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作者: / 沈仁国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09-29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6期
  • 机构:清晨天刚蒙蒙亮,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瞬间就铺满了大地。地面上如同盖上了没有被套的棉絮,软软的给新年带来了丰收的景象。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志跃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09-29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6期
  • 机构:芹菜洋隶属陆丰市陂洋镇管辖,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因山上盛产野芹菜而得名。但它的历史悠久,在农耕时代,村民自给自足,是可以很少与外界联系,而且生活得很舒适,创造出璀璨的乡土文化。陂洋镇政府所在地陂沟村,历史上是有名的瓷乡。改革开放前,这里生产的瓷碗远销海陆丰。陂沟碗,精美而且大个,象小钵子一样,绘有青花,一碗能盛下半斤米的饭。农村一带形容某人吃量大,常常会说吃了多少碗饭,加上一句“ 陂沟碗” ,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此,这里虽是山区,但却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乡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人说:搞新闻报道是“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由此可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在新闻采写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出来的青年记者,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只要笔杆子硬,就能当个好记者。其结果弯路走了不少,步子迈

  • 标签: 青年记者 新闻采写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 学校门 分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0年前的深秋,一支年轻的新闻工作者队伍随着解放大军来到这片古时被称作西域的广袤土地上,开始了全新的战斗生活。后来,这支队伍不断扩大,增加了许多文化层次高、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新闻大军。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洒在鲜花盛开的阿勒泰草原,洒在塔克拉玛干大漠边缘的片片绿洲,洒在巍巍高耸的昆仑山巅,也洒在天山脚下一座座新崛起的城市……

  • 标签: 天山脚下 新闻工作者 广袤土地 专业知识 战斗生活 座座
  • 简介:6月22日,针对“新浪微博”“ACFUN”“凤凰网”网站在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展视听节目服务,并且大量播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时政类视听节目和宣扬负面言论的社会评论性节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函责成属地管理部门,按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第56号令)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关停上述网站上的视听节目服务,进行全面整改,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 标签: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网站 关停 新浪 信息网络传播 国家规定
  • 简介: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者,他选用怎么样的视角进行叙事,不仅关系到新闻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在形态,也涉及到建构新闻事实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几篇有影响的报道的分析,来阐述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一些应用,并揭示因视角运用不当产生的相关问题。

  • 标签: 叙事视角 新闻写作 应用 黄健 新闻记者 新闻作品
  • 简介:阅尽声屏三十载,人说岁月峥嵘。风生水起总关。往来留夙愿,谈笑有新声。长恨春归无觅处,兰亭修禊匆匆。心仪万象四时同。传播求远道。流水自西东。

  • 标签: 广播电视节目 改革开放 卷首语 传播
  • 简介:“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当代女诗人舒婷在长江之滨写下著名的《神女峰》一诗。一年之后,新诞生的《三峡晚报》将“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刻在了报纸发展的初始。此后,三峡水阔,晚报长。2012年,《三峡晚报》跨入弱冠之年。这20年,改革开放高潮迭起、宜昌经济高速发展,作为城市的名片——《三峡晚报》心怀为民之心,肩扛如椽之笔,在鄂西大地生根、成长……唯一不变的,就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报纸生态环境,始终心怀改变创新之心,并付诸行动。,

  • 标签: 《三峡晚报》 纪实 创办 经济高速发展 报纸发展 《神女峰》
  • 简介:细心的读者,经常会在《新疆日报》“求是”专刊上看到杨引官这个名字。她是自治区党校一位年过半百的教师。杨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还积极为新闻单位撰写文章,向公众普及理论知识。近几年她勤奋笔耕,为《新疆日报》撰写了大量稿件。1993、1994连续两年被评为《新疆日报》优秀通讯员。

  • 标签: 《新疆日报》 理论知识 通讯员 耕耘者 获得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李春是自治区交通厅办公室干部,由于工作关系,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86年至今笔耕不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各类题材文章1090多篇。其中有27篇获中央新闻单位和自治区级新闻奖,108篇获各类有奖征文和优秀节目奖。从1990年起,已连续6年被《新疆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李春的兴趣爱好广泛,对武术、书法、美术、声乐都有一定的造诣。国家武术队、自治区展览馆都曾想调他去工作,可他对新闻却情有独钟,有执著的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群众与领导之间架起一座“互通式立交桥”。李春用其饱蘸生命热血之笔,为《新疆日报》报刊、电台写出了一篇篇反映交通与人、人与路、上级与下级、群众与领导的时代颂歌。10年前,李春写的第一篇反映我区交通行业为群众冬季乘长途客车排忧解难的报道被《新疆日报》采用后,他的新闻报道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国内报刊上已先后发表1000多篇作品。谈起这些,他说得倒也简单,是一

  • 标签: 互通式立交桥 《新疆日报》 通讯员 获得者 办公室干部 新闻报道
  • 简介:一篇新闻作品,如果写得不活是难以吸引读者的.一个新闻记者,如果不善于把新闻写活,那么,他在新闻舞台上则是一筹莫展.一家新闻媒体,如果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少有活新闻面世,就可能逐渐失去读者,甚至在竞争中败北.原刊于的消息,先后获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奖、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一奖、全国五自治区民族好新闻一奖、新疆好新闻一奖.一篇貌不惊人的消息何以能在全国、新疆的新闻大赛中折桂夺冠呢?一言以蔽之:作品写得'活',富有感染力.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祖国 起跳 消息 新闻作品 读者
  • 简介:文化产业重在创意,“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今年,创办人上海交通大学的谢耘耕教授又把它升级为首届“大学生传媒节”,其创意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吸引力之强,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 标签: 中国大学生 传媒业 对话 专题 侧记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