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历来以皮革、经编、家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海宁,在2007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一度受到重创。面对经济滑坡、资源要素制约日益突出的困境,海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退低进高”、“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向高端产业升级,向服务业转型,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

  • 标签: 海宁 劳动密集型产业 经济滑坡 2007年 主导产业 金融危机
  • 简介:探讨了溢出水平、吸收能力与税收、补贴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当溢出水平较低时,不论吸收能力的强度如何,政府选择对R&D投入进行征税;当溢出程度处于中间水平时,如果吸收能力较弱,政府选择对R&D投入进行征税,反之进行补贴;当溢出水平非常高时,如果吸收能力较强,政府补贴力度应加大;创新产出的补贴率与溢出水平、吸收能力正相关。总之,政府有必要根据溢出水平、吸收能力的强弱选择税收与补贴工具以及实施力度,有效地解决R&D失灵问题。

  • 标签: 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税收 补贴
  • 简介:基于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及相关地区关税校准,本文分析了《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早期收获"和"全面实施"降税安排对岸三地的经贸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早期收获计划将对大陆的贸易余额和贸易条件产生负面冲击,但长期动态条件下将显著促进岸贸易、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ECFA全面实施的影响幅度大于早期收获计划;台湾地区的改善幅度大于大陆,香港地区作为岸贸易中转港的地位显著减弱;ECFA对各产业影响存在差异。

  • 标签: ECFA 台湾地区 GTAP
  • 简介:在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部门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乃至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中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及货物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通过回归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思路,即层次递进,重点突出,优先发展金融、运输、保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贸易。

  • 标签: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 面板数据
  • 简介: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从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挖掘其潜力,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利用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无效率值均为0,西部和东北地区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二者变化并不大,但是中部地区变化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研发的无效率因素中政府冗余投入最大;“十一五”区间大多数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均向集约式协同发展模式靠拢。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和促进科技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 标签: R&D效率 经济绩效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高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