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西农村城镇是70年代初现端倪的,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传统经济的,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极大冲击了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力推动了我省农村城镇进程。据统计,1999年底,我省共有21个城市,其中省辖市7个,县级市14个;小城镇1816个,其中建制700个,全省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8.6%,非农业人口点21.43%。城镇水平为23%,比1978年155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

  • 标签: 江西 农村 城镇化 发展 对策
  • 简介:农村城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和人才的流失,对农村地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回波效应”。必须从多方面寻找对策才能破解“回波效应”,才能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 标签: 农村城镇化 回波效应 对策
  • 简介:西藏城镇囿于历史、自然环境、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原因的制约,城镇进程相对较慢,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聚集效益和经济辐射能力,走有西藏特点的城镇道路。

  • 标签: 西藏 城镇化 思考
  • 简介:近年来,旬阳县在推进城镇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县域城镇统筹规划,从八乡镇开始试点分步实施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旬阳县这几年每年的城镇率增幅为3.32%,高于全省增幅1.92个百分点。为了深入了解旬阳县的具体做法,我对旬阳县8个试点乡镇之一的麻坪镇进行了调研。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旬阳县 调研 科学发展观 统筹规划 县域城镇
  • 简介:新型城镇的核心是人的城镇。而促进人的城镇,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知识技能和从业能力。新型城镇的实现,离不开新型农村教育这一有力推手。然而,近些年来,本来处于被遗弃角落而异常脆弱的农村教育,再一次受到城镇冲击波的侵袭,而日渐背离了它的初衷,失却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 标签: 城镇化 农村教育 发展现状 教育事业
  • 简介:城市(镇)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一般认为,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和结果。城市概念最早出现在1858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在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他提出了“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而不象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

  • 标签: 城镇化 内涵辨析 《政治经济学批判》 乡村城市化 城市乡村化 经济现象
  • 简介:推进新型城镇应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防止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切实增加建设用地供给,建立市场、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实现人的城镇和市民。建议协调推进一揽子配套改革措施:建设用地按土地当量在全国范围内占补平衡,切实增加土地供给;转变保护主义和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合理扩大农业开放;改革财税制度,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体系;对城市政府适度举债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统筹考虑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等。

  • 标签: 城镇化 解读 专家 土地供给 监督约束机制 建设用地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未来十年,城镇将是我国现代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战略,同样也是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关中地区处在陕西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布局中,关中地区率先发展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关中地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经济 现代化建设
  • 简介:随着我国城镇进程的加快,农村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大批农村人口陆续进城,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教学点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如何突破重围,在城镇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变革中寻求自身的成长,弘扬自己的特色就显得尤其重要。

  • 标签: 农村学校 城镇化 发展现状 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