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是首届中国数字传媒高峰会议,刚才说了,是大家族的交流会议。为此我仅代表中国网通集团天天在线有限公司在此做大会交流发言,我今天的交流主题是适应数字时代要求,走通信文化的创新之路。

  • 标签: 通信文化 数字媒体 市场需求 发展策略
  • 简介:《解放军报》于1991年初改版,狠刹长风,硬性规定一、二版要闻不得超过800字,社论、评论员文章不超过1500字,通讯不超过2000字。自此之后,文章短下来了,成绩是明显的。可就是有些写典型单位和个人的通讯每每短不下来。为什么短不下来?原因之一是认为短了就不成其为典型,典型就必须长,短了典型形像就立不起来。这个观点不正确。一部二十四史,主要篇幅是人物列传。这些列传,

  • 标签: 评论员文章 《解放军报》 桓公 现场气氛 注译 割地求和
  • 简介:新闻报道到底能不能发议论呢?这个学术问题在五十年代初期曾有过争论,一方认为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议论是作者主观的东西,要不得;另一方则认为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事实由于有了议论而发光生辉,少不得。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认识仍不一致。据说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于在胡乔木同志身边工作多年的《人民日报》记者商恺同志,看看乔木同志对此

  • 标签: 人物通讯 新闻报道 客观事实 胡乔木 学术问题 《人民日报》
  • 简介:怎样用摄影的手法艺术地报道新闻?我在这里谈一点粗略体会,和广大摄影通讯员朋友共同探讨。首先,新闻照片不能“平铺直叙”地记录场景,而要注意抓取新闻现场中最典型的、最能表达新闻事件本质的、最动人的瞬间。如1990年9月下旬,我采访果林乡农技站搞农技咨询服务时,我首先不忙于拍照,而是藏着相机先仔细地观察农技人员和赶集群众的神态,发现不光是青年农民

  • 标签: 新闻现场 乡农技站 新闻照片 咨询服务 《新华日报》 文字说明
  • 简介:范建民是衡水地区饶阳县京堂乡范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通讯员。今年60岁,是1954年入党的老党员,他从50年代起至今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为新闻单位写稿。1993年9月18日,他56岁的老伴不幸在劳动中摔坏脊椎骨,造成高

  • 标签: 衡水地区 京堂 《农民日报》 饶阳县 河北日报 高位截瘫
  • 简介:时下新闻记者腰间别着BP机,手里提着大哥大,出入有小车,办公有电脑,现代通讯设备武装到了“牙齿”。这是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但也因此有些记者变得懒惰起来,再也不想跑基层,临现场,作深入细致的采访。过去提倡的记者要多跑、多听、多接近群众、多收集材料、多写新闻稿的好传统正在淡化,这又是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

  • 标签: 通讯工具 新闻事业 新闻作品 新闻记者 通讯员队伍建设 现代通讯
  • 简介:要办好企业报,培育一支过硬的写作队伍是关键。对此,我深有体会。1984年以前,我厂通讯员队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办报人常常处于无“米”作“炊”的窘境。可现在,我们《武钢报》版面比原来

  • 标签: 通讯员队伍 企业报 办报人 瘫痪状态 新闻通讯 通讯网络
  • 简介:通讯员写的稿件上中央级报难,上省级报也难,有时上地方小报也毫不例外。通讯员对自己写的稿件上报难满腹牢骚,抱怨情绪很大。《伊犁垦区报》在解决通讯员上稿难这个问题上,摸索出了一点路子。首先,要提高通讯员上稿难问题的认识。地方小报一般都存在人员少,报社派到基层单位采访的记者较少。要把基层单位的人和事写成稿件见诸报端,依靠的主要是通讯员。

  • 标签: 伊犁垦区报 基层单位 飞模 实芯 全一 一纽
  • 简介:通讯员的稿件被采用后。都希望报刊社能寄一份刊用稿的样报或剪报。这应当是报刊社通联工作的一项内容,也是报刊社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尊重通讯员劳动成果,调动通讯员写稿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去年8月,笔者在北京某中学生报上刊用稿件一篇。当别人告诉了这个消息后,我就给报社寄信一封,并附两角邮票一张,请求寄一份样报。半年余,没有回音.去年10月,笔者在某工商报刊用稿件后,只收到稿费,未见样报或剪报。笔者随即寄款五角,要求购一张样报,但至今杳无音信。当然,寄样报也有不少做得好

  • 标签: 报刊社 通联工作 份样
  • 简介:编罢“一名老通讯员”的来信,编者沉思良久,感触颇深。有些报刊社少数编辑人员利用党和人民交给的发稿权,搞不正之风,把刊登通讯员的稿件当成交换条件,提出各种无理要求,使通讯员左右为难,对编辑部的要求应酬不起,这种风气长此下去怎么得了?!这种无异于卖版面的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新闻舆论界的声誉,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名老通讯员”的来信公开发表后,可能会引起各种想法,我们希望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 标签: 新闻工作者 编辑人员 无理要求 报刊社 交换条件 判处死刑
  • 简介:最近,132团通讯站又多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离退休职工通讯组。这个通讯组主要是宣传报道出现在离退休职工中的新人新事。有人说:“通讯员那么多,你们上了年纪,还费那个神干啥?”他们说:我们老人写老人,更

  • 标签: 离退休职工 宣传报道
  • 简介:201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相对于'明治维新百年祭'(1968年)日本政府的高调庆祝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今年的日本官方显得格外低调。但在这种低调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日本当局紧锣密鼓的修宪路线。回顾半个世纪前日本当局主导'明治维新百年祭'的背景与论争,以及当时佐藤内阁对'反战阵营'采取的长期分化策略发现,今日'日本近代化模式成功论'的死灰复燃事出有因。日本政府有通过鼓吹'日本近代化模式'的成功来侧面肯定日本近代史,包括其侵略亚洲的轨迹的用心。日本某些学界人士对'ABCD包围圈论''近代超克论'在内的战前理论的重新包装与提倡、再生产、甚至于'出口转内销'的现象,揭露了'亚细亚主义'的真相与遗毒,昭示任何源自东京的'亚细亚主义'其本质都离不开'日本乃亚洲盟主'的结论框架。只要日本人不放弃二战前的史观,日本与亚洲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的差距与其说在缩小,不如说正在日益扩大。当前日本政府存在低调中不低调的政治日程与'舆情'走向。

  • 标签: 明治维新 国论二分 近代化模式 修宪
  • 简介:本刊顾问季音同志结合他在人民日报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谈了记者要眼睛向下,既要有鲜明的群众观点,又要有深入的采访作风的问题,这些,又都是同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的。文章观点鲜明,事例生动,很有说服力。现在大家不是都在强调抓深度报道、抓典型、抓问题么?不是都在强调提高记者素质么?典型在哪里?问题从何发现?“深度”从何而来?记者素质如何提高?仔细读读季音同志的这篇文章,当能有所启发。

  • 标签: 采访作风 文章观点 新闻工作者 思想教育 基层实际 深黑
  • 简介:从江苏省广大通讯员队伍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代表,3月29日受到新华日报社的表彰。1990—1992年连续三年报道成绩显著的有15名最佳通讯员,1992年度报道成绩显著的有25名优秀通讯员和49名通讯员。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新华日报共刊用地方稿11319篇,其中通讯员的稿件(含与记者合作的)占65%左右;一版上通讯员及其同记者合

  • 标签: 新华日报 荣誉称号 三年 新闻奖 新闻工作者 公司会议室
  • 简介:2004年春节的鞭炮声刚过.中国网通集团与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共同筹划的九洲在线在宽带市场的硝烟中正式发布了.它汇集了宽带增值业务、固话语音增值业务、小灵通全国短信业务三大业务平台和系统集成业务.是一家精心打造的商业化运作的电信增值及互联网内容增值企业.

  • 标签: “天天在线” 王诚 人物采访 电信增值 互联网内容增值企业 信息服务平台
  • 简介:赵绍龙的《海内存知己——访泰漫忆》(1994年6月19日《新华日报》),驱遣4500余字,写了泰国的5个人物,可谓长矣。然而读后,并无冗长之感,只觉得如同徜徉于人物画廊之中,饱受情感的濡染。效应何以若此?大概与作者善于安排布局,巧于尺水兴波大有关联。本文试作粗略分折。

  • 标签: 通讯 兴波 《新华日报》 泰国 代表团 纪念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