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 标签: 定向增发 盈余管理 定价效率
  • 简介:定向增发是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以我国2013—2015年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股票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和分析师自身角度实证分析分析师股票评级乐观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分析师声誉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性与分析师评级乐观性正相关,而声誉高、规模大的券商以及分析师的努力程度则会对其评级的乐观倾向产生反向抑制作用。分析师评级报告发布日距定增报告公布日的时间间隔也会对分析师评级乐观性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评级乐观性 定向增发 企业融资 明星分析师 股票评级
  • 简介:定向增发作为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日益受到监管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是定向增发折价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当大股东购买定向增发股票的比例与其在增发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比例差额越大时,增发折价也越高,并且增发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的溢价越低。这一结果表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实现了以较低的对价稀释中小股东权益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后者的利益。此外,与国外的研究一致,定向增发的折价还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成正比,即当不对称的程度越高时,增发的折价也越高。

  • 标签: 利益输送 信息不对称 定向增发折价
  • 简介: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同股不同权"的现象,但其仍未解决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及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在侵占公司资源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同时,也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分析定向增发前后大股东行为,对比其在定向增发前后的利益变化,发现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动因、手段及影响,制定针对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规则变得尤其重要。

  • 标签: 定向增发 大股东 掏空行为
  • 简介:分别对2010年、2011年定向增发前后一年的股票流动性和股权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之后股票流动性显著下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明显增加。然后就股权结构变化对股票流动性变化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后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股票流动性正相关;股权制衡度、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没有显著关系。

  • 标签: 定向增发 非公开发行 股权结构 股票流动性 公司治理 私募
  • 简介:成本管理是油田企业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单成本管理侧重从作业区角度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成本,本文提出区分不同责任层级、依据各层级责任范围设置效益评价指标,构建作业区、采油队、班组三层单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 标签: 油田企业 单井成本管理 单井成本核算 单井效益评价
  • 简介: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者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者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融资 再融资偏好 投资者情绪 利益输送 公开增发融资 股权再融资方式
  • 简介:定向增发是我国股权融资的重要方式,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已成为定向增发中最主要的类型,因其具有项目建设周期长、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特点,同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有一定区别。本文选取2009~2010年进行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的153家企业进行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每个企业定向增发前两年至定向增发后四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影响公司业绩的四个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定向增发 公司业绩 因子分析
  • 简介:本文以2005~2010年间有过定向增发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监管意愿和监管能力的角度考察和解释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①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②因为监管意愿的差异,使得压力抑制型机构投资者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抑制了盈余管理。③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由于监管能力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正向盈余管理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内容,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制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监管意愿 监管能力 盈余管理
  • 简介: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用定向增发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方式。现有的会计准则、税收法规要求企业在对限制性股票激励进行财税处理时“参考股票期权”,但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作为不同的激励方式具有不同的实质,在财税处理上不能简单照搬。本文结合案例对限制性股票的行权日、等待期、行权数量及会计费用与税前扣除费用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股份支付环节提出了财税处理建议。

  • 标签: 限制性股票 行权日 等待期 行权数量 财税处理
  • 简介:审计技术创新就是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科技产品、采用新的审计管理模式.在审计资源耗费最低的情况下达到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最优化。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审计局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模式、完善监督机制,创新审计新技术、新方法,将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引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与传统审计专业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组合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5月底.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审计254个,审计竣工决(结)算9.81亿元,审减工程价款2.37亿元,审减率14%;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计703个,审增申减概(预)算资金5.15亿元,概(预)算审计调整率26%,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投资资金。

  • 标签: 审计技术 创新投资 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管理模式 监督管理模式 建设项目审计
  • 简介:审计调查的技术方法(续)臧南宁(执笔)潘博三、实施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既是一种审计形式,又是一种调查行为。因此审计调查的技术方法可以分为调查技术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两大类。(一)调查技术方法1.普遍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c即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进行普遍的调查...

  • 标签: 审计调查 技术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人员 调查提纲 调查访问
  • 简介:陕西科学技术馆位于西安市新城广场,是公益性科普事业单位,建筑面积总计9700平方米,青少年科技教育场所约占5800平方米。其中:常设科普展厅2100平方米,临时科普场地1420平方米,培训教室780平方米(含48座多媒体语音教室1间、48座计算机培训教室1间、电化教室3间),交流场地1500平方米。陕西科学技术馆的基本属性是教育,宗旨是“让公众理解科学”,所以是变“请勿动手”为“请你动手”,让观众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增强创新意识的公益单位。

  • 标签: 科学技术馆 陕西 计算机培训 语音教室 公众理解科学 动手操作
  • 简介:联网审计是一种崭新的审计模式,是指与被审计单位通过网络互联,在对其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的基础上,通过联网审计系统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在线连续审计。实施联网审计,可以全面、迅速获取其经济业务信息,避免因时间紧、任务重而导致审计效率不高和审计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进而推动审计关口前移,使审计信息积累和审计工作日常化成为可能。

  • 标签: 审计技术 联网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 被审计单位 审计模式 网络互联
  • 简介:审计调查技术方法的初步思考亓春华审计调查作为审计主体监督审计客体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它必然规定了调查方法的运行方向、时间、地点和范围。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的运用则构成审计调查的实体,它充实了审计调查程序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其特点是: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②...

  • 标签: 审计调查 技术方法 经济现象 分析方法 调查单位 可靠性
  • 简介: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位于风景如画的艾溪湖畔——南昌(昌东)高校园区。学院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在30年的大专层次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育德教能”的办学理念,

  • 标签: 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 制造 高等专科院校 国家教育部 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