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 ]粮食在长期储藏中虽由于陈化丧失了发芽率,但食用品质的改变是缓慢而不显著的,发芽率只能做正面的品质指标,可配合其他条件综合评价。本文就粮食品质的检测方法做了初步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 ]粮食品质 ;检测方法    1 发芽率与发芽势的检测    1.1 发芽率   发芽率是指发芽终期在规定日期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籽粒粒数,占供检籽粒粒数的百分率。测定结果以每百粒粮粒可发芽的粒数表示。    1.2 发芽势   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的百分率。    1.3 测定方法    1.3.1 仪器和用具 培养皿、滤纸、镊子、发芽箱或电热恒温箱。    1.3.2 发芽试验技术规定。   水稻先用 30℃水浸种 24h;棉籽种子先用 60℃水浸种 3~ 4h;   变温方法:每昼夜在 20℃保持 16h,在 30℃保持 8h。    1.3.3 發芽床的制备。按技术规定,选用适当的发芽床,在培养皿或碟子内铺放 1cm 厚经过水洗的细沙或两层滤纸,注入清水,达到饱和为止。发芽试验用的一切用具和发芽床,均需经过蒸汽或水煮沸消毒。    1.4 试验方法   ①制备试样:从检验过净度的好种子中,随机数取 4 组试样:大粒种子如花生、大豆、玉米和豌豆等,以 50 粒为一组( 50×4) ;中、小粒种子如稻谷、麦类、菜籽等,以 100粒为一组( 4×100)。   ②摆放种子:把种子按组分别摆放在发芽床上,种子间距离按粒长的 1~ 2 倍摆放。摆完后(采用沙床时可将种子轻轻压入沙内,种子与细沙压平)加盖,但不要妨碍空气流通。   ③标记后送入发芽箱:在发芽皿上贴标签,注明试样号数、品种名称、试验开始日期,或只注明发芽床编号,另立发芽试验记录。最后把发芽床送入发芽箱或恒温箱内,按技术规定的温度和天数进行发芽试验。   ④检查:在发芽试验开始后,除保持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温度外,每天检查一次发芽情况,按规定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截止日期,及时检查正常与不正常的发芽种子,做好记录。    a.正常发芽种子:禾谷类长粒种子的幼根达种子长,幼芽至少达粒长的 1/2。单子叶圆   粒种子的幼根和幼芽达种子直径长 ;双子叶圆粒种子幼根达种子直径长。豆类种子有正常的幼根,并至少有 1 个子叶与幼根相连或两片子叶保留 2/3 以上。禾谷类种子虽无主根,但侧根发育正常。    b.不正常发芽种子:禾谷类种子幼根或幼芽残缺、畸形或腐烂。幼根显著萎缩,中间呈纤维状幼根,幼芽水肿状且无根毛。   豆类种子两片子叶全部脱落或损伤 1/3 以上 ;豆类中的硬实粒,一般以 1/2 列入发芽种子数中计算。测定粮食品质陈化程度鉴别发芽时,以新鲜幼芽突破籽粒种皮(俗称露白),即为正常发芽粒。    2 粮食新与陈的试验    2.1 愈创木酚反应法    2.1.1 取粮食试样 50~ 100 粒置于试管内,加入 1%愈创木酚溶液(将原液用水稀释 100倍) 2mL,振动后,再加 3%过氧化氢溶液 1~ 3 滴,振动后放置片刻,粮粒和溶液便显色。同时做对照试验比较,显色越深,表示酶的活力越强,说明粮食新鲜程度较大。    2.1.2 取大米约 5g 置于试管中,加 1%愈创木酚溶液 10mL,振动 20 次左右,将愈创木酚溶液移入另一试管中。静置后,加入 1%过氧化氢溶液 3 滴,在静置状态下,观察愈创木酚溶液显色程度。如果是新米,经过 1~ 3min,白浊的愈创木酚溶液从上部开始呈浓赤褐色,陈米则完全不着色 ;如果是新、陈米混合,新米所占比例大,则呈色反应快,而且呈浓赤褐色 ;如陈米所占比例大,则呈色反应慢,而且呈淡赤褐色。    2.2 愈创木酚与对苯二胺并用法   取试样 50~ 100 粒置于试管内,加入 1%愈创木酚溶液 4mL,振摇后,静置 2min 左右,再加入 3%过氧化氢溶液 3~ 4 滴,振动后,加入 2%对苯二胺溶液 3mL,振摇,静置后倒掉试管中溶液,用水冲洗试样进行观察。新粮,酶活力强,显色深 ;陈粮,酶活力弱,着色慢而浅。    2.3 酸度指示剂法    2.3.1 原液配制取甲基红 0.1g、溴百里酚蓝 0.3g溶于 150mL 乙醇中,加水稀释至 200mL,作为原液。    2.3.2 判断全部试样的新、陈米将原液与水按体积比 1∶5 混合作为使用液。取试样 5g加 10mL 使用液,振摇后观察溶液显色情况。米粒越新,溶液越绿,而陈米的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2.3.3 判断新陈米混合比率将原液与水按体积比 1∶4 混合,用碱液滴定,由红色调至黄色(残留黄色变为绿色的不行),作为使用液,取试样 20~ 100 粒,加入 10mL 使用液内,振动后,待米粒着色后立即用水冲洗,根据着色情况判断新陈。随氧化情况呈现绿色—黄色—橙色。    2.3.4 注意事项   ①指示剂的混合比例和原液稀释比例不是绝对的,可根据试样氧化程度酌情改变。②本法是根据大米在储藏中化学成分分解,必然引起酸碱度变化这个机制,利用其浸液中加入稀碱液能明显拉开新陈米 pH 的差距。用原液对全部试样进行新陈度判断,良好的米为绿色,陈米为黄色。   综上所述,粮食分析检测目前呈现多信息化发展趋势。现代粮食检验分析利用办公软件工具和在线分析数据库等高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粮油检验工作效率,并且使检验之结果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    [1] 张伟光 .关于粮油检验工作的有关技术对策 [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 03) .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爱惜粮食的这一习惯便需要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认真培养,使幼儿逐渐形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从借助动画、开展实践、结合生活等角度探讨幼儿教学中培养其爱惜粮食的方法和措施。

  • 标签: 幼儿教学 爱惜粮食 良好习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能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生活与数学的整合和理解。

  • 标签: 生活数学化 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 简介:【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工作更是面临学生个性各有千秋,随时出现各种突发状况的难题。很多我们习惯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同学在中职学校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题,积极探索“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影响,找到个性问题的共性问题,认识到“去标签化”教育的重要性,发掘其中隐藏的科研课题价值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挑战。

  • 标签: 去标签化 班主任工作 问题学生 共性问题 课题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培养有利于祖国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变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篇章,让学生知道知识如何而来,又怎样回馈生活。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问题驱动下的解决问题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 标签: 高中数学 问题驱动 解决问题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因此学校对于考试科目愈发重视,而地理学科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在于符合高中地理的教学宗旨,而且这一教学宗旨始终贯穿于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而且最近的十年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就成为当前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这是因为地理学科的问题式教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问题式的思维,而这一思维的优势之处就在于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不断的形象化,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中的中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此种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由问题式在教学当中发挥的价值着手,进一步探讨问题式思维的应用策略,最后对教学技术的应用与展示进行分析与论述。

  • 标签: 问题式 高中 地理 教学
  • 简介:摘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发展一个人的创造力、提升想象力。

  • 标签: 高中数学 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与和谐发展。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等方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些能力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的整合,通过情境问题创设,用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思维发展,进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数学教学 问题创设 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