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期,一个无情的事实摆在了人类的面前,即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二战后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长皮撤(B.Pichal)为联合国社会理事会撰写的《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后果》一书,已注意到了人类社会此前从未有过的一种现象——老龄人口比重增大,在20世纪中叶后开始出现。当时并未引起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的特别关注,当时间将人类社会载入本世纪末期,“银发浪潮”涌动在各国人流中时,人类社会面临的老龄化问题确确实实的摆在了各国政府面前。关于人口老龄化皮撤提出的标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全部人口中占4%以下,为年轻型人口,4%-w%为成年型人口,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后来欧洲一些人口学家进一步研讨

  • 标签: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老年消费 心理分析 老龄人口 消费市场
  • 简介: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与2013年获取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可使家庭总消费提高约14%,同时,银行每将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1%,可使持有信用卡家庭的总消费增加约0.071%。以货币量计算,从2010年至2012年,新发行一张信用卡可刺激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23.6元,这可解释2010年至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中的15.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对不同消费品种与家庭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持有信用卡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大于对食品衣着消费的影响,对低收入、零活期存款、遭受疾病或失业冲击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均与流动性约束理论一致,表明信用卡消费信贷可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而促进消费

  • 标签: 消费信贷 信用卡 流动性约束 倾向匹配
  • 简介: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一)居民消费: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

  • 标签: 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 常住单位 居民消费 货物 本国经济
  • 简介:“凌霄”现象张方元某君任厂长三年,调换了四个厂子,调动原因很简单:亏损!那么,为何不就地免职呢?原来,该君有一套“攀附”术,把“上司”哄转了,“上司”成了他这风挡雨的“大树”,所以“屡亏屡调”,厂官照做。不过,“攀附”之术,虽“有效”,但“有限”。最...

  • 标签: 人类社会 现实生活 生活需要 树木 照做 命运
  • 简介:近年来,青年消费问题日益突出并波及整个社会的消费与生产领域.学者们已经从很多方面探寻了原因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措施.本文从消费与认同的相互关系分析了青年消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青年消费问题的建议.

  • 标签: 消费 认同 青年消费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做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究竞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理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 标签: 消费主义 正常性消费 区别
  • 简介:日前,中消协提出了"科学消费"作为今年的消费主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消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全面的理解及贯彻科学消费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科学消费 科学性 消费者素质
  • 简介:对“五九”现象,人们已不再陌生:在“贪界”那是很普遍的,意即五十九岁的干部在退休之前很容易“失节”,走上不归路。而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六十”现象

  • 标签: 中国 领导干部 反腐败 作风建设 社会文化
  • 简介:宗派现象透析陈本金搞经济建设需要方方面面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否则,经济腾飞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然而,有些单位的同志,对此认识模糊,往往以小团体和个人利益为重,拉帮结伙,排斥异己,表现出了浓厚的宗派主义情绪。要使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必须痛下决心铲除这颗毒瘤...

  • 标签: 宗派主义 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透析 监督机制 党的纪律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信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信用供给方管理不善、经济周期波动、社会不可抗力、消费者恶意欺诈等是消费信用蕴涵的主要风险。消费信用经济的扩大化导致消费者的负债额上升。消费者破产制度作为消费信用的回收制度将推动消费信用市场的发展,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

  • 标签: 消费信用 消费者破产 信用风险
  • 简介:新浪曾在教育盛典上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中显示,家庭教育月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44%,教育支出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根据2011年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在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正以每年30%的速度急速扩张,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消费市场。那么,教育消费蕴藏了哪些特点?未来的教育消费趋势走向如何?《经济》记者采访了相关教育界专业人士和教育市场机构,针对教育消费问题进行了一番探究。

  • 标签: 家庭教育消费 家庭消费 消费总支出 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培训市场 国家教育部
  • 简介:信用消费是信用经济条件下市场中重要的交易形式,在发达国家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开展信用消费具有必然性,也初步具备了可行性。正确认识信用消费,探讨信用消费的规律和难点,有助于推动我国信用消费的开展。

  • 标签: 信用消费 中国 个人消费信贷 消费观念 不良贷款率 个人征信体系
  • 简介:人人都盯上了中国消费市场,认定这个市场巨大,而且出手阔绰。但这不是全部的真相。J.P.摩根私人银行首席投资官MichaelCembalest于近日发表了他对中国消费群体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正经历快速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未来几年,中国的中产阶层消费群体会超过美国。到2015年,亚洲的中产阶层消费人数将与欧洲和北美的消费人数相当,成为全球汽车、手机等N个市场的老大。

  • 标签: 消费市场 中国 真相 MICHAEL 消费群体 首席投资官
  • 简介:从1998年的投资启动到1999年的投资、消费双重启动,再到2000年的“三驾马车”并驾驰骋,中国启动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逐步显现其效应。1999年下半年消费品市场有所回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党和政府将“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2000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取向得以强调,2000年消费品市场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 标签: 中国 扩大内需 消费政策 消费品市场 利息税
  • 简介:1998年以来,在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报告拟在反思、评价1998年以来我国各种启动消费政策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为今后制定消费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中国 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 消费政策 农村消费
  • 简介:我国农民教育消费力低下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教育消费力,这对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民教育消费力 农民教育信贷力 消费教育
  • 简介:排队购买,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习以为常的必然现象,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对此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超长期高增长和供给的旺盛,通货紧缩、推销、过度库存、甩卖等现象成为经济的常态,“旧排队’’现象早已淡出了中国而成为历史的模糊记忆。

  • 标签: 排队 解析 经济时代 著名经济学家 短缺经济学 通货紧缩
  • 简介:一份来自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调查表明,近三年来,北京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查处的30岁以下国家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案件共19件,这些作案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5.6岁,年龄最小的仅有19岁,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26岁现象".无独有偶,天津市人民检察院2000年查处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中,30岁左右的有54人,占25.5%,与1999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 标签: 人民检察院 贪污 国家公职人员 挪用公款案件 作案 受贿案
  • 简介:本文以碳酸饮料为例,从健康经济学的角度探究消费者过度消费不健康食品的经济学成因。本文发现,消费者对不健康食品的过度消费,是由于其消费行为所具有的理性成瘾特性决定的。这种特性导致了消费者对不健康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过低。市场无法通过自身的价格机制,将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即此类商品的消费市场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应该对不健康食品的消费市场进行积极地干预,以纠正市场失灵。

  • 标签: 理性成瘾 公共健康 时变参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