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对《指导意见》做了清晰的阐述,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

  • 标签: 媒介融合 互联网 思维 《指导意见》 第四次会议 新闻传播业
  • 简介:日前看到一条对一些企业进行清理计划外用工检查的电视新闻,新闻对那些措施得力、成绩显著的单位进行了表扬,同时对一些落后单位,也一样指名道姓进行了批评。这种旗帜鲜明的做法实在是太好了。对先进,表彰其事扬其名,理所当然。但长期来我们似有一个“惯例”,对落后者的批评,言辞可以激烈,针砭不乏深刻,然而对其名,却都

  • 标签: 计划外用工 落后者 评稿 电视新闻 不可言传 大家看
  • 简介:2017年4月底,由中宣部组织的“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行动拉开序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现代快报等媒体130名记者奔赴中国脱贫攻坚第一线,深入22个省份110个贫困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在河北威县袁家庄村驻村调研一个月,脚沾泥土的芳香,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回望这次活动,“走、转、改”的经历对我们年轻记者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

  • 标签: 中国故事 现代快报 同吃同住 袁家庄村 新闻工作者 告诉我
  • 简介:报社门前的道路宽敞而整洁,两旁新移植来的树木,正在融入原有的绿化体系中。这是从李成砚的办公室向外看去,开阔视野中的景物。总有人匆匆忙忙地进来出去,谈话不时被打断。李成砚说,六年间,报社员工增加了十多倍,但当初创业时的好作风完全被保持了下来。

  • 标签: 报业 办公室 报社
  • 简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我们见证了网络内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商业资本持续涌入到内容创业蓬勃发展……春风化雨,万物生长。可以说,网络影视行业已经迎来了它生命中最好的时期。然而,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成立超过十年、起步于PC时代、担负主流价值传播使命的央视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流量和算法的焦虑,技术权重不断加大,内容生产者话语权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伴随着“年轻崇拜”和“娱乐至死”的焦虑,特别是对主流媒体而言,长期以来坚守的价值导向,似乎在当下语境中有日渐式微的倾向。

  • 标签: 网络内容 辩证法则 “立” “破” 互联网基础设施 精品
  • 简介:《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问世已近五年。它用漫画加短评的方式,以贴近生活和开放活跃的姿态,凭借睿智的短文和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通过解读社会热点引领社会舆论。可谓慧眼观百态,妙语评热点,在方寸之间坚守了舆论阵地,拓展了党报舆论表达的空间,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鲜经验。

  • 标签: 《新华日报》 吸引读者 专栏 睿智 漫画 评说
  • 简介:中国电影市场每年的贺岁档都会有一部国产大片在中国观众的期待中诞生,2012年由冯小刚导演历经19年的沉淀之作——《一九四二》重磅上映,讲述的是一段渐渐被人淡忘的河南灾民逃荒史,试图以电影的形式立体生动地再现我们民族面对天灾和人祸时的生存态度。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以电影《一九四二》作为分析的文本,探析国产大片在创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国产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若干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国产大片 《一九四二》 叙事文本 叙事问题
  • 简介: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

  • 标签: 评委会主席 国际传播 人类老龄化 亚洲电影节 陈晓卿 爱情故事
  • 简介:<正>无论是九时的黑白电视机,还是二十四时的大彩电,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朋友”。我们电视播音员天天同人们见面,向他们报道新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科学,普及文化,讲述故事,介绍文艺节目……。于是,人们喜欢对着电视屏幕上的形象评头论足,说长道短。那么,我们国家的

  • 标签: 电视播音员 妇女形象 电视观众 电视屏幕 文艺节目 形象感
  • 简介:互联网技术引发新一轮媒介形态的嬗变,引发了学界、业界对媒介形态研究的关注。本研究以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近30年间(1988-2018)CNKI数据库中关于媒介形态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共现分析和历时分析发现,我国媒介形态研究正在实现由“媒介形态理论”到“媒介融合”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共词分析看,“媒介融合”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议题;从历时分析看,早期的研究范式以“媒介形态理论”为主,受到技术和政策双重因素影响后,出现了以“媒介融合”为主的研究范式,呈现出“范式转换”的趋势。

  • 标签: 媒介形态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媒介融合 范式转换
  • 简介:近年来,传媒经济学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关于传媒经济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对新闻传播学类核心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编辑之友》《当代传播》和《新闻界》的期刊栏目和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对论文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归纳出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议题。研究发现,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推动了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朝着数字化、移动化与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融合创新;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在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搭建起参与式、互动性与沉浸式的传播渠道与传播路径,颠覆了传媒产业的发展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传媒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技术偏向,但是学界更应该客观地、冷静地看待技术力量,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 标签: 传媒经济 技术驱动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 简介:以国外六大传播学期刊的论文为数据来源,对其2007至2016年刊发的所有论文进行逐篇检阅,从总计2112篇期刊论文中筛选出950篇属于媒介效果研究范畴的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尝试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热点等层面,勾勒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这十年间媒介效果研究领域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首先,期刊论文统计数据显示,媒介效果研究依然是西方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发文数量在美国学者主编的传播学期刊中甚至可以占据近半壁江山,在欧洲学者主编的期刊中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样本来自《传播学理论》和《传播学期刊》。其次,在研究对象上,媒介形态的飞速变化为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从互联网到在线媒介,再到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新媒体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同时传统媒介在媒介效果研究中依旧占据一席之地。再次,根据对研究关键词的分析,效果研究呈现出两大自然聚类。一类主要从新媒介层面研究媒介效果,集中探讨身份认同、性别问题和新式新闻生产;另一类则从心理学路径入手聚焦传统媒体产生的效果,偏重于测度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两者交集于社会参与和民意研究等议题上。最后,从研究主体看,美国在媒介效果研究中的霸主地位暂时难以撼动,密歇根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普渡大学发文量显著提升,成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高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德国的曼海姆大学、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跻身发文量前15的研究机构中;作为后起之秀的亚洲和中东也在奋起直追,试图融入媒介效果研究的主流话语中。

  • 标签: 媒介效果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法 西方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