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钢厂接触酸盐作业人员的职业损害状况。方法于2021年3月,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至2017年山东省某钢厂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50例接触酸盐的工人作为观察组,598例未接触酸盐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体检资料中职业相关信息、血常规、空腹血糖、鼻部、皮肤、胸部X线片等检查结果,分析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损害、皮肤损害、谷丙转氨酶增高、胸片异常、血常规异常、血糖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9、12.25、5.82、10.37、10.46、20.66,P=0.000、0.000、0.016、0.001、0.001、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中隔偏曲、鼻黏膜充血、鼻黏膜糜烂、鼻炎症状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4、4.07、13.20、32.05,P=0.000、0.044、0.000、0.000)。对照组与观察组工种、年龄、接触工龄与鼻黏膜糜烂面积的发病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1、0.42、0.28,P=0.505、0.662、0.871)。结论接触酸盐的职业性危害不容忽视,应注意加强接触工人的职业防护和健康宣教,提高其重视程度。

  • 标签: 重金属中毒 铬酸盐类 职业性中毒 铬鼻病 职业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砷、镉、属于环境中类金属或金属肾毒性污染物。研究发现,营养素、生物活性大分子、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临床药物及化合物对砷、镉、化合物导致的实验动物肾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能够有效逆转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减轻肾小管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血清和尿液中的肾损伤生物学标志水平。文中对近年来各类物质拮抗砷、镉、肾毒性实验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进行阐述,为肾毒性拮抗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肾毒性 拮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AW 264.7巨噬细胞分别与钛(Ti)颗粒和钴钼合金(CoCrMo)颗粒共培养时的吞噬差异性及其机制。方法将RAW 264.7(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分空白组、Ti组(100 μg/ml)、CoCrMo组(100 μg/ml),分别在干预1、24、48、72 h后进行观察,计算各组RAW 264.7细胞的吞噬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破骨细胞分化与功能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CoCrMo组在1 h时就出现颗粒吞噬现象,且在各时间段吞噬率均显著大于Ti组[CoCrMo组:(5.43±0.92)%、(46.84±2.71)%、(91.73±2.47)%、(96.12±2.85)%,Ti组:(1.32±0.45)%、(17.53±1.32)%、(52.64±2.95)%、(78.71±2.72)%,t=8.974、21.742、22.718、9.882,P均<0.01];CoCrMo刺激形成破骨细胞明显增多(F=54.870,P<0.01),Ti组为(7.2±2.2)个,CoCrMo组为(11.0±3.3)个;72 h时CoCrMo组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分泌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Ti组(F=76.802、308.661、67.522,P均<0.01);CoCrMo组细胞中p-p65、κB抑制蛋白α(IκBα)与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5±0.07、0.18±0.02、0.79±0.06,Ti组为0.76±0.09、0.33±0.03、0.41±0.03,Sham组为0.18±0.02、0.99±0.03、0.15±0.03(F=133.720、396.612、135.498,P均<0.01)。结论CoCrMo颗粒对比Ti颗粒通过激活核因子(NF)-κB通路能够显著增强RAW 264.7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破骨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导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巨噬细胞 吞噬 颗粒
  • 简介:摘要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铁矿石资源日趋紧张,钒钛磁铁矿资源正在被大力开发利用。发展低温高料层烧结可提高钒钛矿中铁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效改善钒钛矿的矿物组织,提高钒钛矿的产质量。

  • 标签: 强化制粒 含铬型钒钛 混合料烧结
  • 作者: 肖海平 崔君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市儿童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检验科,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市儿童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急诊科,郑州 4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脓毒症患儿血清嗜粒蛋白A(CHGA)、血浆爱帕琳肽(Apelin)、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7~12岁,病程2~24 d。根据入院3 h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儿分为心肌损伤组53例和非心肌损伤组47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入院3 h、6 h的CHGA、Apelin、H-FABP水平。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CHGA、Apelin、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结果入院3 h、6 h后,心肌损伤组的CHGA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高,Apelin、H-FABP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患儿CHGA、Apelin、H-FABP水平为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较高CHGA水平以及较低Apelin和H-FABP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心肌损伤有关。

  • 标签: 脓毒症 血清嗜铬粒蛋白A 血浆爱帕琳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损伤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型胃肠嗜样细胞神经内分泌瘤(ECL-NE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1型胃ECL-NET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1型胃ECL-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型胃ECL-NET患者20例中,女性12例,男性8例;患者确诊时年龄为(52±12)岁。50%以上患者的肿瘤为多发、肿瘤长径<1 cm、分级为G1级、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发病部位位于胃体。19例患者中17例血清胃泌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抗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率为100%(20/20),抗内因子抗体(IFA)阳性率为15%(3/20)。结论1型胃ECL-NET多见于女性,好发部位为胃底和胃体,胃泌素、PCA及IFA等血清学标志物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疾病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因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常导致其低于正常水平,同时也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1型胃肠嗜铬样细胞神经内分泌瘤 慢性萎缩性胃炎 抗壁细胞抗体 抗内因子抗体
  • 简介:摘要患者男,52岁,2018年11月16日因"右下肢热化学溶液烧伤1 h"收入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总面积达9%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Ⅱ度7%TBSA、Ⅲ度2%TBSA。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镇痛、补液等处理。11月19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少尿等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提示急性肾损伤,立即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分次于11月20日和27日进行切、削痂及扩创、皮片移植手术治疗,并应用特效解毒剂等处理。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2个月后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5个月未见明显异常。该病例提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酸烧伤的认识,尤其对合并热损伤的患者,伤后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创面处理,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血浓度变化,及早辅助应用解毒剂。

  • 标签: 烧伤,化学 铬酸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门峡市某盐生产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对三门峡市某盐生产企业的177例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工工种是否接触盐将其分为接触组143例和对照组34例。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职业史、问诊、内科常规检查(血压、心率、呼吸频率)、鼻及咽部常规检查、皮肤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肝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肺功能和腹部B超(肝、胆、脾、肾);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作业工人的工龄与鼻部疾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接触组鼻部疾病检出率(36.36%,52/143)高于对照组(8.8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组、6~10年组、11~15年组、16~20年组、21~25年组、≥26年组作业工人的鼻部疾病患病比(率)分别为0、15.63%(5/32)、35.48%(11/31)、41.51%(22/53)、11/18、3/7,鼻病患病比(率)依次增高(χ2=12.502,P=0.019)。接触组血、尿含量的中位数(6.4 μg/L、6.9 μg/g)均高于对照组(3.9 μg/L、0.8 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酸盐可导致作业工人鼻部疾病患病率增加,企业需提高职业病防范意识,加强员工职业病防护工作。

  • 标签: 铬酸盐 职业健康检查 健康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对预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HFMD患儿162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无NPE组和重症并发NPE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体检的40名儿童为健康对照组。以住院28 d为预后观察截断点,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所有入组对象均在入院2 h内检测CGA、乳酸、血糖、白细胞、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肌钙蛋白T(cTnT)。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重症HFMD合并NPE的诊断效能。结果162例HFMD患儿中,轻症组88例,重症无NPE组46例,重症并发NPE组28例。重症并发NPE组入院2 h内外周血CGA、血糖、乳酸、IL-6和cTnT水平显著升高,与重症无NPE组、轻症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1.554、79.031、86.994、36.477和75.021,P值均<0.05)。截至住院28 d,重症HFMD患儿生存组58例,死亡组16例。死亡组患儿外周血CGA、乳酸、血糖和IL-6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94、-4.621、-4.283和-5.504,P值均<0.05)。外周血CGA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 CI:0.833~0.947),截断值为120.59 μg/L时,对于合并NPE的重症HFMD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CGA可能与重症HFMD并发NP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可能作为预测重症HFMD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嗜铬粒蛋白A 重症手足口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对预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HFMD患儿162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无NPE组和重症并发NPE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体检的40名儿童为健康对照组。以住院28 d为预后观察截断点,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所有入组对象均在入院2 h内检测CGA、乳酸、血糖、白细胞、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肌钙蛋白T(cTnT)。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重症HFMD合并NPE的诊断效能。结果162例HFMD患儿中,轻症组88例,重症无NPE组46例,重症并发NPE组28例。重症并发NPE组入院2 h内外周血CGA、血糖、乳酸、IL-6和cTnT水平显著升高,与重症无NPE组、轻症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1.554、79.031、86.994、36.477和75.021,P值均<0.05)。截至住院28 d,重症HFMD患儿生存组58例,死亡组16例。死亡组患儿外周血CGA、乳酸、血糖和IL-6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94、-4.621、-4.283和-5.504,P值均<0.05)。外周血CGA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 CI:0.833~0.947),截断值为120.59 μg/L时,对于合并NPE的重症HFMD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CGA可能与重症HFMD并发NP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可能作为预测重症HFMD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嗜铬粒蛋白A 重症手足口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etanephrines, MNs)是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的中间代谢产物。目前,血、尿MNs均已被广泛推荐为PPGL诊断的首选生化标志物。此外,3-甲氧酪胺(3-methoxytyramine, 3-MT)和嗜粒蛋白A(chromogranin A, CgA)也可对PPGL的诊断和鉴别良、恶性提供一定的帮助。了解不同生化检测指标在PPGL诊断中的特点、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学选择,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规范应用。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 3-甲氧酪胺 嗜铬粒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砷暴露地区居民高血压发生情况,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托克托县刺猬沟村和与其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相似的非砷中毒病区和林格尔县兰家夭村,选取居住时间≥10年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刺猬沟村116名居民(暴露组)和兰家夭村68名居民(对照组)。测量血压,同时检测尿砷、硒、铅、含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暴露组、对照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53.45%(62/116)、70.59%(4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33,P = 0.022)。暴露组尿砷、硒、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尿铅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13.04、6.34、11.28、- 9.91,P均<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尿砷含量升高为砷暴露地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 = 2.074、2.004、0.424,95%置信区间(CI):1.113~3.866、1.035~3.879、0.219~0.820]。结论女性、年龄≥60岁、尿砷含量升高为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砷暴露地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六价[Cr(Ⅵ )]亚慢性染毒的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2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Cr(Ⅵ)低剂量组9只、Cr(Ⅵ)高剂量组10只。对照组大鼠饮纯净水,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分别饮用10、50 mg/LCr(Ⅵ)水溶液(分别为28、140 mg/L重铬酸钾),连续染毒90 d。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Cr(Ⅵ)染毒浓度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Metabo Analyst 4.0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UPLC-Q-TOF-MS/MS仪器检测性能稳定,实验检测数据可靠。对照组、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代谢轮廓差异明显,Cr(Ⅵ)接触致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发生明显改变。筛选出Cr(Ⅵ)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存在18个差异代谢物,Cr(Ⅵ)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存在2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不同Cr(Ⅵ)剂量组与对照组有13个代谢物同时存在差异,分别是3-羟基- 11Z-十八烷基肉碱、鹅肌肽、焦磷酸法尼酯、油酰乙醇胺、亚麻油肉碱、硫胆酸3-O-葡萄糖酰胺、溶血磷脂酰胆碱[20∶2(11Z,14Z)]、溶血磷脂酰胆碱[20∶3(5Z, 8Z,11Z)]、溶血磷脂酰胆碱[22∶2(13Z,16Z)]、磷脂酰甘油[16∶0/22∶5(7Z,10Z,13Z,16Z,19Z)]、磷脂酰肌醇[18∶1(11Z)/20:4(5Z,8Z,11Z, 14Z)]、磷脂酰肌醇[20∶ 3(5Z,8Z, 11Z)/18∶0],5羟色胺。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戊糖与葡糖醛酸间转化、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与Cr(Ⅵ)亚慢性染毒相关。结论Cr(Ⅵ)亚慢性暴露可能会导致大鼠血清代谢指纹特征改变,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脂质代谢相关。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法 六价铬 代谢组学 代谢
  • 简介:摘要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治疗和预后上有显著差异。SCLC的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标志物,其中关于嗜粒蛋白A(CgA)与突触素(Sy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SCLC的相关研究较多。CgA、NSE及Pro-GRP水平均与SCLC的分期有关,广泛期患者其水平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且其表达与较低的生存率显著相关。Syn作为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时敏感度高于CgA,且在SCLC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NSE是目前临床上SCLC中使用最多的肿瘤标志物;Pro-GRP在SCLC与NSCLC的区分上具有强于CEA和NSE的诊断优势。尽管这些NET标志物均不是SCLC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它们联合运用或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与CT联合使用或许能提高对SCLC的鉴别诊断水平,且它们在疾病的分期上有一定的价值,而疾病分期对SCLC治疗策略的制定十分重要,它们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嗜铬粒蛋白A 突触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