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藏寨石砌体墙抗震性能及钢筋网片加固的可行性,以藏寨石砌体墙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ADINA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普通石砌体墙、单面加固石砌体墙,双面加固石砌体墙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受力性能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石砌体墙抗震性能较差,双面加固石砌体墙的耗能性能、极限承载能力、刚度退化性能和延性明显优于普通石砌体墙和单面加固石砌体墙。这种双面钢筋网片加固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石砌体墙的抗震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标签: 藏寨石砌体墙 抗震及加固 数值仿真分析 钢筋网片
  • 简介:对汶川地震灾后内江市区房屋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安全鉴定结论;针对墙体不同程度的裂缝,提出墙体裂缝加固处理的若干方法,并给出了工程实例。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本部学生宿舍修复的情况来看,提出的加固方法可行。

  • 标签: 汶川地震 鉴定 裂缝 加固
  • 简介: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很多亲人因为地震而失散,甚至可以说是生离死别的画面。我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一种抗震的房子。这种房子的构造是这样的:房子只有5层高,整体是一个椭圆形,而且房子的底部大上面小,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不倒翁。房子是由花岗岩造成的,所以人在里面走动,房子不会像不倒翁一样晃来晃去,但是如果地震了,这座房子就不会轻易倒塌。

  • 标签: 房子 抗震 不倒翁 地震 科学家 花岗岩
  • 简介:墨西哥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名为K107的“抗震蛋”,目的是在火灾、地震以及海啸等灾害来袭时增加人员生还的几率.除了防火、防海啸外,其内部还能提供氧气、电力以及储藏食物.它还配备GPS定位系统,方便救援人员能快速找出生还者.这款抗震蛋可为使用者量身定做,分为成人版、儿童版和婴儿版,材质为钛粉钢合金,能有效抵抗房屋倒塌时带来的冲击.同时它还能漂浮在水上,就算洪水来了也不怕.

  • 标签: 抗震 GPS定位系统 量身定做 科学家 墨西哥 使用者
  • 简介:砌体结构作为传统的结构形式,在我国建设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其暴露出的抗震性能差的缺点也使我们在历次地震灾害中遭受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对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新型墙体材料进行了介绍,对砌体结构抗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砌体结构 抗震 砌块
  • 简介: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无数鲜活的生命化为乌有。灾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发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亲自领导下.解放军翻山越岭,日夜步行.抢先到达了灾区和当地灾民一起展开了艰难的救援工作.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 标签: 抗震救灾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救援工作 生命化 党中央
  • 简介:摘要:结构的抗震设计包含了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原因等,了解现如今的地震防范措施,如何最大限度的去避免地震造成的灾害。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对建筑物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整个过程必须满足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应要求。为了确保建筑物构造物的抗震性、延展性以及可靠性,必须准确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稳定性也是人们生活和财产安全的有效保证。

  • 标签: 混凝土 结构 抗震 设计规范
  • 简介:通过对底部大空间框架结构和底框砖房结构的分析,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框架结构体系即框架-抗震墙结构(底部加抗震墙框架结构),并对底框剪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框架-抗震墙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 标签: 底部大空间框架结构 底框砖房结构 框架-抗震墙结构 抗震性能 抗震墙
  • 简介:2010年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刹那问,整个县城地动山摇,墙倒屋塌,变成一片废墟。灾情就是命令.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纷纷支援玉树灾区。

  • 标签: 抗震救灾 2010年 党和政府 玉树县 青海省
  • 简介:【背景材料】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 标签: 抗震救灾 地震预报 地震灾害 救灾工作 自然灾害 人员伤亡
  • 简介:<正>2008年5月12日,是让苍生泣血的日子.一瞬间,地动山摇,山崩石塌,房倒梁倾,四川汶川罕见的大地震使部分美丽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人民流泪了,总理流泪了,天空流泪了,大地流泪了!一只手伸了出来,两

  • 标签: 一只手 汶川 全体编辑人员 橄榄绿色 震震 橘红色
  • 简介:在房屋抗震方面,我国先民有很多的切身经验。台湾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古时候的台湾人在兴建城市时,就已经注意到“台地(指台湾地区)罕有终年不震”这个特点,而采取了一定的抗震措施。有的城墙用竹子和木头等材料建成。用竹木建城不但就地取材,经济方便,更重要的是竹木质轻、柔韧,耐震性能高,是很好的抗震建筑材料。

  • 标签: 抗震 防震 古代 建筑材料 台湾地区 台湾人
  • 简介:<正>2008年5月12日,是让苍生泣血的日子.一瞬间,地动山摇,山崩石塌,房倒梁倾,四川汶川罕见的大地震使部分美丽家园变成了

  • 标签: 汶川 全体编辑人员 震震
  • 简介:【热点点击】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赶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 标签: 抗震救灾 救灾工作 中国共产党 民族精神 以人为本 大地震
  • 简介:摘要:社会建设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土木工程建设成为现代经济拓展的主流,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大量的建设施工,针对目前土木工程的结构质量控制,其地基加固是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能够保障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获得更加坚固安全的地基建设。建筑行业需要根据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出针对不同结构设计更加适宜的地基加固技术,让地基建设契合整体项目要求,提升土木工程的建设效率,增加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作质量。

  • 标签:
  • 简介:2014年11月3日,四川成都市高新区法院法庭内,体形微胖的雷楚年站在了被告席上。雷楚年,一个响当当的名字——6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雷楚年仅15岁,还是一名初三学生。他奋不顾身,硬是以瘦弱的身体从地震废墟中救出了7名同学,成为众人瞩目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可6年后,雷楚年再次成为新闻人物,竟是站在了被告席上。这样的蜕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 标签: 抗震救灾 少年 英雄 汶川大地震 诈骗 初三学生
  • 简介:巷道开挖后,在围岩中出现松动圈,如果能够通过支护,促使松动圈裂隙岩体破坏机制发生有利转化,将显著提高图岩稳定性。为此,在提出支护力放大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发现,支护力作用的本质在于通过支护力放大效应,提高破裂区岩体压应力、降低裂隙张开度并提高裂隙体“宏观强度”,从而实现由张破裂和脆性破裂向剪切破裂和塑性变形破坏机制的转化。在不同巷道围压情况下,支护力设计应至少满足张破裂转化为剪切破裂的转化压力,必要时应达到脆性破裂转化为塑性变形的转化压力,才能将张破裂和脆性破裂降低到一个合理范围。研究成果在实现围岩一支护系统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减少支护力浪费,达到安全和经济双赢的目的。

  • 标签: 裂隙岩体 巷道支护力 放大效应 破坏机制
  • 简介:国家在2010年底颁布了新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并在最近出台了一些抗震设计的具体补充文件,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但是在各地实施新的抗震设计规范时,也出现过一些问题,特别是对抗震设计规范中疑难问题的理解与执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对需要注意的抗震设计问题没有注意到,这需要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 标签: 抗震设计 疑难问题 结构不规则性 设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