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而社会保障对于消除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确定社会保障建设的“度”,并合理界定、协调处理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各方主体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建适应和谐社会社会保障制度。

  • 标签: 社会保障 社会和谐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发展策略:建设多层次的养老保障补充机制;推动农村用地上市流转;建设实物交换体系作为补充;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宣传。

  • 标签: 农村 养老 社会保障
  • 简介:社会保障罐的完善程度,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第二位的因素。在人均国民收入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覆盖全社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困难的。因为能够用于支付社会保障的费用取决于每个时期社会总产品和扣除当前消费之后还有多少剩余。我国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约840美元。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在12.7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为8.76亿,占69%。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34元,两者之间的差距为2.65:1。中国现行的失业、养老和医疗等保障制度主要为城镇居民,特别是为城镇工薪劳动者设计的,并没有包括8亿多农民。研究和制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低于以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出发,既要不断探索、积极推进,又有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 标签: 农村 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 合作医疗保险
  • 简介:当前,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不足问题是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矛盾。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险基金蕴涵着巨大的支付危机。在近期,地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完全依靠财政支撑是难以想象的。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

  • 标签: 社会保障资金 财政投入 筹资方式 个人账户 中国
  • 简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随着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深化,做好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十五”期间,在认真搞好现行社会保障工作的同时,要把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 标签: 社会保障体系 管理体制 立法 社会化管理 管理手段
  • 简介: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奇怪的现象:在国有企业或政府和事业单位工作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下岗人员。宁可在家中待业领取救济金:也不愿到非国有的单位再就业;有些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较长时间的职工,明明工作不顺心,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不了。而且收入也不高。完全有可能到非国有企业会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收入也会相应高一些。但这些人一般不会向非国有企业流动;

  • 标签: 社会保障 国有企业 就业 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