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传来诉讼或代位诉讼,它已为各国公司立法认同,并成为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的司法救济手段。我国有必要明确规定股东代表诉讼,具体有:在原告主体资格上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规定单个股东股还是少数股东权,二是股份持有时间的要求,三是提起诉讼的股东是否为记名股东与无记名股东,有表决权股东与无表决权股东的限制;在股东代表诉讼的范围上规定为控制股股东、董事;诉讼请求范围包括停止违法和侵权行为、要求赔偿;诉前程序为30日即可;诉讼实体条件为实施了诈欺和严重疏忽行为、造成损失并不能用其他方式有效排除;律师费用胜诉由原告公司负担,败诉自行负担。

  • 标签: 股东代表诉讼 少数股股东 控制股股东 司法救济
  • 简介:国有资产流失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公益诉讼不啻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我国国有资产公益诉讼应采取“三元制”的启动模式,即个人、社会团体、检察机关均可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可采用前置审查和事前预防诉讼模式;公益诉讼成本应在原告、被告、国家之间合理分担,兼顾公平和效率;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奖励公民进行公益诉讼

  • 标签: 国有资产 公益诉讼 诉讼模式
  • 简介:美国税收立法程序简介文于一贫美国联邦宪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课税权属于国会。”这就是说无论是总统还是地方长官均无权做出征免税决定,只有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成为税收法律。以联邦税法(国税法律)为例,美国的税收立法程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国税局向财政...

  • 标签: 税收立法程序 众议院 联邦法院 辽宁省丹东市 参议院 修正法案
  • 简介:下面记录的这个案例,发生在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后,涉及到老所遗留的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其间又牵涉到银行出具虚假进帐单等验资诉讼中常见的第三者责任,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案件中到一些民法的基本理论,具有探讨价值,案件的处理结果又比较理想,特将诉讼的过程记载下来,希望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有所启迪。

  • 标签: 会计师事务所 验资诉讼 案例
  • 简介:基本案情2000年3月,A国税分局在对B企业进行纳税检查过程中,发现当年2月份该企业从C市D公司取得的两份增值税专用发票有虚开嫌疑。该分局对这两份专用发票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确属虚开。其后A分局通过对B企业的经营情况作进一步检查,又发现该企业上一年度5月份也有两份从D公司取得的专用发票。于是,A分局决定对这4份专用发票不予抵扣,并作出税务行政处罚,该企业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A国税分局只有B企业当年2月份取得的专用发票为虚开的证据,并不能证明B企业上一年度取得的2份专用发票也是虚开的,判决A分局撤销处罚决定,并由A分局重新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决定。

  • 标签: 中的证据 行政诉讼中的 证据问题
  • 简介: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是税务机关的一种执法行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税务稽查包含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个程序。本文就稽查实施程序,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探讨。

  • 标签: 税务稽查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随着司法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涉税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多。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近两年来发生的涉税司法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我国税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纳税争议的双重前置制度、在部分地区建立税务巡回法庭,放宽税务争议案件受案范围和法院司法审查权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税收争议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

  • 标签: 税收争议 行政诉讼 税务法庭 税务争议受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