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初以来,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主要出现了四种理论形态,即义理上的心性之学、制度伦理上的纲纪之道、社会生活中的人伦之理、精神信仰上的内在超越。然而,这些研究的现实影响与实践意义却仍有限。尽管现代新儒学阐发的"良知的自我坎限"精致而玄妙,但企图以此为根源而生发出科学与民主却是一种虚幻的构想,不能产生实际作用;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没有了宗法家族制度与政治体制等诸多制度的支撑,纲纪之道已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而儒家伦理想要依托现代社会制度发挥作用也面临种种困难;与此相比,儒家的人伦之理与现代伦理观念相结合,在社会中还在广泛地发挥作用,影响着民风、习俗与道德风尚;"内在超越"理论则揭示了儒家伦理价值系统的特质,因其超越性而产生的伦理信仰塑造了中国人的伦理意识、道德思维与精神追求,彰显了非宗教式信仰的意义。因此,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儒家的"人伦之理"与"内在超越"理论经过重新诠释与建构性重塑,依然是中国人道德生活的价值源泉,这也是儒家伦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儒家伦理 心性之学 纲纪之道 人伦之理 内在超越
  • 简介:我们的立命意味着被邀约,被赋予一种责任,要我们去关照自己以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上的万物。我们必须学会超越我们的生存现状,以便能变成我们在本体论上已注定成为的那样。

  • 标签: 做人 儒家 生存现状 本体论 万物
  • 简介:伦理是实践的本质属性,伦理内涵的严重缺失则会使实践退化为单纯的技艺。当前,随着功利主义在学校的浸淫,以及现代技术向学校的过度嵌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有着浓厚的技艺化倾向,导致教学伦理意蕴的遮蔽。要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实现从“无思”到“有思”的转变,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展开伦理性的行动。

  • 标签: 教学 技艺化 伦理
  • 简介:姜广辉先生坚信儒家经典作为中国文化之“根”是一个既定的历史事实,现代社会还要以儒家经典作为文化之“根”,还要以儒家经典中的价值观作为文化之“魂”。无论是研究中国思想史,还是诠释儒家经典,都要固守“意义的信仰”,彰显其中的中国元素、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总结历史经验,服务现代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 标签: 姜广辉 儒家经典 经学 现代诠释
  • 简介:“心”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通过“心”的作用,人之道德主体不断生成。孔子以“心”确立了人的道德本质的内在向度以及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两个面向诠释了“心”的理论,“心”既有道德内涵,又具有认知功能,进而成就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方式。先秦诸子所言“心”具有是非判断、价值评价和道德训令的功能;“心”塑造了道德主体的伦理规定性,生发了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引导着道德主体不断实现精神超越。

  • 标签: 先秦儒家 道德主体 生成
  • 简介:韦伯的儒教伦理现是韦伯世界宗教经济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观点是儒教伦理在中国无法开出资本主义,目的是为论证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产生之精神观点成立.本文从韦伯的著作《儒教与道教》入手,从儒教心态的角度梳理儒教伦理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韦伯儒教伦理观的局限性,反思在当代社会环境下韦伯思想的启示意义.

  • 标签: 马克斯·韦伯 儒教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
  • 简介: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教育是人类"发明"中最为困难的两件事情之一。这项工作的困难之处,在于它旨在改变人,使人获得积极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考虑与人有关的一切方面。此外,教育有关的每个决策和行动都具有道德上的后果,都会对作为受教育者的相关人员甚至社会产生某种影响。

  • 标签: 教育工作 哲学家康德 使人 班级管理者 连母 未成年人保护
  • 简介:中外哲人很早就有关于节制伦理思想的观点.节制内在于人,指人的理性对欲望的控制,同时可以延伸为个人的德性;外在于社会是一种良好的制度,可以延伸为法律.它以善为根本目的,表现为一种良好的秩序,以伟大的理性公正者的身份,调节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无疑使我们高度警醒.

  • 标签: 节制 秩序
  • 简介:政治伦理是一种应用伦理,是关于政治的伦理,既是伦理,也是政治,是治国之道,为官之道,做人之道。政治伦理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价值遵循,其存有的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绵延发展的历史思想渊源、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以及重在滋养官德生成与发展的实践关怀等方面。

  • 标签: 应用伦理 政治伦理 学理价值 官德
  • 简介:爱情叙事历来被诸多作家涉及,在作品中,他们借爱情之域,彰显诸多思考,或人生,或人性,可谓创作之古战场。作家更多地赋予其以宏大意义,在爱情中变幻人生,思考伦理。然而冯唐却在这一古战场中,叙述了新的伦理诉求。《女神一号》便是其中之一。作者极尽爱情的轻逸之能事,叙述了新的伦理诉求。

  • 标签: 爱情叙事 伦理预期 轻逸的肉身
  • 简介:现代课程忽视了实现学生的精神自由这一应有的课程价值取向。儒家课程思想从课程价值、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实施三个方面体现了其蕴含的精神自由向度。这启示我们应将课程视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树立具有生存论意义的课程知识观,注重意境化的课程实施,以此促进学生精神自由的实现。

  • 标签: 儒学课程 儒家课程思想 课程价值取向 生存论 精神自由 课程知识观
  • 简介: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文明教育程度的体现,如何让学生去适应时代发展和符合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实际提出了“传承儒家文化,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理念,针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仁爱之心”,爱他人、爱自己、爱祖国,对事情、对他人、多宽恕、多理解,多欣赏;二是要有“时代理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等;三是要有“文明言行”,别人感觉不舒服的话不说、别人不喜欢的事不做、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社会添乱子。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 标签: 传承 儒家文化 培育 四有新人
  • 简介:唐代诗歌创作繁荣,诗学理论自具体系,主要是依据儒家诗论一系来发展,其中又分复古与格式两派。在理论上,唐人强调政教,但其立足点则在吟咏性情变风理论上。同时六义、比兴、采诗,也都是唐人儒家诗论的核心,直接对创作发生影响。唐人诗歌思想的明确,实是唐诗艺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 标签: 儒家诗论 唐代诗论 风雅 六义 比兴
  • 简介:学校是育人、育德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本身就应该成为一项符合道德和伦理的事业。除了本版块重点阐述的学校管理伦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其他方面也值得我们以伦理视角去探究和审视。

  • 标签: 学生评价 组织单元 价值引导 学校教育 育德 课堂教学
  • 简介:学生评价不能违反伦理规范,但从我国中小学生评价的现实状况来看,无论是组织评价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实施评价的基层学校,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方法与技术的探索上,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而对于评价的伦理规范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学生评价 伦理规范 我国中小学生 实施评价 评价方法 行政管理部门
  • 简介:从文学伦理学研究入手分析茨威格作品《心灵的焦灼》中的情感伦理,茨威格出色心理描写笔法下纷呈出灵魂的奥秘,所提出的同情与爱的争议,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伦理命题。小说中,霍夫米勒基于一定的伦理环境下的道德认知,在行为选择中自由意志终究战胜了理性意志,造成了伦理悲剧。如何实现保障独立自我权利下的精神和谐,怎样获得最终的美德和圆满,是人类追求幸福征途中绕不开的问题。

  • 标签: 伦理道德 伦理环境 理性意志 自由意志 茨威格 《心灵的焦灼》
  • 简介:当人们对伦理学理论进行分类或加以对比时,通常是以一种相对零散的方式或仅仅将其局限于两两对比中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研究,因而无法得到一个统摄所有观念流派的类别。对不同的伦理学理论谱系进行系统性分类或元哲学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使规范伦理学呈现更丰富的类别和区位,而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二元模型框架。

  • 标签: 伦理学理论 谱系 元哲学 分类法
  • 简介:作为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道德也应该实现由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伦理的转变。美国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制度从制定和发展、内容和相应的处理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这对于处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我们应该从健全师德规范体制和监督处理机制、坚持以服务为首位的师德精神以及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 标签: 师德建设 职业道德 专业伦理 美国
  • 简介: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统治阶层通过影响和塑造被统治者的自觉自愿,使其产生认同,从而实现柔性的统治.所以,有部分学者将其等同于儒家所主张的“王道”.但实际上二者在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实践主体、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有显著差异.只有厘清这些差异,才能正确认识二者的根本区别:“王道”是基于统治者自省自律的怀柔统治,是单向度的,是封闭的;而“领导权”则是通过双方协商互动达成的,是双向度的,是开放的.

  • 标签: 葛兰西 “领导权” 儒家 “王道”区别
  • 简介:先秦儒家“修养”美育思想强调内修,以“仁”“义”“礼”“智”“信”“情”的内容,通过“诚”“静”“壹”“正”“独”的方法,实现生“和气”成“气象”,产生感应影响人们的“乐仁”行为,最终实现圣人不言而“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之“神”的君子人格.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同时需要赋予当代实践美育新内涵,即把先秦儒家拘于“心”的道德行为的“修养”转化为现代劳动实践的行为修养.

  • 标签: 审美人格 先秦儒家 当代实践 修养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