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收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下寿险需求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段的寿险需求有着不同的收入弹性,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小于1000美元时次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寿险需求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弹性逐步降低。中国寿险业要抓住收入弹性较高的有利时期,加快发展。

  • 标签: 寿险需求 回归分析 收入弹性
  • 简介: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供方诱导需求导致的过度服务,在中国是一个相当普遍和严重的问题。”细分起来,供方过度服务的表现形式有大处方、抗生素滥用、大检查和手术滥用。过度医疗服务不仅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对消费者健康的损害。

  • 标签: 诱导 医生 医疗服务 消费者健康 有限资源 过度
  • 简介:“住院67天花费550万元”,“67天共有3025份化验单”,“两天的输液量将近一吨”。看了这一串数字,让人触目惊心,更让人很难把它和一个患者的治疗联系在一起,但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这就是最近被媒体和社会所关注的,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发生的“天价医疗费事件”。患者翁文辉老人因患恶性淋巴瘤,化疗引起了多脏器衰竭,而住进二附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 标签: 医疗费 天价 哈尔滨医科大学 诱导 附属医院 患者
  • 简介: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是源于供给就是源于需求,或二者兼而有之。从亚当·斯密到后凯恩斯主义,在如何解决供给与需求的问题上,各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要走出一条稳定和谐的和平崛起之路,必须要精心协调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 标签: 供给 需求 市场经济
  • 简介:本文将遗产动机引入代际收入转移下的家庭消费一储蓄决策中,讨论了遗产动机下家庭在消费、投资、保险、教育方面的最优支出结构,特别关注家庭对年金和寿险的最优购买比例。研究结果显示,本文的理论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家庭在当期消费、风险投资、年金购买、人寿保险购买、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决策。此外,本文为建立含有保险的宏观经济模型奠定了合理的微观基础,可以进一步研究人寿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标签: 遗产动机 代际收入转移 支出决策 OLG模型
  • 简介:2000年以来,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规模不断扩大,保费平台逐年提升,且增速较快。但受宏观环境、汽车销量等因素影响,保费增速波动较大,其中,2004年、2007年和2010年保费增速超过30%(见图1)。

  • 标签: 实证研究 市场需求 保费规模 车险 机动车辆保险 2010年
  • 简介:【案件经过】陈建武和陈华父子俩系安徽旌旗县农民。父亲早几年外出打工,在杭州汇东电器有限公司从事空调安装工作。2002年6月,儿子陈华也来到汇东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与其父亲陈建武一起从事空调安装工作,工资支付形式是以其父亲的名义合在一起结算。2003年4月,杭州汇东电器有限公司同意陈华独立作业,并为其增加了薪水,工资支付方式为计件工资,安装一台空调计30元,

  • 标签: 事实劳动关系 工伤 工资支付方式 计件工资 外出打工 支付形式
  • 简介: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保险学界日益重视对时间序列与横截面数据结合模型(简称TS/CS模型)的理论探讨及其应用研究,由于这类模型综合了时间序列与模截面两方面的信息,既消除了截面估计中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又能取得随时间变化的一些特征,因而在保险需求分析中具有突出的优点。

  • 标签: TS/CS 国际保险 需求分析 时间序列 横截面数据 多重共线性
  • 简介:正如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医疗服务需求有明显差异,从医疗保险的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可以看出,医疗保险的需求也存在经济分层现象。保险的收入一需求曲线具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含义。民主政府会选择Y型医疗保障体制(如社会保险制度),消除经济分层带来的不公平性。

  • 标签: 医疗保险 需求曲线 经济分层 教育体制 医疗救助制度
  • 简介:保险代理人在保险代理合同存续期间,发生意外车祸死亡,代理人家属认为,保险代理人就是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保险代理合同与劳动合同一样,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代理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并给付丧葬费,子女抚恤金等费用,一审法院支持代理人家属的请求,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说明保险代理关系不属劳动合同关系,代理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保险公司只能按《保险法》支付保险代理人手续费,二审法院依法改判。

  • 标签: 保险代理 劳动合同 法律关系
  • 简介:一、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的特点及其对寿险消费的影响。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以及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抑、教育程度和习惯等的变化,对寿险消费需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社会文化因素的总和构成了寿险经营的社会人文环境。

  • 标签: 消费需求 结构变化 空巢家庭 寿险需求 质量成本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我国保险业发展至今,保险文化的核心价值何在?这是当前保险业从业者的关切点,学者的关注点,也是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关心点。本文力求从理论与实践中寻求一个共同认知的答案。应明确商业保险文化核心价值在于"消费保障"(简称消保),形成共识,澄清概念,准确把握保险文化的本质。一方面增强广大民众风险意识,理性消费保险,满足保险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欲望;另一方面保险从业者明确自身定位,把握市场规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 标签: 保险文化 消费保障 民众需求 保险业 价值 保险消费者
  • 简介: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农村医疗支出也会增加。未来若单靠政府投入势必会带来沉重的财政支出负担,长期将难以持续。基于这一背景,作者认为应当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培育市场,尽快建立起多支柱的医疗保障体系。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影响农民健康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卫生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并采用三因素中的代表性变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卫生资源和支付能力与健康保险需求具有较强的灰色关联度。

  • 标签: 健康保险需求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所谓“老龄劳动力”是指年龄在55岁以上的劳动力群体。在美国,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数千万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1946-1964)逐渐到达或接近退休年龄,老龄劳动力的就业与退休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拟在论述美国老龄劳动力的就业与退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美国鼓励老龄劳动力就业政策的内容、效果以及这些政策对中国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退休年龄 劳动力 美国 就业政策 出生人口
  • 简介:保险业的劳动关系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功能的发挥还不尽完善,目前主要存在理论研究缺失、社会认识不足、对保险业的就业认识不够、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有关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应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入手,明确政府各行为主体在发挥保险劳动关系管理功能中的责任。通过建立多元的营销模式以发挥保险在诚信基础上服务和谐社会的管理功能。

  • 标签: 保险劳动关系管理 社会管理 营销模式
  • 简介:评估中国两个关键市场扭曲对城乡不平等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作者发现,建立功能健全的土地市场对城乡不平等具有明显影响。这种改革使农业家庭有可能在确定是否从事非农业活动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收益的差异上。其结果是,在2007年之前将有另外一千万人口脱离农业,而留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人口的收入将明显提高。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人口还会推动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从而降低城市工资,尤其是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结果是,城乡不平等明显下降。

  • 标签: 农业劳动力 城乡差别 市场扭曲 经济开放 中国 农业活动
  • 简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

  • 标签: 年金化 需求 行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