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中国航运企业控制市场风险创造条件,上海航交所于2011年12月7日正式发布了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简称CBCFI)。文章基于GARCH-M模型和EGARCH模型对CBCFI日收益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CBCFI具有条件异方差性。指数的风险与收益呈一定负相关关系。收益序列具有非对称性,存在"反杠杆效应"。

  • 标签: CBCFI 收益率 GARCH-M EGARCH
  • 简介:从进口角度来重新审视贸易开放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该领域最新的关注点之一。本文利用2000-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从中间品和资本品两个角度来研究进口对企业生产所造成的作用效应。多种检验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规模和资本品进口规模与企业生产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皆对企业生产产生促进效应。由此证明进口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从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中间品进口对无出口、有研发以及民营企业生产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资本品进口对有出口、有研发以及民营企业生产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了进口的情形下,出口对企业生产表现出非常突出的负向效应。这为全面理解国际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作用效应,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视角不同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资本品进口 中间品进口 企业生产率
  • 简介: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银行(2006)中国120个城市调查数据构建的政府质量指标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政府质量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的提升;(2)较高的政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促进作用;(3)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水平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阻碍作用逐渐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主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的意愿相对缺乏。本文研究结论证明,政府质量的提升可以使得政府以较小的补贴强度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提升的目标。

  • 标签: 政府质量 政府补贴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通过测算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农业TFP增长,并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农业TFP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我国农业TFP的变动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受综合技术效率影响较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业TFP存在差异。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今后应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农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

  • 标签: MALMQUIST指数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 简介:新经济地理理论通常认为集群地区的生产优势源于集聚效应,而“新”新经济地理也认可选择效应(激烈竞争导致高效率企业才能生存)。本文证明了两种效应的存在性,进而运用企业微观数据分析,发现中国集群县市的企业(1)具有生产优势;(2)低生产企业少(左断尾),高生产企业也少(无右移动);(3)企业初建时生产高、淘汰高、增长速度低,因而中国集群地区的生产优势源于选择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

  • 标签: 新新经济地理 集聚效应 选择效应
  • 简介:本文在传统的两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纳入到研究框架中,形成三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1998—2011年工业的全要素生产(TFP)增长变迁和各地区工业TFP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工业全要素生产呈现出震荡式的上升,年均增长为5.2%,且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恶化对TFP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东部和西部的工业TFP增长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西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位居三大地区之首;东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双驱动;全国及三大区域工业TFP增长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即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但全国及三大区域工业TFP增长均存在条件收敛。

  • 标签: 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DEA 收敛性
  • 简介:本文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导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市中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在可比方法估计下我们发现中国被低估的城市已明显减少,大部分城市处于最优规模的附近,但同时被高估的城市数量在增加。此外,与东、中部等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集聚经济 劳动生产率 最优城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