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樟树市财政局积极围绕“三农”问题,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导向,拓宽投资渠道,吸引多元投入,起到了“四两拨”的效应,助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一、财政扶持,多元投入,推进中药材形成产加销链条式发展樟树药业源远流长,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1800余年不衰。千百年来,历代医药圣手执着的技艺追求和樟树“药帮”的苦心经营,使樟树精湛的药材加工炮制技术独树一帜,并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药材集散地,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盛誉,成为海内外药界同仁认同的中国国药之都。为做大做强樟树药业,樟树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并以财政投入资金为导向,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

  • 标签: 樟树市财政局 “三农”问题 农业产业化 中药材产业 养殖业 财政贴息
  • 简介: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谈这个问题是适宜的,因为在此前后正是制定计划的时期,每年财政收支的盘子将在此时确定。当然还要通过同级人大的审查和批准,过去这只是个例行手续,现在听说有些地方成了关卡,应该说这是好事,多一个环节虽然影响效率,

  • 标签: 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 手续 财政收支 效率 计划
  • 简介:创建秋功业·雁子·报载,1997年4月,朱基副总理将高培勇教授请进了中南海,给中央领导上了一堂税收知识课。税务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专门从事税务教育工作的学校近况如何呢?记者将镜头从收税的前方转向了后方。短短的两三年,中国的税法观念已...

  • 标签: 税务教育 税制改革 税务干部 税务专业 西安市 教学质量
  • 简介:独秀立涛头张文富涂广友在铸造行业生产形势普遍不景气、众多企业经营失利亏损的大气候下,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铸钢厂却是一花独秀,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利润指标,被连山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企业。今年形势更是喜人,前9个月实现产值290万元,利润20...

  • 标签: 铸钢厂 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成本 原材料 废品损失
  • 简介: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向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产业平台。位于垛菜花风景区西侧的岛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并积极开发农家乐产业链,“夏黑”、“甬优一号”、“醉金香”等众多品牌的原生态绿色水果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 标签: 葡萄产业 农业生产结构 生态农业发展 专业合作社 高效农业 产业平台
  • 简介:1“酶作坊”和“一根指头的忠告”我想我大概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家伙。从我呱呱坠地的第一刻起,母亲就说我“和人不一样”。原因是别的婴儿的哭声大体是温和型的,而我则是嘶哑的、甚至是怖厉的不绝于耳的长哭。以后在我多次做出了忤逆于常人常情的桩桩件件事端后,丈夫...

  • 标签: 牛群 影展 西安 文化活动 安人 文化与经济
  • 简介:税收古事得失几人知周乃方皇粮国税,古已有之。翻开中外浩如烟海的税收史,涉及到的形形色色人物千千万万。然而有3个人值得特别一提:一个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另一个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再一个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因为他们3人经历极为特殊,个中得失,耐...

  • 标签: 周邦彦 塞万提斯 拉瓦锡 李师师 《堂·吉诃德》 西班牙
  • 简介:随着1997年元旦钟声的日渐逼近,通化市地税局主体干部开展税收大检查、组织财政收入的身影也不分昼夜地忙碌在被白雪、坚冰覆盖的大街小章和乡镇农村的旮旯胡同……征税难,征缴个人房屋交易区纳的契税就更难。它隐蔽性强,税源为散,并且直接触及交易看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证缴起来十为艰难。“再难消的‘骨头’使要把它咽下去!”为此,通化市地税同组成了一轰6人小男队,分片实施稽征。他们不为日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雪,冒着严寒走街串警。日天他们寻戎税源,核实纳税人;晚上屡趁见王下班在家的送友纳税催缴通知奉,留传税政法规。有时为送炭一历纳税催缴通知星就是路三趟四趟也见不到纳税人的踪影,有时为见需屋的王人,竟要等上三四个

  • 标签: 通化市 小分 组织财政收入 纳税人 纳税户 地税局
  • 简介:早在五六十年代,税门部门就开始了对企业的“帮促”工作。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机制的逐步转换,税收杠杆对经济的调节功能日益增强,税务部门的“帮促”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遇到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就教于大家。

  • 标签: 税务部门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机制 五六十年代 调节功能 税收杠杆
  • 简介:20世纪快要走到尽头了,新世纪应从何时开始:2000年平?2001年平?对此,国际上有关方面争论很“热”。这个“世纪之争”并非现在开始,而是自前几个世纪起就“从古有之”。不过今天从20世纪跨进刘21纪,与从19世纪跨进20世纪以及从18世纪跨进19世纪有所不同,它不仅涉及到一个“百年问题”,而且涉及到一个“年问题”,即:人类从何时起才进入公元第三个年?这真是一个“载一连”的争论,也可以说是一件“年等一回”的大事。“后之视个,犹如今之视昔”。如果今天的人们能在1999年把这件大事作出一个结论,一千年以后的人们将不再为此烦恼、为此争论,而且将在公元纪年法的历史上“永垂青史”。可见,今天我们

  • 标签: 20世纪 一千年 文化建设 千年问题 19世纪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