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远程胎儿监护是应用互连网及计算机技术,孕妇在家中或远程监护终端将胎心监护图形传输到中央监护站,医生即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远程判读。对高危孕妇实行远程监护,便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和及时处理,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 互联网技术 高危妊娠
  • 简介:摘要2019年1月由中国病理医师协会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病理学组牵头,对我国远程病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国性调研。自2011年起,我国远程病理诊断已走过了8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9年3月已完成超过100万例的远程病理诊断量,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医院病理诊断水平的提升及分级诊疗,使更多患者受益。实施远程病理初次诊断和术中冷冻诊断是中国远程病理发展的重要一步,深受基层医院欢迎。国内远程病理的开展存在5种方式,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国内远程病理的质控体系建设仍很薄弱,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国远程病理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多方协作加以解决,从而促进远程病理的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类远程诊断项目的异同,为我国远程诊断项目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证据。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分别选取由政府、紧密型医联体、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公司主导的4种远程诊断项目,通过对政府、医院和公司负责人的半结构式访谈,从组织体系、工作条件和运行效果3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问题。结果共访谈了18人,发现不同类型项目的主导者,项目内部的连接机制、连接效力,参与方和时效性各不相同。政府及紧密型医联体类型的参与方多为本地机构,连接效力强,诊断医师来源明确且规模有限,工作量相对较大;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类型的参与方较为广泛,连接效力相对较弱,应答时间较长。结论不同类型的远程诊断项目,均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医师人力不足状况,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诊断 案例分析 医联体
  • 作者: 郑晶 方鹏骞 蒋帅 黄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智库),武汉 43003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郑州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影响因素及识别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康运行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对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初步筛选出影响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因素,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打分(0~5分);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分析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结果共筛选出16类影响因素,包括6个原因因素和10个结果因素。在原因因素中,领导重视、监管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位于前3位;在结果因素中,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是疾病信息沟通、患者参与和医疗服务质量。结论提升医疗机构领导层对远程医疗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保障上下级医疗机构医生实现对患者疾病信息有效沟通,提升患者参与程度和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运行。

  • 标签: 远程医学 运行 影响因素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院外心搏骤停(OHCA)救治一直是困扰全球的医学挑战,及早识别与启动生存链与患者预后相关。2020年3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布了远程通讯心肺复苏术(T-CPR)指南,详细介绍了T-CPR的具体流程、标准及注意事项。为帮助国内医生更好地了解T-CPR,为我国OHCA的急救提供参考,本文对该指南进行了摘译与解读。

  • 标签: 远程通讯心肺复苏术 院外心搏骤停 美国心脏协会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实施远程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注意力、语言、记忆、定向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五个维度评分、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将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居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远程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患者 居家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网络通信与医疗领域相结合诞生了远程医疗。远程医疗的实施可改善区域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缩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提高诊疗的时效性,是一项不断发展、应用广泛的技术。目前最新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凭借其高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优点给移动通信及包括远程医疗在内的其他相关行业带来重大变革。本文回顾远程医疗的发展,介绍5G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于远程医疗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远程医学 远程会诊 远程手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放疗CT模拟定位的远程培训系统,探索一种医学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使用3DMax与Maya进行3D建模,Unity3D引擎开发3D虚拟操作及交互系统;Java的SpringMvc架构作为系统后台服务,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并将用户分为教师和学员两种角色,模式分为教学与考核模式。结果系统功能涵盖CT模拟定位全过程,主要包括患者信息管理、CT模拟定位机认知、体位固定技术、CT定位扫描、处理突发事件等模块。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系统浏览量达14 920人次,培训通过率为86.66%。与传统培训相比,培训效率明显提升,并获得一致好评。结论远程培训系统能有效提升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共享性、创新性。目前系统已上线且推广性较强,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远程培训 虚拟现实 CT模拟定位 放疗
  • 作者: 应豪 孔晗鑫 郑水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现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脑病科 321000)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321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远程指导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3家基层医院(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医院、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医院、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局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26例基于微信平台行远程指导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28例3家基层医院转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记录两组发病至就诊时间(ODT)、发病至溶栓时间(ONT)和就诊至溶栓时间(DNT);治疗前和治疗后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以溶栓治疗24 h内脑出血转变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ODT和ONT明显短于对照组[(67.88 ± 20.57)min比(100.57 ± 20.11)min和(131.46 ± 27.76)min比(151.32 ± 31.51)min],DNT明显长于对照组[(63.58 ± 15.49)min比(50.75 ± 13.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出血转变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2%(18/26)比39.3%(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远程指导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可提高溶栓率,缩短发病至溶栓时间,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但与卒中中心相比,基层医院的院内溶栓流程有待优化。

  • 标签: 脑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远程医学 微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程运动支持对肥胖青少年减重和维持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就诊的118例单纯肥胖青少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共6个月的常规门诊随访干预,试验组同样接受6个月的门诊干预,分为干预期3个月与维持期3个月,干预期3个月基于互联网,以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设计运动方案,结合其配套手机APP监测系统进行远程运动支持;维持期3个月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干预方式。研究共持续6个月,比较不同干预时间两组的体重变化及维持状况。结果两组在干预期(前3个月)的体重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维持期(后3个月)开始,两组体重均出现反弹,但试验组患者体重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干预期(前3个月)结束时,两组减重幅度>5%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减重幅度>10%及减重幅度>15%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期(后3个月),试验组减重幅度>5%、减重幅度>10%、减重幅度>15%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程运动支持可以帮助肥胖青少年进一步减轻体重,并能延缓体重反弹。

  • 标签: 远程运动支持 肥胖 减重 体重维持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血肿手术患者引入远程团队护理支持模式对其消极情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无锡人民医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诊的40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将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诊的42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远程团队护理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的情感状况、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负面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低,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引入远程团队护理支持可减轻其消极情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血肿 远程团队护理支持 消极情感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远程护理干预对居家青光眼患者眼压、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青光眼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给予远程护理干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眼压、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左、右眼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总体视力、社交功能、精神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延续性远程护理干预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居家康复护理中,能有效地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升青光眼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和转归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延续性远程护理干预 青光眼患者 居家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实施远程医疗提供有效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护理学及医疗相关文献累计索引(Cumulative Index of Nursing &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CNKI中公开发表的以远程医疗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23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初始检索确定的741篇文章中,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96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1 067例,对照组899例。1篇研究是高质量,其余7篇是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远程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SMD=0.26,95%CI(0.06,0.46),P=0.01]。对随访评价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内,远程医疗与对照组干预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MD=0.56,95%CI(0.02,1.10),P=0.04];对年龄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远程医疗与对照组干预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提高成人患者生活质量[SMD=0.29,95%CI(0.06,0.52),P=0.01]。结论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标准护理,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远程医疗可作为患者疾病长期监测、管理和教育的有效补充方法,也为形成科学有效、适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社区家庭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 远程医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远程教育模式及师生面临的挑战,为今后护理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对20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92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远程学习条件及需求调查,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4名护理教师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22名护理本科生中95.99%(885/922)能够在公共平台正常进行网络学习,但仍存在一些生源地为山区的学生受限于网络条件;97.18%(896/922)的学生认可我校提出的护理远程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质性访谈提炼出护理远程教育实施的关键要素和面临的挑战,疫情对护理教育改革的启示2个主题。结论在远程教育模式中,教师面临着理念、技术、资源三重挑战;学生面临着学习习惯、线上学习能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今后可从师资队伍、教育内容和形式、教育资源与平台、教育管理方面进行护理教育模式改革。

  • 标签: 学生,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远程教育 护理 混合式研究
  • 简介:摘要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部分原因与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有关。远程心电监测具有实施、远程、准确等特点,结合人工智能可实现自动预警,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人工智能化的远程心电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远程心电实时监测 人工智能 心血管疾病 自动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远程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Scopus,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英文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研究、提取数据资料并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 859名孕妇。荟萃结果发现,远程医疗降低空腹血糖[MD=-0.41,95%CI(-0.65,-0.17),P<0.001]、餐后2h血糖[MD=-1.08(95%CI(-1.44,-0.73),P<0.001]、HbA1c[MD=-0.73,95%CI(-0.95,-0.50),P<0.001]比传统诊疗模式更显著;但在剖宫产率[OR=0.85,95%CI(0.55,1.31)]、胰岛素使用率[OR=0.94,95%CI(0.46,1.91)]、巨大儿和LGA发生率[OR=1.06,95%CI(0.77,1.46)]、新生儿出生体重[MD=-14.10,95%CI(-45.68,73.87)]、妊娠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OR=1,95%CI(0.51,1.96)]、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OR=0.81,95%CI(0.42,1.59)],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院率发生率[OR=0.97,95%CI(0.60,1.5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程医疗与传统医疗相比,其在血糖控制方面更有优势,但在妊娠结局方面则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远程医疗 随机对照研究 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