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东自2010年被国家纳入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份之一,于2012年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开始探索广东碳排放交易模式。自运行以来,广东存在碳排放约束和初始碳排放分配等制约障碍,但尚具有很强的碳排放减排潜力。综合国外和广东碳排放交易机制:在碳排放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推行广东碳排放一期、二期和三期的交易模式。

  • 标签: 广东 碳排放 交易模式 《京都议定书》
  • 简介:过去一年来,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较上一年份增加了2.3%,创历史新高。这个最新迹象表明,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国际社会的努力仍远远不够。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过近几年的持续下降后提高了2.9%。西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仍保持较高幅度增长。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大气温度比前工业化时代上升了大约0.8℃,造成陆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热浪和暴雨天气越来越多。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继续按当前趋势发展,到本世纪未,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化时代上升4℃。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量 工业化时代 创新 全球气候变暖 西方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 简介: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向大气层累计排放二氧化碳约2800亿吨,其中2000亿吨来自煤炭、天然气、石油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可长达200年。在25℃和常压下,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所占体积约550立方米,相当于半个25米

  • 标签: 液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量 计算 地球 全球气候变暖 地表温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汽车的持有量已急剧增加,而汽车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可燃混合气在燃烧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了解该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才可以有效改进发动机排放的控制技术,以解决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问题。

  • 标签: 发动机 排放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材料一:白色污染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国蔓延,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公害。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塑料包装袋、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计划全部淘汰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纸饭盒”。据报道,德国Danone公司现已开发出60天能自行降解的绿色食品盒(杯)——聚乳酸包装材料。

  • 标签: 白色污染 “零排放” 背景材料 环境问题 高中 文科综合
  • 简介:全球首座温室气体零排放极地考察站“伊丽莎白公主”站2009年2月15日在南极落成。该站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运转,其设计力求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此外,考察站产生的所有废物都能被循环利用。

  • 标签: 考察站 零排放 首座 环境影响最小化 伊丽莎白 温室气体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不同结构的柴油机以及同一结构的柴油机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在其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情况,并分析了针对不同情况所产生废气的控制措施。以期望在柴油机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废气的排放。同时希望界内人士共同探讨研究,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柴油机的废气排放,达到国际公约的要求。

  • 标签: 柴油机的结构 工作状态 废气排放 控制方法
  • 简介:全球首座温室气体零排放极地考察站“伊丽莎白公主”站2009年2月15日在南极落成。该站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运转,其设计力求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此外,考察站产生的所有废物都能被循环利用。

  • 标签: 零排放 伊丽莎白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 循环利用 太阳能
  • 简介:文章基于1994-2013年中国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Tapio模型研究了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对工业各行业驱动类型进行分类并构建碳排放脱钩驱动力模型。研究发现:近20年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大体呈增长态势,仅少数行业出现波动变化,且碳排放量向少数能源行业集中的趋势逐步明显,工业行业间碳排放差距在逐渐增大;除少数行业外,中国大部分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呈现良性循环,四个时段碳排放脱钩类型主要经历了弱脱钩→强脱钩→弱脱钩→弱脱钩的变化趋势,工业减排潜力依然很大;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碳排放脱钩变动主要依赖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脱钩影响不大,因此,中国的减排战略除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更需要提升减排技术及调整能源结构。

  • 标签: 碳排放 工业经济 脱钩效应 分行业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严峻,气候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形成的挑战,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CO2的排放。通过对当前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碳排放权的界定,及碳排放权交易产生的基本原因、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科斯定理以及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碳排放交易有着有利优势。我们应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发挥碳排放交易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碳交易 碳排放权 科斯定理 成本收益 经济分析
  • 简介: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环境外部越来越明显、公众对生态产品需求日增的现实下,如何把碳排放量纳入私人生态产品运营中考量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仅关注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忽视生态因素对需求的影响,这种利润最大化的导向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基于经典的EOQ模型,建立由生产环节和库存环节碳排放量决定的EPQ模型,给出考虑碳排放的私人生态产品最优产量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私人生态产品 最优产量 碳排放 EPQ
  • 简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及处理。研究表明,只有企业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权多余或不足时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利用碳排放权进行碳排放对于企业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处理
  • 简介: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原子很小,其直径只有一亿分之一厘米左右,肉眼根本看不到.别看原子核小,他内部蕴藏的能量却不小.例如铀235的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通俗地比较:燃烧一公斤木柴能发1度电,燃烧一公斤煤能发3度电,燃烧一公斤石油能发4度电,而1千克铀235完全裂变能发9百万度电.

  • 标签: 美好 大地 祖国 核能 原子核 能量
  • 简介:基于省际对比与城市视角分析了安徽省引进FDI的现状,借助单变量莫兰指数探讨安徽利用FDI的全域空间自相关,运用双变量莫兰指数对安徽省引进FDI与污染排放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评价,认为安徽引进FDI具有空间集聚特征,而安徽引进FDI与污染排放的空间关联不显著.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排放 空间效应 莫兰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控制变暖就要少种、少吃大米?水稻专家认为这种观点太过极端!农民应该不算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相对城里人,他们很少坐飞机出行,很少开大排量汽车郊游。

  • 标签: 温室气体 水稻 大米 科学家 排放 西方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基于GA-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我国从2015~2021年期间的农机总动为碳排放因素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利用GA-BP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全国农机总动力,农机总动力预测值与绝对值最大误差为1.425%、预测值与历史样本数据之间的绝对值平绝误差为0.853%,预测精度稳定,该预测方法适用于本时间序列预测问题。

  • 标签: BP神经网络 农业碳排放 农机总动力 遗传算法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快速增长,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温室效应、土地退化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限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并逐步将其纳入到环境保护政策中。在此过程中,碳排放权成为一种重要的市场工具,用于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旨在探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需求侧驱动因素,从而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碳排放权 交易价格 需求 侧驱动因素
  • 简介:利用1990~2014年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相应的VAR(4)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对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动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微弱的副作用,而经济增长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尚处于“影响较弱”阶段,其作用有待加强;现阶段旅游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变动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其自身,且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非对称,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更大,而短期内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 标签: 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碳排放 VAR模型 脉冲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