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自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速,保费收入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内资保险业资本总额不足200亿元,几乎不能与国外一家大公司的资本相抗衡,这样的资本实力是无法应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的,因此保险业务普遍认为,通过保险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的方式来筹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充资本实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保证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发展的最佳策略选择。

  • 标签: 保险公司 资本需求 筹资 股票上市
  • 简介:中国保监会政策法规官员近期在“中国21世纪保险国际论坛”表示:今后5年,我国保险业务将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展,并将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继去年保险资金入市,保险公司上市又成为业内外人士探讨的热门话题,利弊之见纷争,笔者则从正面看好保险公司上市。一、保险公司上市,保险业是最大的赢家保险公司上市,如同保险资金入市一样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消息,它将全面推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壮大,以一种崭新形象迎接入世的挑战。保险公司上市将增加融资渠道,加速保险公司规模的积累,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能力。从国际经验看,保险业发展已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从市场、营销

  • 标签: 保险公司 股票市场 公司上市 上市条件 法制建设 保险业务
  • 简介: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是股市交易的商品。上市公司的企业会计诚信如何,上市公司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股票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能否促进的大问题,所以尽快加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 标签: 上市公司 会计诚信 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从业人员 社会诚信体系 股市交易
  • 简介:本世纪50年代,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将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和经济科学领域中的实证经济学的成果借鉴应用到会计理论研究中,至60年代和70年代初步形成了一种旨在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实证会计理论。Wattsand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1986)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后,一门引入注目的新兴学科-实证会计学,以其独特的体系与鲜明的特征脱胎于会计学和实证经济学,到目前为止,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在美国的三大会计学刊上几乎已“独霸江山”,实证会计学研究日趋国际化,澳大利亚,英国等的重要会计学术刊物,也以实证会计为主,我国的实证会计学发展较晚,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介绍美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最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尝试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其中一些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为我国今后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

  • 标签: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 简介:2001年被称为“银行上市年”,现在的确也隐约有银行上市的雷声,有放开民营银行的呼声,有国有银行欲海外上市的政策丝竹声,浦东发展银行上市了,打破了深圳发展银行上市后尴尬的沉寂,以非国有股东为主发起的民生银行上市了,发行了3.5亿股A股,筹资额高达42亿元人民币,招商银行的负责人已经在媒体上信心十足地说,股民们有望在今年年底前买到招商银行的流通股,而华夏银行则期待已久,苦候着迈过上市的门槛,诸多中外资金机构更是跃跃欲试,一时间,银行上市潜流汹涌,和这些“上市”相比,中国银行的举动则可谓“大手笔”,刘明康行长公开表示整合其海外机构,力争在两年内符合国际上市银行的标准,到纽约去挂牌,目前中银香港的重组已基本完成。银行上市年,所为何来?难道上市是治愈中国金融体系既有病症的灵丹妙药?

  • 标签: 金融改革 银行上市 对策
  • 简介:“投资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任务,没有投资就等于没有保险行业。没有保险投资,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是不能维持下去的”,这是摩根斯坦利在1995年提出的观点。目前,国内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偏低,所以,必须开拓新的投资渠道,将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合理配置保险资金,缓解投资压力,提高投资收益。

  • 标签: 保险资金投资 未上市公司 公司股权 保险行业 投资渠道 投资收益
  • 简介:由于委托一代理环境下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的非对称性,公司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在面对风险和收益时的个人效用函数存在差别,因此从防止失败风险角度分析得到的有关公司治理结构意见与从提高绩效角度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而根据这些意见及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助于防止企业陷入失败的泥潭。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经营业绩 经营管理
  • 简介:本文对保险机构持股的行为特征和偏好进行了分析,采用面板数据估计了保险机构持股行为对被持股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注重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遵循长期价值投资的原则,没有追涨杀跌,在股市低迷的时期,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第二,保险机构短期买卖股票的投资行为没有对被持股公司股价波动产生显著冲击,而长期持股的股票价格有上涨趋势,与其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相符,体现了保险机构投资的价值发现功能。

  • 标签: 保险机构持股 上市公司 股价波动
  • 简介:伴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浪潮的推进,对我国保险业来说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莫过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2007年先后回归境内上市。股权结构作为目前上市公司热门话题之一——公司治理的关键基础,探析它对我国国有上市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是迫切的、符合实际国情的。本文采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了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两家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为建立更加合理的股权结构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撑。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标签: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国有上市保险公司 经营绩效
  • 简介:账面价值2137万元的债权资产包,才卖62万,相当于原价值100块的东西,现在只卖2块91相信消费者在商场购物从没见过的如此低的降价大促销,但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 标签: 债权资产 整体上市 账面价值 消费者 促销 购物
  • 简介:历时两年多,中国人保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终于有了些眉目。人保集团监事会主席周树瑞11日在人保集团客户服务节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已锁定战略投资者,且公司完全具备了A股、H股上市的条件。

  • 标签: 上市条件 锁定 投融资 战略投资者 中国人保 客户服务
  • 简介: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已暴露的问题或潜伏着还未显露的隐患,不仅证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且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这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造成的,而且还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关的系统“失灵”密切相关,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是结构必须多管齐下方可奏效,下面,我仅就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一点看法。

  • 标签: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董事会 治理机制 治理文化
  • 简介:深入分析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需求有助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本文基于企业对补充医疗保险的财务决策理论,选取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2010~2013年年报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财务动机。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及参保程度,与代表企业保险议价能力的企业规模、代表企业投资机会的托宾Q和代表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杠杆率正相关,与代表保险市场供给形态的集中指数和代表公司价值凹性的实际所得税率负相关。本文最后建议,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作为供给引领型产品,其进一步发展亟需在市场主体、产品设计和税优激励等多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标签: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保险需求 上市企业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