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幸福感也称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等,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研究提高教职工幸福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二次创业”能更好的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这也是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是激发教师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教师教育 科学发展观 生活质量 智力支持 二次创业 文化生活
  • 简介:近年来,由于受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的影响,中小学校长普遍感受到了由此引发的教师之间的矛盾、积怨,导致教师工作消极、懈怠,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增强教师的凝聚力,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我校一直探讨、摸索、反思的问题。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学校没有专职后勤管理人员编制,导致小学部专任教师额外承担了大量寄宿生的在校管理工作,延长了工作时间。非寄宿制小学教师正常上班时间仅为每天6小时,而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须24小时住校参与管理。教师管理时间延长了,工作强度加大了,但因为受绩效工资考核的限制,收入没有增加,导致部分教师意见不断。

  • 标签: 教师工作 凝聚力 寄宿制学校 校园 和谐 工作时间
  • 简介:目的:探究"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症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对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维度与SCL-90症状各因子及EPQ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消极情绪与SCL-90症状各因子和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SCL-90症状各因子与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偏执、恐怖、个性的内外向得分、神经质得分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个性密切相关,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不利于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个性养成,减少消极心理症状、养成积极个性品质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个性
  • 简介:家庭幸福指数的发展变化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起着导向作用,而影响家庭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水平与收入安全、家庭和谐度与价值品位、外部社会环境对家庭的影响力。因此,提升家庭幸福指数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 标签: 家庭幸福指数 未成年人 影响