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鄂尔多地区因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表明,秦汉时期这一带曾是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聚集地。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鄂尔多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并从中原内地大量移民到此地。随之鄂尔多地区便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局面,鄂尔多地区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而这一切在古代墓室壁画的图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标签: 鄂尔多斯地区 墓室壁画 图像艺术
  • 简介:学术界在对霍桑作品《红字》中的女主人翁海特·白兰的身份分析中,不乏对其女性主义的反叛精神予以肯定和赞扬。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群认为海特虽然具备了一些女性主义者的特质,但她不是一个彻底的女性主义者。海特对于父权制的反抗并不彻底,依旧妥协于宗教与社区的束缚。通过分析海特·白兰在各个阶段的行为,认为海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彻底的女性主义者。

  • 标签: 女性主义者 父权制度 宗教 反叛精神
  • 简介:以拉韦尔5W模型分析《道德经》翻译传播发现:传播主体需彰显主体意识,具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对传播的内容和目的具有自觉性;传播内容需精心选择,老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依据,为消除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且融合共存提供交流机会;传播媒介是《道德经》走出国门并“俘获”国外受众的渠道,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纽带;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没有受众的传播是不成功的传播,而传播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受到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两者关系的制约;翻译传播的效果是传播模型的最后环节,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文化不等值性等特点。

  • 标签: 拉斯韦尔5W模型 《道德经》 优秀传统文化 翻译传播
  • 简介: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从1987年开始欧盟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等教育的合作项目——伊拉谟系列计划。该系列计划包括三个阶段:“伊拉谟计划”(ErasmusProgramme,1987—2006年,1995年并入苏格拉底计划)、“伊拉谟世界计划”(ErasmusMundus,2004—2013年)、“伊拉谟+计划”(Erasmus+Programme,2014-2020年)。

  • 标签: 培养模式 欧盟 研究生 教育国际化 合作项目 高等教育
  • 简介:《三个女人》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特具代表性的一首自白诗,大量指示语的使用是该诗显著的特征。运用认知指示理论,分析人称代词在文内的使用频次区别,探究感知指称与语篇指称以及艺术创新与培养独立女性认知、构建女性平等身份的主题表达,进一步反映女性在选择成为母亲时表达出的对传统规训从附庸到质疑再到背离的转变,反映妇女理性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困境与尝试,由小见大揭示培养女性理性意识的社会必要性。

  • 标签: 西尔维娅·普拉斯 《三个女人》 感知指称 语篇指称 理性意识
  • 简介:布达佩的夏季时光,很让人惊艳。陆地上有废墟酒吧、博物馆,每个周末都有不同的小演奏或者节庆,以及多瑙河上的景致和烟火表演等。当然,就算是冬天,搭配上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商家以及路上的各种装饰,都能很快地让你融入这个环境,忘却你在寒冷之中。

  • 标签: 布达佩斯 博物馆 多瑙河 万圣节 圣诞节 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