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德国大小城镇都会有一个节日广场,平日里都是空着的,只有在节日到来时才会在一天之内魔术般的迅速搭建起一个节日的乐园,大小游艺设施具全,每次开放时间一周或十天不等,而这些游艺设施也都象变形金刚一般伸缩便捷,利于迁徙,多数游艺主们便象吉普赛人的大棚车队一样周游全德国,这有趣的现象别于其它国家,这也正像德国人的性格:工作和娱乐分得井然有序。

  • 标签: 德国人 节日 感受 开放时间 吉普赛人 小城镇
  • 简介:德国的劳工保障部门统计采取垂直管理的方式。联邦劳工局虽然下属于联邦劳工部,但其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劳工局属自主经营的事业型单位,管理人员的配置不受劳工部的制约,这种管理方式确保了劳工保障统计数据不受各级政府部门的干预。而我国的各级劳动保障统计工作都必须向当地政府负责,所以很容易存在着政府的行政干预,导致数据的失真。

  • 标签: 劳工 劳动保障 各级政府 部门 自主经营 中国
  • 简介:去年笔者随劳动保障部社保中心工伤保险制度考察团赴德国对其工伤保险制度进行考察。先后访问了德国工伤保险工商业同业公会及其所属的工伤预防研究机构,与对方官员及专家就工伤保险立法、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在全面了解德国工伤保险基本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德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认识,其“预防优先”和“康复优于补偿”的工伤保险基本理念对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标签: 工伤保险制度 同业公会 工伤事故 德国 工商业 保险基金
  • 简介:德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法令规定,2015年德围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零4个月,并将于2029年上调至67岁。有媒体指出,刺激德国老年人不愿离开工作岗位的首要原因,是低息破坏了迄今为止的养老计划,德国老年人光领国家退休金难以为继。

  • 标签: 德国 再就业 法定退休年龄 工作岗位 养老计划 老年人
  • 简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西方工业大国。联邦德国的就业结构具有鲜明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据1986年统计,在2580万就业人员中只有1050万人在工业、建筑业和矿业等生产性行业工作,1390万人在商业、交通和其它服务性行业工作。目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工业就业人数的趋势仍在发展。在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就业的只有130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2%。

  • 标签: 工业 就业人数 行业工作 服务性行业 就业人员 矿业
  • 简介: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入手,指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存在职业意识不强、社会能力不足、方法能力欠缺、缺乏创新精神等不足。受德国职业教育的相关启示,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的策略选择。即在整体性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创设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标签: 高职院校 学生 综合职业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
  • 简介: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全球化趋势加速,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国际交流频繁,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企业所代替,就业形势严峻。这个涉及劳动基本政策和人力资源利用与重新分配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要求,那就是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其重要手段就是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这方面,二战后德国从战败国的废墟上迅速崛起,经济腾飞的主要经验之一——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职业教育 德国 劳动密集型企业 技术密集型企业 人力资源利用
  • 简介: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农业院校如何抓住学校特色,立足自身,不断改革完善,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论述了农业院校应从教育观念、师资队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构建重基础,宽口径,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标签: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素质
  • 简介:2008年11月13日,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健康安全转移就业培训项目”在京正式启动。项目启动仪式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张幼云副会长主持,中国就业促进会林用三会长、王英才常务副会长、王锡赞秘书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领导、德国拜耳集团董事会成员沃夫冈·普利琴科博士等出席了启动会。

  • 标签: 农业富余劳动力 德国拜耳集团 就业促进 健康安全 医药保健 转移就业
  • 简介: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他们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转移就业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和“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新时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提高他们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能力.在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化、转移。

  • 标签: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现代化 转移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