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油温高缺陷日趋明显,呈现上升趋势,各风电企业和制造商针对此问题也提出了较多的治理措施。本文针对此问题从齿轮箱发热和冷却两个方面较全面的分析了油温高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治理措施。

  • 标签: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温度高
  • 简介:摘要增生性瘢痕(HS)一般与病理性伤口愈合和慢性炎症有关,瘢痕可能会引起疼痛、瘙痒、挛缩,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生活质量。成纤维细胞(FB)的过度增长促使合成分泌大量胶原纤维是形成HS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HS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但手术治疗复发的可能性较大,激素药物与抗肿瘤药物联合注射治疗也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通过信号传导通路预防疗瘢痕进行了较多研究。本文回顾近年文献,就中药对HS预防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中药 增生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 Wnt/β-catenin通路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胃肠道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胃肠道癌防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推行胃肠道癌早期筛查和高危人群内镜下精查的策略,是改变我国胃肠道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高效途径。联合应用粪便检测、肛门指诊、胃肠内镜检查与治疗、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诊断技术,是实现胃肠道癌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手段。胃肠道癌防治念必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主动预测和早期发现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 标签: 胃肠道癌 早期诊断 筛查 防治理念 健康扶贫
  • 简介:摘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胃肠道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胃肠道癌防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推行胃肠道癌早期筛查和高危人群内镜下精查的策略,是改变我国胃肠道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高效途径。联合应用粪便检测、肛门指诊、胃肠内镜检查与治疗、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诊断技术,是实现胃肠道癌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手段。胃肠道癌防治念必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主动预测和早期发现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 标签: 胃肠道癌 早期诊断 筛查 防治理念 健康扶贫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中20%~30%是由与房颤相关,房颤相关的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特点。常规检查不能有效发现房颤。移动医疗技术极速发展为房颤的筛查提供了很多支持手段,有助于在房颤危险因素人群中筛查房颤。依据指南和循证证据管理房颤,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并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合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房颤发生,体现健康管理预防为先,有效管理危险因素,减少房颤相关卒中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布局下,通过反思消化疾病防治现况,对防治新理念和策略提出了建议。明确了基层和偏远地区依旧是疾病防治重点,鼓励切实践行早诊早治消化道肿瘤,力荐全社会联动重视慢性肝病规范化治疗,强调了消化病学和心身医学密切结合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标签: 全民健康 全面小康社会 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布局下,通过反思消化疾病防治现况,对防治新理念和策略提出了建议。明确了基层和偏远地区依旧是疾病防治重点,鼓励切实践行早诊早治消化道肿瘤,力荐全社会联动重视慢性肝病规范化治疗,强调了消化病学和心身医学密切结合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标签: 全民健康 全面小康社会 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暴露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对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搜集ERP治疗OCD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焦虑、抑郁情绪量表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共计1 239例患者,其中ERP组599例,对照组6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改善患者强迫症状,ERP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MD=-6.55,95%CI:-8.75~-4.35,P<0.001),也显著优于氯丙咪嗪(MD=-5.88,95%CI:-8.20~-3.56,P<0.001),但与CBT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1,95%CI:-1.62~2.04,P=0.82),且在干预后的随访期内ERP和CBT的疗效无差异(MD=0.41,95%CI:-2.45~3.27,P=0.78)。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ER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SMD=-0.45,95%CI:-0.74~-0.17,P=0.002),但与CB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CI:-0.27~0.16,P=0.62)。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56~0.23,P=0.41)。结论ERP在改善OCD患者的强迫症状、抑郁情绪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对于改善焦虑情绪,随访期内保持长期疗效未得到验证。

  • 标签: 暴露反应预防 强迫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防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经尿道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LR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于导尿管拔除前3 d~术后14 d,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2 mg,2次/d,并行膀胱功能训练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入院到术后2 w,给予叙事护理干预。以恢复排尿功能、预防尿失禁为干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为干预主要内容,并贯穿叙事护理干预的全过程。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1 d和术后14 d的24 h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尿失禁次数及入院时和术后14 d焦虑症状和抑郁程度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拔管后1 d和术后14 d的24 h平均排尿次数与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ULRP术后采取叙事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和膀胱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和治疗急迫性尿失禁。

  • 标签: 前列腺激光切除术 急迫性尿失禁 叙事护理
  • 简介:输煤系统粉尘是影响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水平和职工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介绍了输煤系统降尘的一些具体做法,实施后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输煤 粉尘 综合治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低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hFⅧ)预防疗重型血友病A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门诊接受rhFⅧ低剂量预防疗1年后,继续接受中剂量rhFⅧ预防疗1年的16例重型血友病A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30岁(20~37岁)。中剂量预防疗方案为静脉注射rhFⅧ 15~ 18 IU/(kg·次)、1~3次/周,中位rhFⅧ剂量及频次分别为17 U/(kg·次)和2次/周;低剂量预防疗方案为静脉注射rhFⅧ 10~12 IU/(kg·次)、1~3次/周,中位rhFⅧ剂量及频次分别为10 U/(kg·次)和2次/周。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于低、中剂量rhFⅧ预防疗期间的年总出血次数(ABR),年关节出血次数(AJBR),双侧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超声总评分,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以及中剂量预防疗期间FⅧ抑制物发生情况。患者低、中剂量rhFⅧ预防疗期间的AJBR、关节超声总评分及HJHS等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ABR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1-S-23),并且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16例重型血友病A成年患者接受低剂量rhFⅧ预防疗期间,其中位ABR、AJBR和HJHS分别为20.5次(2.0~38.0次)、(17.9±8.6)次和(43.7±17.3)分,分别高于中剂量预防疗期间的10.5次(3.0~ 36.0次)、(9.8±6.7)次和(37.3±15.3)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32、P=0.002,t=3.820、P=0.002,t=3.315、P=0.005)。②本组16例患者接受低、中剂量rhFⅧ预防疗期间,其关节超声总评分分别为(26.9±14.1)分和(31.8±11.8)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88,P=0.064)。③中剂量rhFⅧ预防期间,患者的FⅧ抑制物均呈阴性。结论重型血友病A成年患者采用中剂量rhFⅧ预防疗方案较低剂量预防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ABR和AJBR,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且不增加其FⅧ抑制物的产生。

  • 标签: 血友病A 出血 关节 成年人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文章基于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现状,提出了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的整体规划思路,并且重点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的具体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中小河流 综合治理 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OMM)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颈部预防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2016年间收治的61例无远处转移的OMM病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颈部预防疗疗效,失败模式及预后因素。结果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5.7%。Ⅰb区是最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6%,其次是Ⅱ区和Ⅲ区。对于cN0患者,接受至少同侧Ⅰb-Ⅲ区颈部预防疗和未接受的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和52.4%(P=0.036),接受至少同侧Ⅰb-Ⅲ区颈部预防疗能将区域失败率由46%降至6%(P=0.035)。发生区域失败患者中93%发生在Ⅰb区,50%发生在Ⅱ区,36%发生在Ⅲ区。结论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淋巴结引流具有一定规律性,最常见转移和复发部位均为Ⅰb-Ⅲ区。对于cN0的OMM,推荐至少包括同侧颈部Ⅰb-Ⅲ区的预防疗。

  • 标签: 黑色素瘤 淋巴结转移规律 预防疗法
  • 简介:摘要潘岳松及其同事讨论了脑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并强调了通过预防脑血管疾病来预防痴呆的新机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一级预防疗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率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27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无出血史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分别纳入内镜治疗组及无内镜治疗组,依据LDRf分型明确诊断胃静脉曲张(Lgf)及食管静脉曲张(Le,g),并遵循该方法建议原则选择相应治疗方案,观察治疗组及未治疗组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及不同Child-Pugh评分患者随访2年的出血率,以及评估性别、年龄、病因、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门静脉栓子、侧支循环、门静脉宽度等因素对出血的影响。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分类变量定性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结果127例患者随访2年,内镜治疗组55例(套扎术18例,套扎术联合组织黏合剂栓塞术2例,硬化术28例,硬化术联合组织黏合剂栓塞术7例),复发出血5例(9.1%),未治疗组72例,出血28例(38.9%)(P<0.05);治疗组及未治疗组重度静脉曲张所占比率分别为91.1%及85.1%(P>0.05);治疗组及未治疗组间肝硬化相关用药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法组间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内镜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出血率分别是2.00%比2.59%(P>0.05)、2.30%比5.88%(P>0.05)、3.10%比7.55%(P>0.05)及4.00%比21.62%(P<0.05);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患者均随访2年,其出血率分别为1.8%比8.1%(P<0.05)、1.1%比9.4%(P<0.05)及9.1%比10.1%(P>0.05);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及门静脉是否有栓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病因、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侧支循环、门静脉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出血及术后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胃静脉曲张首次出血风险与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及门静脉栓子有明显相关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一级预防疗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静脉曲张远期出血风险。

  • 标签: 食管胃静脉曲张 一级预防 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 作者: 杨西林 胡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天津 300070,美国路易斯安那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室,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市 70808
  • 简介:摘要天津妊娠期糖尿病预防项目始于1998年,监测了市内6区的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病率,探索了GDM的危险因素,研发了GDM预测模型。该项目发现,孕15周内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20%的GDM风险;强化生活方式干预GDM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发生率;GDM增加母亲产后糖尿病风险,其峰值在产后3~6年和40岁之前;妊娠期干预GDM对母亲产后糖尿病无效,但产后3年内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及43%的糖尿病风险;GDM后代儿童期肥胖增高,但孕期干预GDM对后代婴幼儿期及儿童期肥胖无效。我们呼吁建立连续的,贯穿于孕前、孕中及产后的GDM综合防控策略。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妊娠 并发症 干预效果 产后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花粉过敏所致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在花粉季前接受预防性治疗可减轻花粉季期间症状。本研究拟评价预防性使用甲磺司特对于AR患者花粉季中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应用转录组学方法探讨其预防作用机制。方法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于2020年1至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招募对杂草花粉过敏的AR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预防组在花粉播散前2周开始服用甲磺司特预防疗[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4±6)岁],对照组则不使用预防用药[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33±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t=0.381,P=0.706)与性别(χ²=0.595,P=0.715)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花粉季症状发作时所有患者填写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在花粉季前1个月和花粉季中分别抽外周血送检转录组学分析。组间差异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了χ²检验与t检验。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上一年花粉季期间鼻炎症状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 (6.4,9.3) vs 7.3 (6.1,8.0),Z=1.180,P=0.254]。在花粉季期间,预防组的RQLQ评分优于对照组(2.9±0.9 vs 3.7±0.9,t=-2.438,P=0.026)。预防组和对照组相比表达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210个,其中上调基因147个,下调基因63个。基因本体注释结果显示预防组中IL-12及IL-23相关通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06 48)。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验证提示,预防组HLA-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23±0.19 vs 1.00±0.49,t=4.016,P=0.006)。结论甲磺司特的预防疗对于提高季节性AR患者花粉季期间的生活质量可能具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12及IL-23相关通路的下调、HLA-G基因表达减少可能有关。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暴露前预防 生活质量 甲磺司特 转录组
  • 作者: 何珊 左泽兰 许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16
  • 简介:摘要谵妄是一种急性、波动性的大脑机能障碍的状态,其特征是意识改变,注意力集中、维持或转移的能力降低,可导致认知或感知障碍,幻觉的出现以及睡眠-觉醒障碍,无法用预先存在、已发生或发展中的疾病更好地解释。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有效识别与评估是儿童谵妄防治的前提基础,儿童谵妄防治临床实践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儿童谵妄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