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咨询我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出口“免、抵、退”税政策,本公司于2006年12月底出口一批产品。按照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因本公司属于第一次申请出口退税,需在1年后才能将税金退到本公司账户,故本公司在账务上未做任何处理。请问这样处理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需要在什么时候将出口退税款反映到账簿中?如果需要会计核算,是否可以作如下会计处理: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 标签: 出口退税款 会计处理 税务 外商投资企业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 简介: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涉及多元因素,与出口退税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产生混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较常出现各种失误。为此,澄清有关出口退税的基本概念并对其会计核算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会计核算 出口退税 实证分析 财会人员 复杂性 过程
  • 简介:企业出口退税有两种方式,一是1994年按“免、抵、退”办法办理出口退税的内资生产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具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实行“免、抵、退”办法,即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和出口货物的离岸价计算“免、抵、退”税额,免征本环节的增值税,并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对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按规定给予退税。二是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企业直接出口和委托出口的货物,一律按“先征后退”办法办理出口退税。企业出口退税通过“应收出口退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下的“出口退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

  • 标签: 增值税出口退税 应交增值税 产品销售成本 应交税金 会计处 进项税额转出
  • 简介:<正>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我国扩大外贸出口,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政策。近几年来,出口退税工作经过不断改进,日趋完善,成效显著。但是,由于目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而且《出口退税管理办法》本身也有不完善之处,加之在审核办理退税工作中亦有疏漏,因此在出口退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骗税歪风屡禁不止。近几年来,国家为了预防骗税,几

  • 标签: 出口退税政策 退税管理 专用发票管理 管理办法 增值税专用发票 骗税行为
  • 简介: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61个月的1252类商品的出口数据,将消费惯性理论引入到外贸出口研究之中,定义了出口惯性的概念,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分析出口惯性、退税率变化和汇率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 标签: 出口退税 汇率 出口惯性
  • 简介:2003年4月上旬,由国务院“807专案组”督办的曾少荣等人骗取出口退税案终于水落石出。广西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些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曾少荣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100万元;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巫裕强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以循私舞弊罪判处原北海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局长徐绍福有期徒刑4年。

  • 标签: 出口退税 北海市 公司 税收管理 进出口 国税局
  • 简介:关于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商业连销企业经管出口业务如何办理退税的问题,经研究.现规定如下:一、关于商业连锁企业经营出口业务准予退税的货物范围问题。根据现行有关规定,对具有出口经营权的商业连锁企业总店(总公司或总部)收购自营出口的贷物,同意比照有关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办理出口退税事宜,但对其收购的超出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核定的出口经营范围的系统外出口货物,不予开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也不得办理退税。对上述商业连锁企业分店(分公司、分部)出口的货物,不予办理退税。二、为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对具有出口退税经营权的商业连销企业代地其他酷业企业出D的货物,暂不办理退税。关于具有出口经营权的连

  • 标签: 出口经营权 商业连锁企业 出口业务 出口退税管理 出口货物 外贸企业
  • 简介:为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调整的基本方针就是对企业不同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即对国家鼓励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

  • 标签: 出口退税率 中国 外贸体制 出口企业 税收体制 出口创汇
  • 简介:我国的出口退税体系由于政策性原因存在普遍的退税滞后现象,这对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增长会产生什么经济后果,本文以资本市场外贸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对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999年以来外贸上市公司的应收出口退税额逐年攀升,实际出口退税率和出口退税周转率逐年下阵。出口退税拖欠颧占公司流动资金的比重逐年提高,因出口退税拖欠而引起的利息负担占公司经营业绩的比例越来越大。研究结果证实出口退税速度的下降显著地阻碍了外贸公司出口业务的增长。由此揭示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已对出口增长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退税滞后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出口退税 退税滞后 经济后果
  • 简介: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核定地方出口退税基数,并将中央独自负担出口退税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即对于超过出口退税基数的部分由中央和地方按75%和25%的比例分别负担。2005年8月。国务院又对上述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作了进一步完善:一是自9月1日起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金库退付,地方金库不再退付25%。此前已从地方金库退付的部分办理调库,地方财政收入中也不再反映负数;

  • 标签: 出口退税率 负担机制 机制改革 完善建议 地方财政收入 国务院
  • 简介:以17家外贸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王跃堂、赵子夜(2004)考察了出口退税滞后对公司外贸出口增长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出口退税滞后政策是否存在经济后果提供经验证据。文章发现,1999年以来外贸上市公司的应收出口退税额逐年攀升,而实际出口退税率和出口退税周转率逐年下降。由此给外贸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和经

  • 标签: 出口退税率 上市公司 经济后果 经验证据 流动资金 出口增长
  • 简介:最近,我们在对某省国税机关征收管理中央预算收入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福利企业退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擅自扩大范围。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民政福利企业享受福利退税必须是1994年1月1日以前,由民政部门、街道、乡镇举办的福利企业,但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1994年1月1日以后举办的民政福利企业,必须经过省级民政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的严格审查批准,方可享受税收优惠”。但在被查企业中,却有一些福利企业并非由民政部门、街道、乡镇举办。它们有的由国有企业举办,举办企业或将其本身生产的产品转移给福利企业销售,或为福利企业提供技术,安插人员。福利企业享受退税,举办企业也可从中得到好处;有的由个

  • 标签: 民政福利企业 民政部门 增值税 民政主管部门 地方政府 福利基金
  • 简介: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础上,政府以政策指导和政策优惠为导向,用工单位和员工共同出资,以资金积累和运作增值为主要特征,以提高出资单位员工的养老待遇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补充养老保险的特点,因此其是否缴纳、缴纳比例都比较灵活,可以由单位根据自身效益决定,

  • 标签: 医疗保险费 养老保险费 财税处理 补充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 用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