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总部位于巴黎鲁瓦河地区的圣戈班集团成立于1665,是世界100强企业,其生产的玻璃等建材产品被广泛的应用在世界知名建筑物中,如凡尔赛宫的镜廊,卢浮宫前金字塔形入口,国内则有上海大剧院以及北京国家大剧院等。集团档案馆建立于1974年,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 标签: 档案馆 集团 法国 100强企业 国家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 简介:今年9月11日,我和湖南省档案工作考察团一行7人远赴西欧,考察了位于巴黎近郊的法国埃森省档案馆。该馆是由一座古城堡改建的,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该馆外观古朴典雅,环境优美,林木森森,花红草绿,说像乡村,更像公园,房屋外观与周围环境至今仍保留百多年前的原貌。在法国,该馆属中型档案馆,有全职工作人员42人,还有半日制工作人员若干。

  • 标签: 省档案馆 法国 工作人员 档案工作 考察团 湖南省
  • 简介:铜版画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版画,其制作方法,是在光滑平整的铜版上先涂抹一层防腐的蜡,然后用刀或针刻画出画面的形象,再用酸性的腐蚀液腐蚀,经过刻画的地方,形成凹线,在凹线内再填入油墨,经过压印机将油墨刷印在纸上,这样出来的印刷品就是铜版画.铜版画最早由康熙年间的欧洲传教士带进中国.这种西洋画线条刻画细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清帝和达官显贵们的喜爱.看着精美的西洋风景铜版画,极其痴迷西洋物品的乾隆帝逐渐萌生了制作大清朝自己的铜版画的想法.

  • 标签: 铜版画 西洋画 线条 涂抹 画面 艺术风格
  • 简介:中国话剧的开山鼻祖欧阳予倩,是戏剧教育家和戏剧运动的倡导者,被文化艺术界尊为文化大师。其子欧阳山尊今年93周岁,自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杭州五月花剧社算起,从事话剧艺术长达75年之久,是一位多产精品的导演,一位声望极高的戏剧艺术家、活动家和教育家。他创作导演的剧目颇多,离休后仍以满腔热忱和激情关注话剧,创作不断,提携后人,甘为人梯,被人称为“一匹不知疲倦的马”。

  • 标签: 戏剧艺术家 欧阳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话剧 文化艺术 欧阳予倩
  • 简介: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剧场艺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国立戏剧学院(后改称中央戏剧学院),任命欧阳予倩为院长。欧阳予倩精心设计构建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体系,为提高文艺工作干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教授表演和导演课程。

  • 标签: 戏剧艺术家 中央戏剧学院 欧阳山 欧阳予倩 剧场艺术 人民政府
  • 简介:法国是近代意义档案事业开创者,作为档案工作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法国实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其国家档案馆及其四大档案管理中心各具特色。从1790年法国国家档案馆的成立到后来各行政区档案馆的不断设立,法国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档案馆工作运行体系,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 标签: 欧洲国家 档案管理机构 档案馆建设 法国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国家档案馆
  • 简介:档案馆教育天然的与历史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档案馆的教育主题也很自然地从历史教育开始。“中世纪史”“家谱学”“纹章学”“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都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档案馆必备的教育主题。档案馆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主题,挑选相关馆藏档案,并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对名人手稿、士兵日记、图片等档案进行展示,让学生脱离书本的单一描述,全方位参与到“体验式”的历史学习之中。

  • 标签: 法国大革命 档案教育 必修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民 历史教育
  • 简介: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戏剧档案领域发展必由之路。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戏剧档案管理的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传统戏剧档案收集、整理、应用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重点突出技术支撑和整理归档的作用,以提高档案能效,将戏剧档案社会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 标签: 戏剧档案 数字化 整理 路径
  • 简介:历史上,法国是紧随英国之后把它的侵略“触角”伸到重庆的国家之一。在重庆,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它们活动的“蛛丝马迹”。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法国档案史料约有70多件(卷),形成时间大约是从1921年到1949年之间,从其内容上区分,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 标签: 重庆 档案馆 民国时期 法国档案史料 外交关系 法租界
  • 简介:田申,原名田海男,著名戏剧家田汉的长子,原籍湖南长沙,1923年12月生于上海,14岁时任长沙记者、周刊编辑、"儿童剧团"团长,后考入黄埔军校成都本校第16期,16岁参加抗日战争,后赴晋察冀军区参加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以华北军区战车团代团长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在军中历任营、团、师、军各级职务,1983年离休.

  • 标签: 戏剧家 田汉 儿子 田申 军人
  • 简介: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首都文艺舞台上曾经演出过一出歌剧《长征》。《长征》以其宏大的气概征服了观众,栩栩如生地描写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伟大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后的戏剧中,《长征》第一次在文艺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 标签: 《长征》 戏剧家 舞台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题材 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