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克林顿在首任总统期间,面对冷战后多变的国际局势,其外交出现了诸多失误,招致国会中共和党人及国际社会的频频指责,尤其是左右摇摆的对华政策,导致中美之间关系严重后退,更为世人所批评。分析克林顿的外交得失,比较战后美国一般特点,不难发现其产生根源,除了总统个人外交能力远逊内政能力,其外交决策班子的构成也欠佳等原因之外,美国两党政治产生的府会对立与掣肘,美国的权力机制与价值观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更重要。这些因素影响过以往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也必将继续影响克林顿在第二任内的外交决策,在反对党继续控制国会的背景下,克林顿要在外交上,包括对华政策上作较大调整,谈何容易!

  • 标签: 克林顿 外交得失 美国外交政策
  • 简介:国外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凝聚于中国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展现于风云激荡中开拓的国际新局面。因此,2015年高考可结合当前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上海亚信峰会、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热点,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代的主题以及我国外政策制定的依据、基本点和辉煌成就等知识点。

  • 标签: 中国外交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国际关系 和平发展 民族复兴
  • 简介:目前存在一种“机会窗口”的观点。某些自认与中国有矛盾的周边国家认为,中国迟早会取得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从长期看,时间对他们是不利的。但从中短期来说,中国在崛起以前有一个相对脆弱的时期,在这个时间内对中国发难,可能是最好的时机。这样一种认识,导致中国周边的一些问题在这个时期较为集中地爆发。

  • 标签: 国外 周边国家 东亚地区 中国 中短期 时间
  • 简介:印度一直钟情于自己民族长久以来的大国梦。为此,印度的外交战略必须服务于作为整体目标的大国战略。而现实是印度面临的外部现实不容乐观,印度与美国、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关系现状都不如人意,印度的外交理念也使其外交实践难脱困境。

  • 标签: 印度外交 大国战略 大国外交 制约性因素
  • 简介:年终岁末,盘点中国外,真是亮点频闪。不论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重要出访,还是各国政要纷至沓来,无不展现出中国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良好风貌。使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新一届领

  • 标签: 中国政府 外交工作 高中 政治 时事政治 教学参考资料
  • 简介:近东问题一直是俄国外的中心,1875年,爆发了东方大危机,俄为了使局势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活动,本文就此期间俄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加以探讨,分析其对自身及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 标签: 俄国的近东政策 《圣斯特法诺条约》 柏林会议
  • 简介:冷战结束和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江泽民审时度势,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亲自领导并参与“伙伴战略”的实施,从而开创了中国外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先后与俄、美、欧、日等大国或国家集团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伙伴关系”,既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又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负责任、有影响力、有建设性作用的良好国际形象。

  • 标签: 江泽民 大国外交 伙伴关系
  • 简介: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大使陶德在给总统罗斯福的密电中披露,日本驻德大使东乡茂德承认,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前就已杀死了50万中国平民。1938年1月25日,美国国务院接到驻上海总领事高斯就日军暴行的专题报告。这一报告与"广田电报"中记录的英国记者田伯烈关于日军屠杀30万平民的报道的内容完全吻合。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外交关系 档案 日军暴行 美国国务院 罗斯福
  • 简介:国外理论的构成应该具有明确的核心概念.如果我们不能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在研究中国外理论的时候,得出全面而客观的结论,进而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外交理念、外交政策是构成外交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它们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不仅形成了外交理论的主体框架,而且还是推动中国外理论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

  • 标签: 中国外交理论 国家利益 外交理念 外交政策
  • 简介:新中国外强调人民性,但受时代的制约和影响,在外交工作中有三个阶段性的变化。从1949年到1978年,强调“民间外交”和“以民促官”,以民间外交打开外交局面。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受冷战格局的影响,中国处于反华势力的敌视封锁中,在很长时间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未能建立起外交关系,从1979年到20世纪末的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人民友好外交”,中国公民走向世界。

  • 标签: 中国 外交政策 高三 思想政治课 备课参考
  • 简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既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辉,又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政策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和谐理念 和谐世界 当代 中国外交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提出独立结盟,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妥善处理同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推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 标签: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交 “一国两制”构想 历史遗留问题 祖国统一大业 发展中国家
  • 简介:法国革命爆发后,华盛顿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对美法同盟关系持消极态度,试图通过“中立”政策避免履行对法条约的军事义务。但是,热内事件拉开美法冲突的序幕,《杰伊条约》导致美法同盟关系的终结,双方出现“准战争”状态。华盛顿政府的法国政策对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乔治·华盛顿 中立声明 热内事件 杰伊条约
  • 简介:美国早期外交从独立战争时起就已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国家利己主义的原则性。美国早期外交活动的开展与外交政策的不断发展变化都突出地表明了美国早期外交所确立的重要原则,即努力使美国摆脱毫无意义的国际纠纷,确保一个独立、安全、稳定、发展的美国在西半球上永久存在。美国这一外交原则的确立,反映了美国的务实精神,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 标签: 美国 早期外交原则 外交政策 求实精神
  • 简介:“9·11”事件对国际关系,国际安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9·11”事件对国际总体格局的影响是有限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再加上大国关系的积极调整,为中国开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机遇,而美国依然我行我素的“单边主义”作风,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又对中国外提出了挑战。“沉着应对,趋利避在”是应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基本外交方略。

  • 标签: "9·11"事件 中国 外交环境 影响 大国关系 多边外交
  • 简介:【中考预测】本考点在历年中考所占比重较大.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包括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以及我国外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等。2013年中考将会以当前中国的外交目标即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等热点材料为切入点.继续考查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取得巨大成就的史实.并深入探讨我国外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

  • 标签: 国外 事业 亚太经合组织 中考 正常化 知识点
  • 简介:2012年是中美关系经常化、中日建交40周年。预计2012年中考仍将会以当前中国的外交目标即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等热点材料为切入点,继续考查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取得巨大成就的史实.并深入探讨我国外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以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 标签: 中学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 简介:近些年来,美国通过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制订所谓的“游戏规则”等各种手段,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肆扩张,其金融能量渗透到了全球各个角落。美国的金融扩张作为其对外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实质在于向全世界推销它的政治价值观,扩展垄断利益,从而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秩序。

  • 标签: 美国 金融外交 金融扩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