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的经典性原则一直在夸美纽斯阐释的意义上加以使用,它建立在感知直观的基础上。随着现代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理智直观的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李泽厚的“自由直观”,完形心理学所论证的“格式塔”,为“理智直观”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和心理学基础。由此,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亟待扩展其意义,即培养学生的理智直观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体的感悟能力与自由人格德性。

  • 标签: 直观性教学原则 感知直观 理智直观 自由直观
  • 作者: 王晓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脑的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否则,它们就处于昏睡状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手是脑的老师”。而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
  • 简介:摘要转化思维是被广泛使用着的一种用来研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数学都离不开转化,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是转化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具体例子介绍转化思想的几种基本类型在数学解题中的体现与应用。

  • 标签: 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原则转化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教师面临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作出适应性调整,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教师的思维转型只有形成、运用、创新结构性思维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生长力的发展。

  • 标签: 思维转型小学语文教师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操龙升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6-16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本文从中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出发,通过论述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特点,从而得出中西方在英文写作中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总结后将其罗列加以比较。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中西方人不同的写作思维特点,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英语写作,才能有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 简介: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广阔的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面窄、见识少,常常觉得无内容可写;说广阔,是因为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就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生动而有新意,并能带动其他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小学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 农村小学 创新思维 培养 语文教师
  • 作者: 包来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 作者: 唐何燕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源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创新的舞台,并合理地利用教材和优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 简介:摘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教学下,通过创设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有一定悬疑的情景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及找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等,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主导,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标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新理念教学思维发展
  • 简介:〔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从创设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展解题思路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教师的反思总结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以升华等方面对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行探究。

  • 标签: 〔〕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探究 方法
  • 作者: 王会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人们认为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的运用和培养,直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和普遍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时常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偏差。因此,加强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 简介:〔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现在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

  • 标签: 〔〕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
  • 作者: 刘玉贤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9-19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
  • 机构: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创新教育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破口的形式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历史使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 标签: 〔〕初中语文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 作者: 徐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 作者: 阳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在无限的空间里实现思维的飞跃,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门。因此,初中阶段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