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9月12日,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来到广州,与广东企业家代表探讨中国制造及管理之道。作为广东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哎呀呀董事长国富参加了此次对话,并向韦尔奇请教了战略、人力和转型升级等问题。国外企业家中能够被中国企业家上升到"明星"程度来追捧和崇拜的,15年中只有三个人,一个是"世界首富"

  • 标签: 杰克·韦尔奇 中国制造 三问 世界首富 企业管理界 经营智慧
  • 简介:波光粼粼的水面,高速运动的快艇,两名特战队员一人掌舵、一入射击,向目标发起冲击。捕捉演训官兵动态的一瞬间予以呈现,既能反映客观事实,又能彰显视觉冲击。

  • 标签: 视觉冲击 特战队员
  • 简介:“办好本地新闻吸引人,办好文化副刊留住人。”这是新疆哈密日报社结合广东、河南等地先进办报理念,对党报时政民生新闻和文化副刊相融合的《哈密日报·周末》提出的办报思路。笔者认为,这也是地州市党报副刊正在探索和追寻的路子。

  • 标签: 文化副刊 党报副刊 “静” “动” 本地新闻 办报理念
  • 简介:核心阅读人民日报建设的中央厨房,不是只为人民日报社自身的融合发展服务的,而是要成为公共平台,推动媒体行业的共同融合。中央厨房的核心目标,是让现有人员能够生产出全媒体时代的精品内容,内容效果是检验中央厨房的唯一标准。

  • 标签: 媒体融合 人民日报社 深水 融合发展 公共平台 媒体行业
  • 简介:“九·一三”事件后,在毛家湾林彪住宅搜查到部分林彪、群笔记。这些隐秘的笔记,记录了林彪对待毛泽东的真实态度,处世哲学、为官技巧。

  • 标签: 林彪 住宅搜查 毛泽东 处世哲学
  • 简介:本文分析了央视关于德国教育志愿者卢安克的两期专访报道,从表现形式和人物动机把握方面分析了其有创新与独特之处,同时揭示了在当代典型人物报道弱化背景下这一案例的启发意义。

  • 标签: 典型人物报道 动机 表现形式
  • 简介: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都是生动活泼的.由量变到质变,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着.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求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写矛盾,写变化,反映出事物变动的新态势、新面貌,要写出动感来,要动静结合.动,要求对重要矛盾、关键情节和细节,展开详写,写深写透;,要求对面上的材料,背景材料,简要概括,以烘云托月.该动的,要让它动起来;该的,决不可大写特写,喧宾夺主.对作者来说,既要掌握概括浓缩写的技巧,又要掌握动写的艺术,重要的是掌握动写艺术.另一层意思是,新闻事实(信息)是动的,生动活泼的,思想观点是抽象的,静止的.新闻报道应当用新闻事实(信息)体现思想观点.这就有个化为动的问题.

  • 标签: 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 表现手法
  • 简介: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利用日记法对120名被试进行了连续7天的9次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微信朋友圈炫耀性内容对个体消极情绪的作用,并探讨朋友圈嫉妒和个体的消费水平在其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朋友圈炫耀性内容与个体消极情绪呈负相关;2.消费水平会弱化这种连接;3.朋友圈嫉妒则会强化这一关系。在将这些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对照的时候,本文从选定的特定社交产品的传播特征、个体的消费心理、研究材料的特点等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朋友圈 自我呈现 嫉妒 消费水平 多层线性模型
  • 简介:辽宁电台文艺台FM959推荐的曲艺专题《我的爸爸景林》,荣获2001—2002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一等奖,同时也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专家奖一等奖。一个节目连获双奖,在辽宁省历届所选送的所有专题作品中,这还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我个人第三次荣获全国一等奖,做为一个工作了11年的“年轻老编辑”,伏案静思这部由一篇200多字通讯为契机,所衍生出的长达30分钟的获奖专题体会颇深。一、立意:平凡中见伟大,细小中见真情我和景林老师的缘分要追溯到1995年,那一年我们曾共同主持过一期

  • 标签: 辽宁电台 广播文艺节目 中国广播文艺一等奖 获奖作品 《我的爸爸叶景林》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