3)周,平均出院体重Z评分(-1.53±0.34)。EUGR组胎儿脐血流异常发生率(27.3%)及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14.5%)明显高于对照组(9.1%和0),P值分别为0.017和0.006;出生体重[904(816,960)g]明显低于对照组[947(912,971)g],P=0.008 ;晚发败血症(58.2%)及胆汁淤积症(40.9%)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6%和18.2%),P值分别为0.033和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积禁食时间长(OR=3.174,P=0.034)和胆汁淤积症(OR=8.062,P=0.043)是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儿脐血流异常和宫内生长受限增加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EUGR风险;累积禁食时间长和胆汁淤积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宫外生长受限 危险因素 超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生长受限(FGR)儿童发生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但目前尚无关于其叙事能力方面的研究。该文对比出生于24~40周的FGR儿童与适于胎龄儿(AGA)在8~10岁时的叙事能力。方法在1998~2001年,前瞻性收集了芬兰一家三级医院的36例FGR儿童作为病例组,31例AGA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测试评估叙事能力,并分析叙事、沟通、阅读和拼写技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GA组相比,FGR儿童在叙述的信息量和词汇量明显减少。与早产AGA组相比,早产FGR儿童在叙述方面表现更差。叙述能力差与沟通、阅读和拼写能力差有关。结论与AGA同龄儿相比,FGR儿童在8~10岁时的叙事能力较差,且叙事能力与其他语言技能相关。这说明早期发现和预防措施对优化FGR儿童的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神经发育异常的评估与治疗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总结FGR胎儿脑损伤的影像学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和相位对比成像)、生物标记物(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的预测价值及FGR治疗(抗氧化治疗、催产素受体激动剂和褪黑素)的最新进展,旨在为FGR的宫内监测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障碍 生物标记 预测 儿童
  • 简介:摘要某水电站在廊道灌浆施工过程中发现抬动孔内不明气体持续溢出,由于灌浆廊道空间狭小,廊道内通风条件不良,帷幕灌浆钻孔施工过程中若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溢出,若未采取安全措施或处置不当,易产生大规模的人员中毒、窒息,甚至发生爆炸和人身伤亡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某水电站在廊道灌浆管理过程中提出的紧急措施、科技手段检测气体、风险分析等各项措施,为类似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廊道 不明气体 溢出 受限空间 中毒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110例FGR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HBO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胎儿的生长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胎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出生状况等,并分析治疗前后孕妇的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P=0.017);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高值/舒张期血流高值(S/D)、阻力参数(RI)、动力参数(PI)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S/D、RI、PI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新生儿并发症和妊娠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FGR,显著改善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高压氧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生长受限 血流参数 母婴结局 凝血
  • 简介:摘要重度张口受限条件下拔除埋伏阻生智齿常较困难。本文报道1例重度张口受限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上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的病例,探索针对重度张口受限患者埋伏阻生智齿的拔除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人是罹患功能受损的高危人群,功能受损与肌少症、跌倒、衰弱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尽管国内外相继出台了关于健康老年人及功能受损相关疾病的运动建议及防控指南/专家共识,但尚无针对老年人躯体功能受损防控干预指导意见,我国对于老年人功能受损防控干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诊疗欠规范、干预方式较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本共识专家组在参照国内外老年人功能受损相关指南共识基础上,制定该共识,旨在为我国从事老年医学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躯体功能受损 干预性研究 专家共识
  • 作者: 董凡 胡慧秀 孙超 赵雅洁 于淑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1期
  • 机构:北京医院保健医疗部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护理部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心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老年人自我报告听力障碍与躯体功能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5月选择我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地区共8个省/直辖市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进行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躯体功能受损与自我报告听力障碍两者间的关系。本研究共收集问卷5 996份,其中有效问卷5 82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1%。结果5 822名老年人中,869名(14.9%,869/5 822)老年人自我报告听力障碍。5 822名老年人SPPB总分为(5.89±4.26)分,其中,2 899名(49.8%)老年人为低躯体功能,1 454名(25.0%)老年人为中等躯体功能,1 469名(25.2%)老年人为高躯体功能。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报告听力障碍老年人发生低躯体功能(OR=2.214,P<0.05)和中等躯体功能(OR=1.432,P<0.05)的风险较高;除此之外,认知功能障碍、女性、高龄、BMI过低、家庭月收入较低、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也是低躯体功能和中等躯体功能的共同风险因素(P<0.05);而教育程度较低、未在婚状态、居住在农村以及不规律运动是低躯体功能的特异性风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中老年人躯体功能较差,且自我报告听力障碍老年人发生低躯体功能的风险较高。应重视老年人的听力筛查,对于自我报告听力障碍的老年人要鼓励其多与人沟通,减轻社交孤独感,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参与运动,从而维持和改善其躯体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躯体功能 自我报告听力障碍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隔离治疗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2月2—16日采用网上问卷[含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PHQ-15)]的形式匿名调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隔离病房的106例COVID-19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在106例COVID-19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60例,年龄(35.90±11.92)岁。在106例COVID-19患者中,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躯体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9.06%(52/106)、56.60%(60/106)及69.81%(74/106),其中重度抑郁(PHQ-9评分>19分)、焦虑(GAD-7评分>14分)、躯体症状(PHQ-15评分>14分)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9.43%(10/106)、15.09%(16/106)、20.75%(22/106);67.92%(72/106)的COVID-19患者有睡眠问题;24.53%(26/106)的COVID-19患者有自残自杀观念;28.30%(30/106)的COVID-19患者有心理咨询需求。无焦虑或抑郁的患者仅占39.62%(42/106)。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已婚和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抑郁程度较重,已婚和需要吸氧的患者躯体症状严重程度较重。结论COVID-19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及各种躯体症状,应早期识别、早期干预,避免出现极端事件如自残自杀观念等。尤其要特别关注已婚以及病情重的患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抑郁 焦虑 躯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拟接受HSCT的7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华西心晴指数问卷(HEI)及患者健康问卷(PHQ-15),在移植前(T1)、预处理期(T2)、骨髓抑制期(T3)、血常规检查指标恢复后(T4),分别对患者进行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评估。对上述不同时间点,HEI、PHQ-15得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疾病类型、造血干细胞来源、HSCT类型构成比,患者躯体症状、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分委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分委会批准[批准文号:2016年审(73)号]。全部患者均在入组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中共64例(91.4%)患者4次问卷调查均合格。其中,男性患者为38例(59.4%),女性为26例(40.6%);年龄为18~61岁,平均为39.1岁。64例患者均为第1次接受HSCT。②T1~T4时间点,患者PHQ-15得分依次为(3.6±2.6)、(13.8±5.5)、(12.3±5.8)及(8.6±5.2)分;HEI得分依次为(4.1±4.1)、(10.0±5.7)、(8.5±5.2)及(6.3±4.7)分。上述不同时间点,患者HEI得分与PHQ-15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3.716,P=0.000;F=175.060,P=0.000)。③T1时间点,接受不同HSCT类型患者的躯体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8,P=0.035);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类型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0.033;χ2=10.127,P=0.038;χ2=6.574,P=0.037)。T2时间点,不同文化程度与HSCT类型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8,P=0.001;χ2=6.112,P=0.047)。T3时间点,不同婚姻状况、造血干细胞来源与HSCT类型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79,P=0.031;χ2=6.087,P=0.048;χ2=8.304,P=0.016);T4时间点,不同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与HSCT类型患者的躯体症状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8,P=0.013;χ2=7.537,P=0.023;χ2=6.855,P=0.032);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5.596,P=0.004)。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HSCT前、后心理情绪与躯体症状得分,随时间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上述不同时间点其心理情绪与躯体症状发生率受到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类型及不同造血干细胞来源与HSCT类型的影响。临床护理实践,应关注患者HSCT期间,尤其是预处理期的心理情绪与躯体症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体征和症状 精神卫生 情感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网络的拓扑变化。方法用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18例SFD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39.5±12.0)岁,病程(3.67±3.20)年;SFD组]、21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男13名、女8名,年龄(43.9±8.4)岁;对照组]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图像,建立静息状态下2组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网络。使用图论的方法计算脑网络的全局参数(标准化聚类系数、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和节点参数(聚类系数和介数中心度)。2组脑网络参数间的差异采用重复1 000次的置换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聚类系数和介数中心度定义前20%(18/90)的节点为脑网络的关键(Hub)节点,分析SFD患者Hub节点的改变。结果SFD组患者的脑网络和对照组一样具有小世界属性(σ>1),但标准化聚类系数、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有降低趋势,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有增加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SFD患者左侧苍白球、左侧杏仁核、左侧楔前叶和右侧角回的介数中心度明显升高(置换检验,P<0.05),左侧颞中回和右侧枕上回的介数中心度明显降低(置换检验,P<0.05);双侧苍白球、双侧丘脑和左侧杏仁核的聚类系数明显降低(置换检验,P<0.05)。SFD组发生改变的Hub节点多数(16/24)位于边缘系统。结论SFD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脑网络拓扑性质发生改变,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呈降低的趋势及Hub节点的改变,导致网络信息传递效率有所降低,功能整合和功能分离的平衡被打破,这为躯体化症状的脑功能异常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证据。

  • 标签: 躯体型障碍 代谢网络和途径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12月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心肌桥患者276例,其中,单纯心肌桥(无冠脉狭窄或狭窄<30%)151例,复杂心肌桥(合并冠脉狭窄且狭窄>30%)125例。并收集同一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无心肌桥患者共1 067例。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c symptom scale,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心肌桥组及非心肌桥组的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结果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阳性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35.86%, 28.30%;P<0.05);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焦虑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0.565。心肌桥患者抑郁、焦虑阳性率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抑郁23.91%,22.11%,P=0.47;焦虑17.02%,14.15%,P=0.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单纯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抑郁及焦虑阳性率均高于复杂心肌桥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桥患者中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最常见为疲劳乏力(64.5%),其次为睡眠障碍(63.8%),注意力下降(63.0%)。结论心肌桥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明显高于非心肌桥组患者,特别是对于伴非特异躯体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及早识别躯体化症状可能会对临床上进一步的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心肌桥 躯体化症状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生长受限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技术对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Copy number variants, CNVs)。对检测到的CNVs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进行验证。结果CMA结果提示为:arr[hg19]Xp11.4p11.3(41 125 677-43 880 590)×1,即胎儿为女性,且Xp11.4p11.3区域杂合缺失2.76 Mb。父母CMA结果均正常,确认该缺失为新发变异;qPCR结果提示缺失区域内的CASK基因杂合缺失,与CMA结果相符。结论Xp11.4p11.3区域内2.76 Mb的杂合缺失可能是胎儿生长受限的原因。CMA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排除致病性CNVs的有效工具。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胎儿生长受限 拷贝数变异 实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