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作者: 李吉文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俗话说;“车工怕车杆儿,钳工怕钻眼儿”。钻孔是生产车间和钳工实习中的重要难题也是学生不好掌握的课题之一。这也是很多钳工专业人员长期在工作生产中的体会,但由于技校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适应钳工技能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提高中职机电专业学生钻孔精度,激发学生对钻孔技能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质量要求。本文从以下方面给出了提高钻孔精度、保证钻孔位置精度的方法。
  • 作者: 史碧静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文秘人员作为管理者和领导的辅助,需要坚实的秘书理论和贴近实际的工作经验,并且能够根据事件和任务情况做到随机应变,有“恒心、细心、耐心、毅力、意志”,根据工作实际去进行问题的解决,同时做好对于工作的辅助和服务工作,全面为核心任务服务。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抓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将书面的理论直观化和具体化,并且从贴近社会现实和市场需要的方向去进行教学改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简介:专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创新活动,它不仅需要具体原则的指导,更需要正确路径的导航。彰显专业特质、对接校园文化、融入行业文化、分层构建和系统推进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凝练专业精神、形成制度体系、设计表现形式、坚持传承创新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标签: 高校 专业文化 高等教育
  • 简介: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很多,笔者作为一名教研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在诸多优秀教师成长经历中,真切感受到教师专业发展最为有效的两条路径是公开课和课题研究。公开课促使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公开课顾名思义是在公开场合开展的上课活动,它面向的主体是学生,但还要兼顾作为观摩者的成年人(主要是教师)的感受。因此它与平时的常规课不一样。公开课的种类很多,包括研究课、示范课、竞赛课、汇报课等等。

  • 标签: 教师专业发展 路径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能力 公开课 成长经历
  • 简介:网络的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其专业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内涵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代复合型英语教师的重要特征。网络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一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二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三要提高教师信息化科研能力。

  • 标签: 网络环境 英语教师 专业素质 信息素养 信息化 教学能力
  • 简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的关键,而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局在深化课程改革,践行泸州市教育提出“两增两减一提高”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改革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帮助中小学教师解决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其专业发展。

  • 标签: 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 载体 区域性 教育改革 课堂教学
  • 简介: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案例教学备受重视。建设基于教育信息化理念、使用先进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案例库,是未来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库建设技术研究、案例库架构设计、案例库资源信息化处理和案例库教学应用,可实现工程教学案例库的全过程建设,从而开拓工程案例教学新模式。

  • 标签: 专业学位教育 研究生 案例库 信息化
  • 简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培养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素养,高校应将创新创业实战训练融入课程教学,以跨专业联合教学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社会化合作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标签: 创新创业 专业教育 高校
  • 简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高校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两者经历了从混沌到分化再到趋于有机融合的关系演变历程,形成了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可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管理体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等路径进行融合。

  • 标签: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高校
  • 作者: 吴烨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中职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职场生涯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可以提高思想意识和沟通能力,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与探索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并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 作者: 罗玉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人民教育家,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并留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名言,对中国的近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今天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方式,以及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简介:文章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入职教师在逐步进入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MOOCs在教学示范、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构建学习与学术研究共同体、学习评价保障深度参与和免费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MOOCs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并将其作为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该模式包括前期培训与指导、寻找和推荐MOOCs、自主学习、集中面授、培训考核与认证等五个主要环节,并提出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应把帮助教师找到最合适的MOOCs作为培训的重点,坚持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将培训组织机构转变为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者,培训考核更加注重形成性考核和第三方认证,将培训重心转变为通过网络化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标签: MOOCs 教师培训 混合式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教育
  • 简介: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以滁州学院GIS专业为例,在阐释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路径,为应用型本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应用型本科 GI S专业 可雇佣性 培养
  • 简介:2016年10月14—16日,由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与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教育科学 学术年会 社会学 学会 中国
  • 作者: 妥斌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本文在详细调查与了解了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从一个体育教师以及培养学生健康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再结合目前整个国际上最为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我国对学生身体健康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思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一定的分析与建议,旨在提高与改革优化当前的体育教育制度,为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一定的铺垫。
  • 简介:对于我国的传媒行业而言,数字传媒是一个新型的行业,由于数字传媒的相关知识属于综合性的,所以,学习数字传媒专业的学生要达到文理兼备,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及。随着网络以及数字传媒的发展,虽然如今的数字传媒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数字传媒的发展中仍然会层出不穷地出现新的问题。

  • 标签: 专业教学 数字媒体 一体化模式 艺术概论 数字传媒 高校
  • 简介:2016年11月17日至18日,“互联网+”时代的游戏化学习与教育创新大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2016年会在北京顺义区仁和中学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市顺义区教育委员会承办。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游戏化学习 教育游戏 技术协会 中国教育 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