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解原体(UU)属于机会致病微生物,广泛定植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可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新生儿UU感染后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脑膜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因此,了解UU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及与UU感染相关的新生儿疾病,重视UU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对避免新生儿期UU感染的严重后果和改善远期不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新生儿疾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解原体(UU)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且合并肺炎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105例,男63例,女42例。住院期间首次诊断肺炎后即留取气道分泌物进行UU核酸检测,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围产因素、合并疾病、抗菌素治疗、临床结局等指标,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5例早产儿肺炎中,确诊UU肺炎37例(35.2%),UU检测阴性的肺炎68例(64.8%)。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患儿胎龄 [28(27,30)周 vs 29(28,30)周,Z=-0.98, P>0.05] 及出生体重[(1 282.03±292.49)g vs (1 196.62±322.89)g,t=1.34,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母亲单胎率(86.5% vs 50%,χ2=12.15)、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8% vs 1.55%,χ2=4.61)、胎膜早破>12 h比例(32.4% vs 11.8%,χ2=5.37)及阴道分娩率(59.5% vs 35.3%,χ2=4.75)均较高(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是UU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94, 95%CI: 1.113~6.525)。UU阳性组比UU阴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12.85(9.32,17.22)×109个/L vs 9.06(7.06,13.37)×109个/L,Z=-3.01,P<0.05];用氧时间延长[(46.8±19.8)d vs (37.8±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5);UU阳性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9.7% vs 57.4%,χ2=6.265)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54.1% vs 75.0%,χ2=4.801)低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细菌培养阴性率(62.2% vs 50.0%, χ2=8.826)以及三代头孢的使用率(48.6% vs 47.1%,χ2=1.3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阿奇霉素治疗气道分泌物解原体转阴时间为(9.00±3.14)d;两组间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3.0% vs 69.1%,χ2=0.036)、早产儿视网膜病(10.8% vs 26.5%,χ2=2.66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7% vs 1.5%,χ2=0.195)、脑室内-脑室周围出血(69.4% vs 72.1%,χ2=0.003)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1% vs 8.8%,χ2=0.016)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 h、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经阴道分娩出生的小于32周的早产儿,UU感染风险增加。小于32周早产儿UU肺炎,可表现为用氧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升高,经过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能够有效清除UU,改善预后。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早产儿 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原体GrpE蛋白(Ureaplasma urealyticum GrpE,Uu-GrpE)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其对T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表达纯化Uu-GrpE蛋白并利用Western blot鉴定。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利用LDH试剂盒分析Uu-GrpE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Uu-GrpE对BM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以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MHCⅡ)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其刺激BMDCs后IL-12p70、TNF-α、IL-1β和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磁珠分选同系异体小鼠的脾脏中初始CD4+T细胞(CD4+Naïve T细胞),通过构建BMDCs与Naïve T细胞共培养体系分析Uu-GrpE刺激成熟的BMDCs(GrpE-BMDCs)对Naïve T细胞增殖及极化的影响。GrpE-BMDCs经尾静脉注射免疫小鼠并利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所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结果成功表达Uu-GrpE并分离出高纯度BMDCs,Uu-GrpE可刺激BMDCs分泌IL-12p70、TNF-α、IL-1β和IL-6等细胞因子且无细胞毒性;同时Uu-GrpE可显著增加BMDCs表面分子CD80[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ourscence indensity,MFI):(324.00±22.11) vs (91.03±10.95),P<0.01]、CD86[MFI:(1 176.00±51.39) vs (217.00±14.93),P<0.01]和MHCⅡ[MFI:(708.70±56.32) vs (185.70±16.77),P<0.01]的表达;与单独GrpE-BMDCs组和GrpE(热变性)-BMDCs+T细胞组比较,GrpE-BMDCs不仅可刺激Naïve T细胞增殖[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7.25±0.21), (6.55±0.23), (6.09±0.35),P均<0.05],并且还诱导Naïve 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 [IL-2:(145.60±14.67) pg/ml,(55.92±3.12) pg/ml,(26.05±2.40) pg/ml,P<0.05和P<0.01;IFN-γ:(267.20±37.80) pg/ml, (146.70±20.65) pg/ml,(27.84±6.69) pg/ml,P均<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IL-5则无明显改变。与PBS组和PBS+BMDCs组比较,GrpE-BMDCs经过继转移后,可诱导机体产生Th1型免疫应答。结论Uu-GrpE蛋白明显促进BMDCs成熟及活化,且进一步证明其作为解原体候选蛋白疫苗可诱导Th1型免疫应答。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GrpE 树突状细胞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原体脑膜炎病例,患儿以呼吸困难起病,脑脊液高通量二代测序确诊为微小原体感染,使用阿奇霉素20 mg/kg治疗26 d后痊愈。该病例提示当新生儿脑膜炎常规微生物检测无法确定病原,或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原体脑膜炎的可能,阿奇霉素为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脲原体属感染 脑膜炎 阿奇霉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糖尿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合格情况、一般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高危因素、关键预防措施、自我监测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相关并发症、护理及预防知识掌握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糖达标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格列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格列美脲 糖尿病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例新生儿原体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以“新生儿”、“早产儿”、“原体”、“解支原体”、“脑膜炎”、“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infant”、“neonate”、“newborn”、“ureaplasma”、“mycoplasma urealytium”、“meningitis”、“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brai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3月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病例1,女,胎龄33+3周,生后第2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30 d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解原体感染。多西环素治疗21 d,mNGS转阴但停多西环素23 d后脑脊液mNGS、解原体培养再次提示解原体感染,改多西环素和红霉素二联抗感染。随访至6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病例2,男,胎龄26周,生后第10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28 d脑脊液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微小原体感染,红霉素治疗32 d。随访至5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共检索到27篇文献,41例新生儿原体脑膜炎患儿,结合本组2例共纳入43例。足月儿17例,早产儿26例。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和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66个/mm3、0.2 mmol/L、2.2 g/L。27例应用脑脊液培养诊断,6例应用mNGS诊断,4例应用脑脊液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6例应用其他方式诊断。14例全程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例大环内酯类与另一种抗生素联用,9例应用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2例未予抗原体治疗。17例足月儿均存活,合并脑积水8例次。26例早产儿死亡8例,合并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8例次,脑积水15例次。结论早产儿原体脑膜炎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脑积水为常见并发症,病因不明且治疗无效的颅内感染可应用mNGS技术检测病原,单用或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式。

  • 标签: 脲原体 脑膜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PYRs)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关键窗口期。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云南省宣威市2个乡镇招募孕早期妇女建立出生队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82名妇女孕8~12+6周、20~23+6周和32~35+6周尿PYRs代谢产物水平,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3版评估2岁儿童神经发育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PYRs暴露与儿童神经发育之间的关联。结果共完成360个母子对孕期尿液PYRs代谢产物检测和儿童神经发育水平评估。孕早、中、晚期至少检出一种PYRs代谢产物的检出率分别为93.6%(337/360)、90.8%(327/360)和94.2%(339/360)。2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和适应性行为得分分别为(102.3±18.9)、(100.2±16.3)、(102.0±20.3)、(107.8±23.3)和(85.8±18.6)分。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孕早期尿PYRs代谢产物4-氟-3-苯氧基苯甲酸暴露可降低2岁儿童运动(β=-5.02,95%CI:-9.08~-0.97)和适应性行为(β=-4.12,95%CI:-7.92~-0.32)得分,可增加2岁儿童适应性行为发育迟缓的风险(OR=2.07,95%CI:1.13~3.82)。结论农村妇女孕早期日常生活PYRs暴露可能会影响2岁儿童神经发育,孕早期可能是其关键窗口期。孕中、晚期同等水平PYRs暴露可能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孕期 拟除虫菊酯 儿童 神经发育 关键窗口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支原体(UU)感染与女性膀胱黏膜白班病变的关联性。方法对具有下尿路症状的女性入组患者(排除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细菌感染、膀胱及尿道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结核及膀胱肿瘤等)进行尿道分泌物PCR-DNA检测解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CT),及膀胱镜下对膀胱黏膜病变组织与病变旁3~5 cm的膀胱黏膜组织活检,并行病理诊断是否有白斑病变。同时对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UU抗原及CT抗原,通过对比检测结果来阐明UU与CT感染与膀胱黏膜白斑病变的关联性。结果UU抗原在膀胱黏膜白斑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白斑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而CT抗原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U感染与膀胱黏膜白斑病变具有关联性。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膀胱黏膜白斑 女性
  • 简介:摘要结合诊疗资料及文献复习分析1例服羟基致手背部皮肤鳞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情演变情况。口服羟基致严重皮肤溃疡甚至癌变伴淋巴结转移者少见,发生于四肢者致残率高、预后差。加强用药警戒及监测、及时识别致癌高危因素对提高患者生存、减轻经济负担尤为重要。

  • 标签: 羟基脲 皮肤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药物警戒 预后
  • 简介:摘要原体可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影响新生儿多个系统及远期预后。目前对于原体感染的治疗意见尚不统一,本文摘译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阿奇霉素清除早产儿呼吸道原体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 标签: 阿奇霉素 脲原体 婴儿,早产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基(HU)联合替莫唑胺(TMZ)加放疗(RT)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放化疗(CRT)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51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HU、TMZ及不同条件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评估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蛋白表达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源细胞存活分数。结果HU浓度≤50μmol/L时不会显著影响U251细胞增殖(P>0.05);低剂量HU联合CRT组较CRT组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侵袭(P<0.01)、迁移(12h时P<0.001,24h时P<0.01)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50μmol/L HU联合RT后可增加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S及G2期显著延长(均P<0.05);凋亡蛋白Caspase-3及Bax表达水平上升,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下降(均P<0.001)。结论HU联合CRT较单纯CRT进一步抑制U25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及增加放射敏感性,且出现S期及G2期阻滞,从而增加了U251细胞的CRT敏感性。

  • 标签: 人脑胶质瘤 U251细胞 羟基脲 放化疗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已婚女性生殖道解支原体(Uu)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已婚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已婚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对比两组的调查问卷结果,对影响生殖道Uu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分别为(3.71±0.64)μg/L、(34.26±4.23)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9±0.16)μg/L、(4.84±0.75)mg/L](t=35.05、48.76,均P < 0.001)。观察组中每次使用避孕套、无流产史、性伴侣为1人、初次性生活年龄 ≥ 20岁、性交频次 ≤ 3次/周、无不洁性接触史和知晓Uu知识感染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4.55%、24.24%、65.15%、54.55%、42.42%、69.70%、34.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48.00%、88.00%、76.00%、66.00%、94.00%、60.00%(χ2=9.79、9.33、8.81、6.89、7.89、11.56、9.32,P=0.002、0.009、0.003、0.008、0.005、0.001、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性伴侣人数、初次性生活年龄 < 20岁、性交频次和不洁性接触史均为影响Uu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2、3.58、2.34、2.84、4.24),高频次使用避孕套和知晓Uu感染知识为保护性因素(OR=4.03、3.03)。结论已婚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性交频次、性伴侣人数、流产次数偏多、性生活过早及不洁性接触史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解脲素支原体 生殖道感染 危险因素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质 性生活 流产 避孕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松果菊苷对D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格列本组和松果菊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诱导并建立DN模型。格列本组灌胃格列本片混悬液5 mg/(kg•d);松果菊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松果菊苷混悬液50、100、200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后,计算各组大鼠体重变化率、肾脏重量/体重;检测血糖、血清TC、TG、BUN、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肾组织细胞培养液中NO释放浓度;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iNOS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大鼠体重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变化率及肾脏重量/体重降低(P<0.05),NO释放浓度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糖、TG、TC、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iNOS[(1.35±0.06)、(1.15±0.05)、(0.91±0.04)比(4.58±0.09)]、TGF-β1[(1.24±0.04)、(1.41±0.05)、(0.89±0.04)比(3.04±0.05)]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松果菊苷可降低STZ诱导的DN模型大鼠体重及血糖、TG、TC、BUN、SCr等指标水平,抑制肾脏组织中NO生成,下调肾脏组织iNOS、TGF-β1表达,对DN模型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松果菊苷 糖尿病肾病 一氧化氮合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炎平胶囊对小鼠解支原体性生殖道炎症和生育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奇霉素组及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利用解支原体(Uu)感染建立生殖道炎症模型。阿奇霉素组小鼠阴道给予阿奇霉素40 mg/kg,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阴道给予宫炎平胶囊50、100 mg/kg,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记录各组生育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小鼠阴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IL-4、IL-12、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阴道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及宫炎平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生育时间、鼠仔死亡数降低,产仔数增多(P<0.05),阴道组织MCP-1、MPO、IL-4、IL-12、TNF-α水平降低(P<0.05),GSH-Px水平升高(P<0.05),TLR4 mRNA[(1.25±0.33)、(2.97±0.92)、(2.32±0.72)比(3.69±1.32)]、NF-κB mRNA[(1.48±0.42)、(2.91±0.99)、(2.13±0.70)比(3.83±1.41)]水平降低(P<0.05),TLR4[(0.63±0.13)、(1.32±0.34)、(1.04±0.33)比(1.63±0.41)]、NF-κB[(0.63±0.14)、(1.36±0.32)、(1.03±0.30)比(1.94±0.58)]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宫炎平胶囊对小鼠Uu感染生殖道炎症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提高小鼠生育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宫炎平胶囊抑制小鼠阴道TLR4/NF-κB通路激活有关。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生殖道感染 炎症 生育力 宫炎平胶囊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苷+放线菌素D(FA)方案初始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FA方案初始化疗的88例预后评分为5~6分的低危型GTN患者、0~4分且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癌的低危型GTN患者以及高危型GTN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FA方案作为初始化疗方案的疗效、化疗副反应;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前次妊娠性质、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治疗前血hCG水平、最大病灶的大小、转移灶数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FA方案初始化疗的疗效:88例接受FA方案初始治疗的GTN患者中,82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3%(82/88);82例完全缓解的GTN患者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5%(4/82)。(2)化疗副反应:常见的化疗副反应为恶心、呕吐(68%,60/88),其次为骨髓抑制(39%,34/88)、肝损伤(17%,15/88)、腹泻(14%,12/88)、口腔溃疡(7%,6/88)。所有出现化疗副反应的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及相应好转。(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9)、最大病灶大小(P=0.019)、转移灶数目(P=0.005)与FA方案初始化疗的疗效明显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5.716,95%CI为1.163~28.081,P=0.032)、最大病灶大小(OR=3.142,95%CI为1.182~8.354,P=0.022)是影响FA方案初始化疗后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使用FA方案作为初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预后评分为5~6分的低危型GTN患者、0~4分且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癌的低危型GTN患者以及高危型GTN患者安全有效,化疗副反应可控;患者年龄、最大病灶大小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科氏葡萄球菌解亚种的溶血性、耐药性及同源性。方法对13株科氏葡萄球菌解亚种进行回顾性研究。经质谱仪再鉴定后观察菌株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特性,测定菌株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溶血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溶血素基因和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及质谱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明确鉴定的13株科氏葡萄球菌解亚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溶血,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促进溶血作用。13株菌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携带mecA基因、cfr基因和ermC基因的菌株数分别为12、7和7。质谱仪聚类分析可将13株菌分为3个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将其分为6个分子型别。结论科氏葡萄球菌解亚种不同菌株的溶血作用存在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促进其溶血作用。尽管科氏葡萄球菌解亚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但都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抗药性,细菌 序列同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液汤+格列美对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是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纳格列美治疗,治疗组46例患者采纳增液汤+格列美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显著比对照组(71.74%)高,治疗组治疗后T-AOC、GSH-Px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治疗组治疗后LHP、MDA、IL-10、IL-6、hs-CRP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与对照组(6.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汤+格列美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增液汤 格列美脲 糖尿病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磷酸西格列汀+阿卡波糖,研究组患者口服磷酸西格列汀+格列美,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2 h PG)、平均血糖波动(MAGE)]、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硝基酪氨酸(3-NT)、C- 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HbA1c、2 h PG、MAGE、3-NT、CRP、HOMA-IR、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1c、2 h PG、MAGE、3-NT、CRP、HOMA-I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HOMA-β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FBG、HbA1c、2 h PG、MA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研究组为10.42%(5/48),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治疗T2DM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 标签: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格列美脲 效果 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