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是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公司经营绩效提高的重要内容。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上市国企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影响的背后原因。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度越高,即财政分权越完善的地方,地方政府越会减轻对地方国有企业的控制,即地方政府越会减少对地方国有企业持股比例。财政分权越完善的地方,政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关系,说明财政分权越完善的地方越有利于缓解政府持股比例过高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造成的损害。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制带来的地方经济增长的竞争压力越大、财政压力越大和失业率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减轻对地方国企的控制。

  • 标签: 财政分权 政府控制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地方经济增长压力
  • 简介:现代国家治理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课题,目前人们是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解读的.①但笔者以为,国家治理的深层问题是制度,核心是确立以法治国、分级财政和绩效管理等三层次制度.限于篇幅,本文将重点讨论现代国家治理下的分级财政体制.本文将从什么是责任型分级财政体制开始,通过对其必要性,它与现体制的关系,以及该体制建设的路径的研究,指出它是国家治理的核心环节.

  • 标签: 现代国家治理 责任型分级体制 权力型分级体制 责任政府
  • 简介:'媒体监督'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渠道,对国家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等实施监督职能。在新形势下,媒体融合个人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为一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真实性特征,而媒体在政府财政运行资金安全方面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

  • 标签: 政府财政 资金安全 媒体监督
  • 简介:一、农业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筛选根据财政统计年鉴,与农业四大主体功能有关的财政资金分配主要体现在“农林水事务”和“节能环保”科目上,“节能环保”科目主要针对农业的生态调节功能。本文进行研究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涉及“农林水事务”,故本文进行的功能区划划分仅考虑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生存保障、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主要指的是提供全社会的农产品供给,确保国家食品安全,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

  • 标签: 功能区划 财政统计 国家食品安全 支农资金 财政资金分配 生存保障
  • 简介: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湖南14个市州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了湖南全省及14个市州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财政和科技政策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偏低的规模效率导致了偏低的技术效率;各市州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湘西自治州生产率最高;三个区域中,“3+5”城市群生产率普遍高于其他两个地区,湘南地区普遍低于其他两个地区;财政收入占比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财政收入占比变化率每提高1%,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0.34%;科技投入占比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明显的正面影响,科技投入占比每提高1%,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18%;财政和科技政策主要作用于技术效率,对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湖南 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政策 科技政策
  • 简介: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任何一项财政支出比例占总财政支出比例较低时,在总财政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该支出比例能促进经济增长;当这项支出比例占总财政支出比例较高时,减少该支出比例能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利用2007-2014年我国财政数据,进一步考察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合模型发现,人力资本财政支出低于最优值,物质资本支出高于最优值,适当提高人力资本支出和降低物质资本财政支出比例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 标签: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财政支出
  • 简介:财政支农支出作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着挤入效应与挤出效应的争论。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有正向影响,但不同性质的支农项目挤入效果不同.最后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江苏 面板数据
  • 简介:地方政府承担了多数财政农业支出,而地方财政支出又高度依赖政府间转移支付,但转移支付对地方农业支出的影响仍不明确,本文使用2003-2009年地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这一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存在忽视农业支出的激励,且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实证部分表明,无论是使用比重还是人均额,转移支付对农业支出的积极作用均较为微弱,一般性转移支付效果很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效果较大,但也低于合理水平;转移支付的效果存在显著的时间与地区差异,即在2003-2006年与财力净流入地区效果更好;转移支付对农业支出中的林业支出影响最大,对其他农业支出的影响较小。政策性建议是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应当慎重,注意地方政府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挪用,且应强化地方政府问责制。

  • 标签: 财政农业支出 转移支付 地级数据
  • 简介:财政投入机制影响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而传统线下的财政投入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的视角下,文章分析了成都市将如何通过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来推动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财政投入机制 小微企业 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