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基于ARCGIS平台GeostatisticalAnalyst模块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县韦寨村为研究区,首先对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进行取样,深度为0~20cm,并将研究区划分为两片,采样方式分别为25m*25m和50m*50m.通过实验得出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值.采用GIS地统计分析和常规统计方法对土壤pH值及养分(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分析和合理采样数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有机质均呈对数正态分布;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有机质均为中等变异强度;研究区内最优采样方式为50m*50m.

  • 标签: Geostatistical ANALYST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半变异模型
  • 简介:目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通过非酶促反应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在医学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方法,葡萄糖常规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快速,分离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等电聚焦分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论,通过等电聚焦的方法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离,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范围内,蛋白浓度与光密度(OD)值呈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出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本方法应用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等电聚焦 检测
  • 简介:为制备可视化的转移消失蛋白(MIM)的I-BAR结构域重组体,克隆了顺联绿色荧光蛋白(GFP)探针编码序列的MIM-I-BAR基因.在6xHis标签原核表达质粒上成功构建了DNA序列.同时,实现了未标记荧光探针基因的MIM-I-BAR质粒的构建以作实验对照.成功转染至BL21(DE3)大肠杆菌细胞后,GFP偶联的MIM-I-BAR(MIM-I-BAR-GFP)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可视荧光,该表达产物可方便的通过目测、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此外,在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效率过程中发现,带有GFP探针的MIM-I-BAR重组蛋白在温度为10℃时产率最高,而并非37℃.这一特征与非荧光标记的MIM-I-BAR明显不同.研究证实该最佳表达温度条件适用于重组蛋白产品中量制备.所开发的带有荧光探针的MIM-I-BAR蛋白产品及其制备工艺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以及药物开发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转移消失蛋白 INVERSE Bin-amphiphysin-Rvs 绿色荧光蛋白 基重组因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